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三》咏梅花诗赏析
梅花·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三咏梅花诗鉴赏
绿发寻春湖畔回,万松岭上一枝开。
而今纵老霜根在,得兄刘郎又独来。
其三写再度观梅于万松岭。
“绿发寻春湖畔回”,绿发代指青年。青年时寻春探梅,曾在湖畔返回。总括爱梅之情,以探梅而示春之到来,表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万松岭上一枝开”,万松岭在杭州和宁门外,独有一株梅南枝先开放报春之花。补足了上句绿发探春之意。自然是满怀希望而去,又满怀高兴而归。一寻一开表明感情也随之深化,反映出梅花魅力。
“而今纵老霜根在,得见刘郎又独来。”饱经霜雪的梅根,犹有旺盛地生命力,顽强地输送养料,催活梅树,放散春花。写形传神,老梅的形象与神情毕现。在磨难中诞生,不亦正是诗人自我形象的体现吗?刘郎一句是用典。唐诗人刘禹锡参加了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失败被贬。十年后召回长安,游玄都观赏桃花赋诗,再度被贬。十四年后,再度召回长安,再度游玄都观,观赏桃花,赋诗:“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苏轼以刘郎自喻,旧地重游,而梅树也以知音再遇,对己不能忘情,久经风霜之苦,再见知音,两情欢洽,不能自己。
苏轼以梅花的品格激励自己,以梅树饱经风霜象征自己仕途艰难。青壮年时曾通判杭州,是因与王安石变法有抵牾,请求外任。元丰二年又被捕入狱,后获释贬黄州。元祐年间召回朝廷,又与司马光等旧派人政见分歧,再度外任,知杭州军州事。仕途艰危,几乎丢掉生命,但不改志节,同梅花的命运有相似之处。再度观梅,故而对梅花有特殊的感情。全诗亦梅亦人,浑然一体,赋形传神。清代诗评家纪昀说:“刘郎自是桃花,而用来不觉其借。”这道出了苏轼诗的一个重要特色。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带有电子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请帮我想一个诗,里头包含“爱电电子”的,谢谢,含有数字的古诗,请教,我想“爱乐迪”三句藏头诗,关于电子,欣欣向荣的诗句谢谢。●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睢》●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天行健,
-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名句】人一能之 ① ,己百之 ② 。人十能之,己千之。果 ③ 能此道矣,虽 ④ 愚必明,虽柔必强。 【注释】①一能之:一学就会。②百之:百倍用功去学它。③果:如果。④虽:即使。 【释义】别人一学就会
-
大观 ① 在上,顺而巽 ② ,中正以观天下。(《周易·彖传》) 注释 ①观:卦名,由巽上坤下组成,象征众阴对阳刚的观仰。②顺而巽:坤为顺,巽也为顺,极其温顺之意。 译文 宏大壮观的阳刚呈现在最崇高的位
-
江从西南来,浩浩无旦夕。长波逐若泻,连山凿如劈。千年不壅溃,万姓无垫溺。不尔民为鱼,大哉禹之绩。导岷既艰远,距海无咫尺。胡为不讫功,余水斯委积?洞庭与青草,大小两相敌。混合万丈深,淼茫千里白。每岁秋夏
-
《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心伤。好天良夜,深屏香被,争忍便相忘。王孙动是经年去,贪迷恋、有何长。万种千般,把伊情分,颠倒尽猜量。
-
【名句】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那计年 [注释与译文]韦,熟牛皮。古代用竹简写书,以熟牛皮条把竹简编联起来叫“韦编”。相传孔子晚年喜读《易》,因经常翻阅而使韦编磨断多次,叫“韦编三绝”,事见《史记·孔
-
[宋]陈师道 触寒历险来特特,愧无以当欣有得。 向来忧患不相舍,知子用心坚铁石。 人畏有心事无难,此语虽鄙理则然。 君今意在翰墨间,他日人争让一先。 这是诗人在湖陵(今山东鱼台县东南)写给一位姓刘的青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苏教版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内容包括语文苏教版初中诗词鉴赏,我急需初中苏教版古诗词名句赏析,我急需初中苏教版古诗词名句赏析。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①。窈窕淑女②,君子好逑③。(一章)参差荇菜④,左右流之⑤。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⑥。悠哉悠哉⑦
-
屯门积日无回飙,沧波不归成踏潮。轰如鞭石矻且摇,亘空欲驾鼋鼍桥。惊湍蹙缩悍而骄,大陵高岸失岧峣。四边无阻音响调,背负元气掀重霄。介鲸得性方逍遥,仰鼻嘘吸扬朱翘。海人狂顾迭相招,罽衣髽首声哓哓。征南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