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行吟泽畔 屈原》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行吟泽畔 屈原》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事亦见楚辞·渔父。

[述要] 屈原被楚王放逐,披散着头发在汨罗江畔边走边吟诗。他的脸色憔悴,容貌枯槁。渔父见到他就问道:“你不就是三闾大夫吗?怎么会落到这般地步呢?”屈原说:“整个世界混浊不堪,只有我一个人是清白的;世上的人个个烂醉如泥,只有我一个人是清醒的,所以被放逐到这里。”渔父说:“圣人做事并不拘泥刻板,能够同世道一起前进。整个世界混浊,你何不随波逐流呢?世上的人都烂醉,你何不也跟着痛饮呢?为什么还要固执地守持自己的美德,以至于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新洗头的人一定会扶正帽子,新洗澡的人一定会掸净衣服。哪一个人肯让自己清洁的身体被蒙上污垢呢?我宁可投入长河,葬身于鱼腹之中;又怎么能以洁白之身而蒙受世俗的尘埃呢?”于是他写下了怀沙这首诗,抱起石头跳进汨罗江里去了。

[事主档案]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 东周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贵族。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后遭到贵族子兰、靳尚等人的谗害而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长期流浪沅湘流域。后因楚国的政治更加腐败,首都郢亦为秦兵攻破,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而死。所作离骚自述身世、志趣,指斥统治集团昏庸腐朽,感叹抱负不申;九章亦多揭露现实的黑暗与混乱,并抒发怀归之情。天问对有关自然现象、社会历史等方面的许多传统观念,提出了怀疑和质问。九歌则是优美的祭神乐歌。他在楚国地方文艺的基础上,创造出骚体这一新形式,以华美的语言、丰富的想像,融化神话传说,抒发热烈的感情,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其传世作品,都保存在刘向辑集的楚辞中。

猜你喜欢
  • 韩偓《偶见》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韩偓 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 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 这首诗亦题作《秋千》。诗中刻画了一位天真活泼、娇痴如见的少女形象。 前两句写少女荡罢秋千的情形。一个“困”字,活画出荡罢了秋千

  • 写30首最长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写30首最长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请写出三十首古诗词,古诗词30首,求最长的古诗词。五言绝句 1.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2.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

  • 《江西李君千能能和墨及画梅艮斋许以三奇而诗赏析》

    【原题】:江西李君千能能和墨及画梅艮斋许以三奇而诗非所长也

  • 李商隐《有感》全诗赏析

    非关宋玉有微辞,却是襄王梦觉迟。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

  • 苏轼《和欧阳少师寄赵少师次韵》全诗鉴赏

    朱门有遗啄,千里来燕雀。公家冷如冰,百呼无一诺。平生亲友半迁逝,公虽不怪旁人愕。世事如今腊酒浓,交情自古春云保二公凛凛和非同,畴昔心亲岂貌従。白头相映松间鹤,清句更酬雪里鸿。何日扬雄一廛足,却追范蠡

  • 咏彰的古诗词(古文中带彰的句子)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咏彰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古文中带“彰”的句子,咏扬的古诗,描写咏的古诗词。彰,文彰也。 《说文》彰,明也。 《广雅·释诂四》彰厥有常。 《书·皋陶谟》义理之道彰。 《吕氏春秋·怀宠》嘉言孔彰。 《书·伊训

  • 欧阳修《下牢津》全诗鉴赏

    依依下牢口,古戍郁嵯峨。入峡江渐曲,转滩山更多。白沙飞白鸟,青障合青萝。迁客初经此,愁词作楚歌。

  • 李白《白头吟》全诗赏析

    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此时阿娇正娇妒,独坐长门愁日暮。但愿君恩顾妾深,岂惜黄金买词赋。相如作赋得黄金,丈夫好新多异心。一朝将聘茂陵女,文君因赠

  • 孙犁《采蒲台的苇》赏析

    点 击进入: 孙犁《采蒲台的苇》原文 文章贵在出奇制胜,孙犁的《采蒲台的苇》便如此。初读它,感觉真是有点矛盾。一方面,似乎看不出有什么出类拔萃的地方,文字质朴,明白如话;歌颂抗日军民英勇无畏的主题,也

  • 《方著作画竹》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方干 叠叶与高节,俱从毫末生。 流传千古誉,研炼十年情。 向月本无影,临风疑有声。 吾家钓台畔 ① ,似此两三茎。 【注释】 ①钓台:指严子陵钓台,位于今浙江桐庐。 【评说】 本诗选自陈邦彦《历代题画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