古籍名著《琴史》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琴史六卷,按史书列传写法,以年代顺序分人综述。其中前五卷共收各代琴家一百五十六人。论述了与所述人有关的琴史、琴论、琴技、琴曲、典故等内容;末卷主要论述琴论问题。包括莹律、释弦、论音、审调、声歌、广制、尽美、志言、叙史等章节。该书集录了大量的有关古琴方面的史料。在交待史料时,朱氏并不是把此客观地罗列,而是经过分析对史料做出自己的判断。如许多书中记载嵇康所弹广陵散一曲是夜宿华阳亭时从一“古人”中所得,朱氏则认为“此说巳怪,不足据也”。所以,书中加杂有个人的议论。
朱氏主张复古主义。其观点同中国古代传统的古琴美学理论是一致的。他认为:“夫心者道也,琴者器也。本乎道则可以于器,通乎心故可以应于琴”。君子学琴可以“正心以审法,审法以察音”,而达到绝妙境地时则可以“音法可忘,而道器冥感”。与此同时,他也承认古曲流传过程中的变化,他说:“夫周之曲,至汉而存者鲜矣。汉之曲,至唐而存者希矣。”(审调)同时,他还看到了历代琴家在古曲发展流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声既异门,学亦随判,至今曲同而声异者多矣”的中国琴乐乃至中国民族器乐曲一曲多变的规律。
在卷六尽美一节里,朱氏又概括提出了“良质、善斫、妙指和正心”的“四美”说。这是对前代古琴美学理论的一个总结。怎样才能做到这四美呢?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至诚”。孔子能辨文王之曲,钟子期能解伯牙之意,全凭至诚。所以,“夫金石丝桐无情之物尤可以诚动,况穹穹而天、冥冥而神,诚之所格犹影响也。”从此可以看出宋明理学对其的影响。
琴史是我国第一部古琴史专著。在我国的琴学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是研究古琴史和中国音乐美学史的必读之书。近人周庆云编有琴史解和琴史续。
该书最早由朱氏之侄孙朱正大付梓于宋绍定六年(1233年)刊行。现版本有就间堂刊本、兰亭十二种本、汪孟舒编乐圃琴史校本。
-
曹松 一朵又一朵,併开寒食时。 谁家不禁火,总在此花枝。 这首题杜鹃花的小诗,写得生机盎然,情趣颇高。 诗的前两句“一朵又一朵,併开寒食时”为第一层,写的是杜鹃花当春争发的景象。首句以诗人视角的移动,
-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恋故乡②,君为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③,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④,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
-
去去复去去,辞君还忆君。汉水既殊流,楚山亦此分。人生难称意,岂得长为群。越燕喜海日,燕鸿思朔云。别久容华晚,琅?荒芊埂H章渲?旎瑁?纬ぞ醯涝丁M?虻歉呱剑???共环怠
-
作者: 梁立基 【作家简介】普拉姆迪亚·阿南达·杜
-
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 北斗挂城边,南山倚殿前。 云标金阙迥,树杪玉堂悬。 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 小臣持献寿,长
-
燔柴烟断星河曙。宝辇回天步。端门羽卫簇雕阑,六乐舜韶先举。鹤书飞下,鸡竿高耸,恩霈均寰寓。赤霜袍烂飘香雾。喜色成春煦。九仪三事仰天颜,八彩旋生眉宇。椿龄无尽,萝图有庆,常作乾坤主。
-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
【原题】:裴纶著作见期行日延宿所居既至裴已行因书寄此
-
长川波潋滟。楚乡淮岸迢递,一霎烟汀雨过,芳草青如染。驱驱携书剑。当此好天好景,自觉多愁多病,行役心情厌。望处旷野沈沈,暮云黯黯。行侵夜色,又是急桨投村店。认去程将近,舟子相呼,遥指渔灯一点。
-
方灵皋二贞妇传 康熙乙亥,余客涿州。馆于滕氏,见僮某,独自异于群奴,怪之。主人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