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王维以画入诗的深远美感。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王维以画入诗的深远美感。

王维写诗, 词秀意新, 异于他家之处就在于其仕与隐的经历, 加之佛儒道的熏陶, 多用青白色调的象征意义, 造就了王维以画入诗的深远美感。 (一) 青与白的象征 根据中国的五行说, 青、赤、黄、白、黑作为喜、怒、哀、乐、怨的色彩标志。白色与西方对应, 日落之方, 蕴含归意, 于情为怨, 四季对应则为秋色, 言愁亡。所以白色常和虚空飘渺相关联, 如“云霞成伴侣, 虚白侍衣巾” (戏赠张五弟) 、“草白霭繁霜” (冬夜书怀) 等。青色与东方对应, 日出之方, 蕴含生机, 于情为喜, 四季对应为春季, 所以青色物象多数充满生机, 使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如“忍别青山去” (别辋川别业) 和“青青山上松” (新秦郡松树歌) 等。青色也象征平静、庄严、永恒、高贵, 如“名留青史”, 诗歌中的“青山”这个意象就有永恒隽永之感, 如“驻马兮双树, 望青山兮不归” (赠徐中书望终南山歌) 。“青松”则象征着正直、静穆, 如“青松学大夫” (过崔驸马山池) 。[13] 从创作主体来说, 在色彩心理学中, 一定的性格志趣对应一定的色彩。豁达豪迈的性格对应红、黄、橙等暖色, 诗人李白就极爱用这些明艳的色彩。青、绿、蓝等冷色, 给人宁静的感觉, 和陶渊明、王维、林逋等隐士淡泊隐逸的志趣契合。古代隐士隐于山水之间, 所写多为自然景物、山林闲客, 多用自然原色, 而创作者又会有意无意地进行选择和过滤这些色彩, 使其变淡变浅, 与淡泊的心性呈现出一致性。比如, 王维经常用云雾烟雨的流动造成透视的效果, 来淡化山水原色, 前文所提到的田园乐:“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春烟。”就是如此。还有如“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终南山) 。[14]轻、匀、薄、透的光色调配, 清新淡雅, 令人如释重负, 借以来消除尘世繁琐。我们也可以从这些光色调配中对王维追求高朗空明的精神层面了解一二。可见, 诗歌里的青、白淡色的表现, 除却事物本身和象征意义, 也是作家对自然原色进行特殊过滤的效果。 (二) 道与禅的熏陶 王维出身官宦之家, 受其母影响, 也是信佛之人, 他的名和字都取自佛教维摩诘经, 意思是洁净之人。王维受禅宗的影响最大, 心境闲澹澄明, 将诗意融入山水诗画之中, 得诗佛之禅境, 提升出独特的美学意蕴。在佛教的恬淡世界里, 王维诗歌的色彩日趋浅淡, 如“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嗽黄鹏。” (积雨惘川庄作) 。 除了传统的儒家思想和佛学, 道家思想对王维的诗歌创作都具有深远影响, 这与唐朝佛儒道融合的趋势有关。道家主张清静无为, 崇尚自然, 有隐逸思想。在王维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自然的描写和赞美, 在他的笔下, 空山、芙蓉、青松、明月无不韵味自生。关于“自然”, 佛教禅宗认为“自然”就是众生本性, 把佛性定义为纯真的生命本然。就人力造色来说, 白色是最古老的, 而青色是草木之色, 自然界的山光水色以青白为代表色, 所以青和白在众多色彩之中最具初生态属性, 在王维诗中是自然本真的象征。 佛教追求“净土”, 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也认为“以天下为沉浊” (庄子•天下) 。在佛道的熏陶下, 王维大多选择青白两种色彩入诗, 诗意明净, 构建出一个纯净的理想世界。如写青苔时多是洁净之态:“青苔石上净” (戏赠张五弟) ;“青苔日厚自无尘” (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 。描写其他景物时也是一派洁净之象, 如“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终南山) , “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 云色浅浅, 柳色青青, 诗境格外清新。[15] (三) 仕与隐的经历 王维仕途中几起几落, 第一次“落”是因伶人舞黄狮案件获罪, 被贬济州。第二次“落”是在开元二十四年, 因事获罪。第三次“落”是在开元二十五年, 王维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 后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安史之乱 (天宝十四年至宝应二年) 前, 官至给事中。四十多岁时, 先后隐居终南山和辋川, 半官半隐。安史乱中王维不幸被俘, 被迫做伪官。乱平, 降为太子中允。后复累迁至给事中, 以尚书右丞终, 世称王右丞。 由王维的生平可以看出, 他的仕途屡遭不顺, 加之丧妻之后不曾续弦, 又无儿女, 孑然一身, 一生无家室之乐、骨肉之欢, 更加消沉, 便开始归隐山林。但由于受佛教避世思想、道家隐逸思想和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影响, 王维始终游走在出世与入世之间。 王维出仕之时意气风发, 在诗中可见政治上的抱负和热情, “生擒白马将, 连破黑雕城” (故西河郡社太守挽歌三首) , “熟知不向边庭苦, 纵死犹闻侠骨香。” (少年行) 。后仕途不顺, 隐居之时感受到惆怅, 辋川闲居:“寂寞於陵子, 桔槔方灌园。”归辋川作:“悠然远山暮, 独向白云归。”、“东皋春草色, 惆怅掩柴扉。”惆怅之余, 诗人开始寄情山水, 寻求仕途失意的安抚, 平和的心境开始占据整个身心, 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 如积雨辋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青草肃澄陂, 白云移翠嶺。” (林园即事寄舍弟紞) 。诗句多取自然色泽, 如青、白、黄等, 象征归隐山林的心境。
猜你喜欢
  • 柳永《巫山一段云》全诗鉴赏

