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谭嗣同《晨登衡岳祝融峰(二首)》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谭嗣同《晨登衡岳祝融峰(二首)》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谭嗣同晨登衡岳祝融峰(二首)

谭嗣同



身高殊不觉,四顾乃无峰。

但有浮云渡,时时一荡胸。

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鎔。

半勺洞庭水,秋寒欲起龙。

白帝高寻后,三年得此游。

芒鞋能几两?踏破万山秋。

独立乾坤迥,坐观江海流。

朱陵有遗洞,怀古一搜求。



衡山乃五岳之一,横亘湘中,雄奇磅礴,风景优美。清人谢济世称:“五岳群推南岳雄,祝融南岳最高峰。”此二诗,为登临南岳主峰祝融峰而作,五言律体。时光绪十七年 (1891),诗人26岁。

第一首,抒写祝融之巅观看日出景象。

黄本骥拜岳吟云:“祝融去地九千七百三十丈。”陈钟英南岳又云:“参差七十二芙蓉,回顾峰峰拱祝融。”可此诗却首言:“身高殊不觉,四顾乃无峰”,置身祝融之巅而始未觉其高,向四面顾望,竟不见其它峰峦。起笔突兀。

颔联描绘这高入杳冥的绝顶,只有一阵阵浮云飞渡,诗人胸襟好象一回一回地得到荡涤。杜甫望岳有“荡胸生层云”句,那只不过是遥望岱宗泰岳时一种设想,未如诗人置身岳顶,亲历其境。朱熹醉下祝融峰有“我来万里驾长风,绝壑层云许荡胸”句,写的正是祝融,然而朱诗所言为绝壑层云,不是此诗之言绝顶,立足点不同,景象自然也各有殊致。

前四句已经表明祝融峰不仅超拔众山,掩压群峰,已高出杳冥,且即使“万重山在下” (袁枚句)、“槛外峰峦拥百千” (潘耒句) 也都被云蒸雾掩,顾而不见,令人“恍疑身在五云中” (王诒句),心胸无比开阔。为进一步领略这绝顶的无限风光、万千气象作了铺垫。

颈联“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鎔”描写日出壮观,如椽之笔,力透纸背。天地好像突然沉落,星星全部在夜幕上消失,天竟然跃动起来,东方呈现出金子鎔化般的灿烂辉煌,那是太阳刚刚东升的美好景象。李易安词有“落日鎔金”句,那是黄昏景象,此言喷薄而出的朝阳。地沉、天跃、星尽、日升,这宇宙间黑暗让位于光明的巨变,站得最高的人领略得最好。诗人登上绝顶,置身浮云飞渡之巅,就是为了迎接这壮丽的伟观。此情此景,更激起青年诗人的心头豪情跌宕,起伏激越,故尾联云:“半勺洞庭水,秋寒欲起龙。”放开眼界,仿佛八百里洞庭就在眼前。诡谲的李贺梦天诗云:“遥看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于九天之上看人寰,在当时实属异想天开。此处“洞庭水”之言“半勺”,意在突现祝融之高,亦属奇想。“秋寒”二字系诗人置身祝融遥望洞庭的感受,“欲起龙”三字,寄寓了诗人要为中华而奋起之跌宕豪情。

全诗抒写祝融峰顶观看日出领略无限风光,景象开阔,气魄宏大。其蓬勃生机正是诗人远志高怀之形象再现,诗如其人。可与袁枚祝融观日出“金轮桑影小,玉镜海光中”比读。

第二首,着力表现攀登名山胜岳,穷尽无限风光之勃兴与豪情。

前四句,抒写登临夔州白帝城后,足着芒鞋,跋山涉水来登南岳。“芒鞋能几两,踏破万山秋”塑造了诗人自我形象,“芒鞋”句,令人不禁联想东坡的“竹杖芒鞋轻胜马”来,“踏破万山秋”对几乎遍游南北各省的诗人来说,并非虚言,亦见诗人向往衡岳之久,有一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坚强意志与实干精神。

后四句写祝融之巅的所见所感。“独立乾坤迥”,登临高峰,见天地无比空阔,“独立”二字见诗人挺拔之精神,但亦有孤独感觉。“坐观江海流”,则对世间一切有俯视感,对大自然与社会变迁,能作纵横观。这正是思想家谭嗣同的形象写照,与齐己之“坐看白云生”迥异。

末云“朱陵有遗洞,怀古一搜求。”朱陵洞为衡岳又一景观,有瀑布千尺,且朱陵亦即炎帝陵。诗人不仅寻奇探胜,兴味盎然,且于游历名山的同时,发思古之幽情,励承前之壮志,余意不尽。

两诗再现诗人登临祝融所见景观,其无限风光与万千气象,同诗人博大胸襟、高怀远志非常契合。联系诗人日后在长沙组织“南学会”和北上参政、慷慨就义的生平来考究,他作此诗乃“潜龙初吟”。诗如其人,前途不可估量。



猜你喜欢
  • 苏轼《和田国博喜雪》全诗鉴赏

    畴昔月如昼,晓来云暗天。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螟螣无遗种,流亡稍占田。岁丰君不乐,钟磬几时编。(田有服,不乐。)

  • 《暇豫歌》情诗三百首赏析

    暇豫歌 作者: 梁建民 【本书体例】

  • 《古文·赤壁之战》鉴赏

    古文·赤壁之战 司马光初(1),鲁肃闻刘表卒(2)

  • 《奉使行高邮道中‌赏析》

    党怀英的《奉使行高邮道中》原题二首,这是第一首。高邮,今属江苏,南宋时为淮南东路高邮军治所,隔楚州与金朝之山东东路、山东西路相望。诗人奉使南宋一事,《金史》本传,《大金国志·文学翰苑下》,赵秉文《中大夫翰林学士承旨党公神道碑》,元好问《中州集》小传均失载。而从其诗中看,诗人的确曾出使南宋,除本诗

  •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是关于描写“情感抒写·(十)惆怅叹惋”类的诗句。 诗人把天地比作迎送

  •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全诗赏析

    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忆昔在家为女时,人言举动有殊姿。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蛾远山色。笑随戏伴后园中,此时与君未相识。妾弄青梅凭短墙,

  • 葛天民《江上》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葛天民《江上》 连天芳草雨漫漫,赢得鸥边野水宽。 ① 花欲尽时风扑起,柳绵无力护春寒。 【注释】 ①鸥边:鸥鸟翱翔的水边。据说古时有爱鸥者,每日与鸥鸟游,鸥鸟至者以百数。其父闻之曰:“汝取来吾玩之。”

  • 根据古诗词改编的话剧(急求一篇古诗词改编的话剧)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根据古诗词改编的话剧,内容包括急求一篇古诗词改编的话剧,把古诗词改编成剧本的形式,由诗词改编而成的戏剧。《窦娥冤》杂剧剧本,元代剧作家关汉卿著。 贫寒秀才窦天章上京求取功名,向寡妇蔡婆借贷盘缠。蔡婆早就看上了他的女儿瑞云,乘机提出索要瑞云做

  • 晏殊《春阴》全诗鉴赏

    十二重环閟洞房,愔愔危树俯回塘。风迷戏蜨间无绪,露裛幽花冷自香。绮席醉吟销桂酌,玉台愁作涩银簧。梅青麦绿江城路,更与登高望楚乡。

  • 《左举善人物高妙才具敏特要当为世用而乃携孥赏析》

    【原题】:左举善人物高妙才具敏特要当为世用而乃携孥抚孤以不二价从事丹壶中其胸次讵可窥耶一日出示诸公篇轴邀老夫同赋义不可辞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