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长林丰草图》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李流芳
欲挂衣冠神武门,先寻水竹渭南村。
却将旧斩楼阑剑①,买得黄牛教子孙。
【注释】
①将:把。楼阑剑:即楼兰剑。汉昭帝元凤中,傅介子奉命出使大宛,以计斩楼兰王,打通了汉通往西域的通道。古典诗词中常用此典表示出征塞外、杀敌立功之意。
【评说】
本诗选自李流芳长林丰草图题诗。
长林丰草图是李流芳传世名作。画中柳枝扶疏,水草茂盛,远山秀朗,湖中风帆点点,一片江南水乡的妩媚景象;近处有茅屋,屋外幽篁丛丛,屋内一老者作怡然自得之状。与之相映的题诗,画家连用数典,表达出辞官隐退,解甲归田的思想,十分清楚明了。
南朝名士陶弘景,被人称为“山中宰相”,长期以来,一直被高人逸士视作楷范。他本供职朝中,于永明十年(492),脱朝服,挂于神武门,上表辞禄,归隐山中。在题诗中,画家就明言欲学陶弘景,挂冠神武门,辞官归田,这便是苏东坡曾说的“归来趁别陶弘景,看挂衣冠神武门。”(再送蒋颖叔帅熙河)至于何处是归宿,次句又以“水竹渭南村”为典来点明。相传,姜太公隐居渭滨,直钩垂钓,终遇文王。由此可见,画家归隐之念,是在明王朝危机四伏,风雨飘摇之际,无奈中发出的荣枯无常、朝不保夕之叹,现在的归隐不过是等候贤君的出现。画家理想的栖身之所并非真在渭南汉中,虽然汉人尝谓有渭川千亩竹,其人与千户侯等(事见史记·货殖列传),但江南水乡,又何处无竹,依然可保我节节挺拔之质,不也是理想之所吗?也许,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的一段题跋可以作为注解:“渭川千亩,淇泉绿竹,西北且然,况潇湘、云梦之间,洞庭、青草之外,何在非水?何在非竹也?”
后半首诗中,画家满腔的不平与牢骚抒泄而出,只要细品“却将”、“买得”二词的语气便能体会。当年“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六)的功臣勇士,而今不得已,“却将”伴随自己出生入死、屡立功勋的“斩楼阑剑”卖出,“买得”黄牛田亩,与子孙一起耕种。这一强烈的反差间,饱含了画家几多辛酸和怀才不遇的痛苦,东坡居士“卖剑买牛真欲老,得钱沽酒更无疑”(次韵曹九章见赠)的豁达,在画家身上是绝难出现的。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
【注释】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道:正义。 至:至极,顶点。 亲戚:古指血肉相连的亲近家族。 畔:同“叛”。背叛。 【赏析】 孟子在论及安邦治国的道理时,提出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得道者多助,
-
郑伯克段于鄢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隐公元年》 【题解】 本篇选自《左传》,讲述的是春秋时期,因庄公寤生,使姜氏生厌而偏爱公叔
-
【名句】君子居必择邻,游 ① 必就士 ② ,可以避患也。 【注释】①游:交往。②就士:接近有品德的人士。 【释义】君子居住一定要选择邻居,交往一定要接近品德高尚的人士。 【点评】外界环境和交往的人,会
-
【3739】中浦讲坛•2012(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务部编,2013年2月)△第67讲—第76讲,特稿1-2。南方谈话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中国周边
-
雨轻轻地贴在脸上,顺着脸颊滑下,不紧不慢的密布,走了不远白衬衫便紧紧贴在胸膛,冒着体内蒸发出的热气还有发丝上残留的洗发水香味。好些人在客栈中看我行走,下文是小编整理的情感美文欣赏,欢迎阅读参考! 情感的美文欣赏 篇1 你有一种习惯:喜欢在无趣时走路,走很长很长的路。一个人,默默地,不说话。你常常幻想一种意境:你走在一条路上,路的两边长满高高大大的树,什么树无所谓。这条路延伸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就一直走,一直走,走到永恒。 你有一点
-
【4050】获利之道(赵立雄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3万字,2018年11月第1版,49元)△共7章:[1]利益的诸多关系;[2]利益的特性;[3]利益的作
-
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云根台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作品赏析秋风:一作秋色。
-
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绝句多为即兴之作,写的往往是一人一事一情一景。此诗虽在收句以“屋头”之貌的描绘点出“田家”之所在,然其真正的韵致却在“屋”外
-
凫鷖 作者: 杨明琪 【本书体例】
-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杜甫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开元三载,余尚童稚,记于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