    六六真游洞,三三物外天。九班麟稳破非烟。何处按云轩。昨夜麻姑陪宴。又话蓬莱清浅。几回山脚弄云涛。彷佛见金鳎

  • 方志敏的两副自勉联

    方志敏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领导人之一, 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在江西从事农民运动, 曾任江西省委书记、农民协会委员长。大革命失败后, 组织领导弋阳横县地区的农民起义, 创建了赣东北革命

  • 《示金陵子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共八句。前六句专写金陵妓。开头两句,诗用行人“窃听琴声”发端,琴声自“碧窗里”传出,表明弹琴的人是女子,琴声能引来行人窃听,可见琴声悠扬优美,弹琴的人技艺娴熟。这两句描写金陵城东的歌妓善弹古琴。“落花一片天上来,随人直

  •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唯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

    名言: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唯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 注释: 贞: 坚守正道。 句意: 说话经常失信, 做事没有原则, 唯利是图, 象这样的人就可称他作小人。 出处: 《荀子·不苟》

  • 《李允则守雄州》原文|翻译|赏析

    宋·沈括李允则守雄州。北门外居民极多,城中地窄,欲展北城,而以辽人通好2,恐其生事

  • 李峤《菊》咏菊花诗赏析

    《菊花·菊》咏菊花诗鉴赏 李峤玉律三秋暮,金

  • 李处全《水调歌头咏梅》咏梅花诗赏析

    《梅花·水调歌头咏梅》咏梅花诗鉴赏 李处全微

  • 《洞庭连天楼‌赏析》

    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众多样式中法度最为精严的一种。律诗的精华大都集中在唐宋两代,在唐代诗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而宋代诗人又接踵而来辛苦耕耘之后,后代的诗作者想在律诗写作方面再拓土开疆,的确是十分困难的。但是,唐宋以后历代还是有不少佳作,我们也不可慑于唐宋诗的盛名,而让历史的灰尘掩盖了它们的光彩。元代傅

  • 白居易《答春》全诗赏析

    草烟低重水花明,从道风光似帝京。其奈山猿江上叫,故乡无此断肠声。

  • 《晚香玉》咏晚香玉诗赏析

    《晚香玉》咏晚香玉 晚香玉,又称月下香、夜来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