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秋林图》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倪瓒
云开见山高,木落知风劲。
亭下不逢人,夕阳澹秋影。
【评说】
本诗选自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评旧画。
董其昌题倪云林画云:“云林画,江东人以有无论清俗。余所藏秋林图,有诗云(略),其韵致超绝,当在子久、山樵之上。”(画禅室随笔)董其昌是明代后期一位著名画家,又擅长诗歌、书法,精于诗、书、画鉴赏,他绝然不会轻许他人。他既然绝口称赞倪瓒这首诗,当然是有道理的。
这首诗虽说只有短短二十字,却用富有美感的语言,描写画面具象、画境,并阐发了两个美学问题。“云开见山高”,描状画面上带云之高山,“木落知风劲”,描状画面上随风飘落的树叶,下一“开”字、“落”字,使画面具象具有动态感。绘画艺术无法表现动态的事物,“只能描绘一片景象在空间里的铺展”,而题画诗可以补足绘画的缺憾,因为“语言文字能描绘出一串活动在时间里的发展”(钱钟书旧文四篇·读<拉奥孔>)。董其昌对绘画和诗歌艺术的差异性有深刻的认识,他和程正揆曾讨论过“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诗句能否入画的问题(见青溪遗稿卷二四题画)。所以,当他看到倪瓒题诗将云岚散开显露高山、秋风劲吹木叶纷坠的情趣和意境,完美地表现出来之时,无怪乎要作出“韵致超绝”的评骘来。
诗的后两句,形容画面上夕阳照秋林,山空不逢人的空灵、澹逸的境界,十分妥贴,也巧妙地点出自己绘画澹雅的艺术风格。董其昌能深刻体识云林画风,他在画禅室随笔专书中,多处论述过云林画的艺术风格,画源说:“三家(指黄公望、吴镇、王蒙)皆有纵横习气,独云林古淡天然。”又说:“聚精于画,一变古法,以天真幽淡为宗。”题自画云:“元季四大家独云林品格尤超,早年学董元,晚乃自成一家,以简淡为之。”其见解与王士禛一致,渔洋之香祖笔记论倪瓒乔柯竹石小幅曰:“澹逸绝尘。”董其昌长期收藏倪瓒秋林图及其题诗,他论画随笔中的见解,或许也就是从倪瓒诗那里得到启发而提出来的。
-
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教学版·政
【4488】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教学版·政治建设(中组部组织编写,党建读物出版社,16
-
路入石门见,苍苍深霞间。云生石砌润,木老天风寒。客来依返照,徙倚听山蝉。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杨贵妃故事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故事的诗句,关于杨贵妃的事迹与诗词,关于杨贵妃的事迹与诗词。长恨歌作者: 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
-
从诗的题目和诗的首联可以看出,李白是从南京市内一直将赵炎送到长芦渡口的。但从地理上看两地相距还是很远的,可见李白殷殷之意、依依之情。同时也说明长芦渡口在当时是沟通长江南北和长江航道上的一个重要的渡口。 从第二联开始,李白连用三个典故
-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出处】唐马戴《 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 【意思】薄暮时分,秋风摇曳。傍晚的雾气在江面上缓缓飘游聚集,捎带着侵人的寒意。夕阳西降楚山,泛着淡黄的 光茫。诗句清超、空濛
-
【原文】 爱人利物谓之仁①。 【出处】 《庄子·天地》,作者庄子,名周,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后世将他与老子
-
《墨子·亲士》是古代思想家墨子的作品之一。这篇文章传递了墨子反对亲族主义的思想。他主张以道义原则作为选择朋友的标准,而不是以血缘关系。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对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墨子通过举例论述亲族主义的弊端,强调了人们应该以德行来评价一个人,并倡导了公正、坚持真理和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这篇文章内容深刻,思想精辟,对于当代社会也有启示意义。
-
玄烨 猗猗秋色兰,布叶何葱青。 爱此王者兰,著花秀中庭。 幽芬散缃帙,静影依疏棂。 岂必九畹多,侈彼离骚经。 这是一首咏秋兰的五律。作者曾自注云:“殿前盆卉,芳兰独秀。昔人称为王者兰,又以方之君子,因
-
重父必重母,正邦先正家。一心回主意,十口向天涯。铜虎思犹厚,鲈鱼味复佳。圣明何以报,殁齿愿无邪。
-
《狎甚则相简,庄甚则不亲.》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狎甚则相简,庄甚则不亲。》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