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代兵法之《美芹十论》原文和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代兵法之《美芹十论》原文和鉴赏

[原文](节选)

察情第二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定故也。“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审故也。能定而审,敌情虽万里之远,可坐察矣。
两敌相持,无以得其情,则疑;疑,故易骇;骇而应之,必不能详。有以得其情,则定;定,故不可惑;不可惑而听彼之自扰,则权常在我,而敌实受其弊矣。

守淮第五


不恃敌之不敢攻,而恃吾能攻彼之所必救也。
用兵之道,无所不备则有所必分,知所必守则不必皆备。
无惧其必来,当使之兵交而亟去; 无幸其必去,当使之他日必不敢犯也。为是策者,在于彼能入吾之地,而不能得吾之战;彼能攻吾之城,吾能出彼之地;然而非备寡力专,则不能也。

屯田第六


用兵制胜,以粮为先;转饷给军,以通为利也。必欲使粮足而饷无间绝之忧,惟屯田为善。

致勇第七


盖人莫不重死,惟有以致其勇,则惰者奋、骄者耸,而死者所不敢避。

详战第十


明知天下之必战,则出兵以攻人,与坐而待人之攻也,孰为利?战人之地,与退而自战其地者,孰为得?均之不免于战,莫若先出兵以战人之地,此固天下之至权,兵家之上策。
事未至而预图,则处之常有余;事既至而后计,则应之常不足。

[鉴赏]
美芹十论,南宋辛弃疾著。一说黄兑著。辛弃疾,字幼庵,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市) 人。他出生于公元1140年,当时,金军已占领了山东。公元1161年,他21岁时,就参加了耿京所领导的一支抗金义勇民兵,担任书记职务。当他们遭受到金军强大压力的威胁时,他劝耿京归宋,并亲赴南方与宋廷接洽。在他离开部队期间,叛徒张国安杀了耿京,投降金人。辛弃疾得知这一消息后,只身北返,潜往金营,劝说被张国安裹胁投金的官兵,弃金投宋,又把这支部队带回南宋,并擒获了张国安,献俘于宋廷。宋孝宗任命他为承务郎。以后,他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的安抚使。任职期间,他采取积极措施,招抚流亡,编练军队,鼓励耕战,注意安定民生,打击贪污豪强。他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恢复失地,统一中国。美芹十论就是他力主抗金的奏疏之一。后遭当权者之忌,去职长期闲居江西上饶一带,以诗词来抒发他的爱国热情。
美芹十论全书分审势、查情、观衅、自治、守淮、屯田、致勇、防徵、久任、详战十论。并附有:上光宗疏、论荆襄上流为东南重地疏、论江淮疏、议练民兵守淮疏4篇。其中审势、查情、观衅三论,具体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指出“敌之可胜”。对当时夸大金人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自治、守淮、屯田、致勇、防徵、久任、详战七论,主要论述如何加强战备,激励士气,准备反攻以收复失地,重振河山。也就是所谓的“求已之能胜”。
总之,全书从客观形势的分析中,指出了战胜金人,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可能性;又从主观上提出如何加强战备,激励士气,准备反攻力量,以求把打败金人的可能性交为现实。代表了宋代主战派积极抗金的军事思想。可惜这些建议都未能得到南宋朝廷的采纳,并且和其他主战派将领的奏疏一样,遭到了主和派的排斥与打击。以致南宋朝廷很快衰败腐落,丧失政权。
猜你喜欢
  • 兴安《得意而忘乎形》

    不知道葛水平早年学过画没有,只知道她搞过戏曲,好像也有过舞台表演的经验。现在主要写小说,成绩斐然,创作之余画水墨。贾平凹看了她的画

  • 杜牧《泊秦淮》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杜牧的诗作《泊秦淮》描述了作者在秦淮河畔的游船上停泊时的景象。通过细腻而生动的描写,作者展现了江南水乡的风光,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字里行间充满了浓郁的诗意,使人身临其境,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愁思。这首诗结构严谨,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可以说,《泊秦淮》是一首优美动人的诗作,让人不禁沉浸于作者的意境之中。

  • 白居易《赠李兵马使》全诗赏析

    身得贰师余气概,家藏都尉旧诗章。江南别有楼船将,燕颔虬须不姓杨。

  • 宋之问《度大庾岭》: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诗人简介】 宋之问:(约656-712),又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上元进士,任职于洛阳宫中习艺馆,改洛州参军,转尚方监丞。预修《三教珠英》。中宗复帝

  • 欧阳修《和梅公仪尝茶》全诗鉴赏

    溪山击鼓助雷惊,逗晓灵芽发翠茎。摘处两旗香可爱,贡来双凤品尤精。寒侵病骨惟思睡,花落春愁未解酲。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萧洒有余清。

  • 高中语文必修三的所有古诗词(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古诗文)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高中语文必修三的所有古诗词,内容包括高中语文必修三古诗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古诗文,高中必修三的所有诗词。1.劝学(节选)&《荀子》2.逍遥游(节选)&庄子3.师说&韩愈4.阿房宫赋&杜牧5.赤壁赋&苏轼6.氓&《诗经》7.离骚(节选)&屈原

  • 《题长林丰草图》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李流芳 欲挂衣冠神武门,先寻水竹渭南村。 却将旧斩楼阑剑 ① ,买得黄牛教子孙。 【注释】 ①将:把。楼阑剑:即楼兰剑。汉昭帝元凤中,傅介子奉命出使大宛,以计斩楼兰王,打通了汉通往西域的通道。古典诗词

  • 《秋词·刘禹锡》原文与赏析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的

  • 《杂曲歌辞 浪淘沙 三赏析》

    汴水东流虎眼文,清淮晓色鸭头春。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此组诗当为刘禹锡后期之作,且非创于一时一地。据诗中所涉黄河、洛水、汴水、清淮、鹦鹉洲、濯锦江等,或为辗转于夔州、和州、洛阳等地之作,后编为一组。与《竹枝词》相比,此组诗中民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注释】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条件。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人和:指人心的向背、上下的团结、士气的旺盛等。 【赏析】 孟子十分强调施行仁政和取得民心的重要性。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