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出处】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意思】两水:指安徽的宛溪、句溪。夹:宛溪与句溪在宣城东北相合, 将宣城“夹”在当中。明镜:形容水清澈。双桥:指凤凰桥、济川桥。 此联的意思是: 宛溪和句溪二水像晶莹剔透的明镜一样 环抱着宣城,凤凰和济川两桥像两道彩虹一样卧在“明镜”之中。后 用来赞美美丽如画的山城风光。 【赏析】环绕宣城的句溪和宛溪合流处的潺潺溪 水,清澈晶莹宛如明镜。横跨在溪水上的凤凰桥与济川桥倒映在秋水中 的丽影,五光十色如同缤纷的彩虹。此时诗人登高俯瞰,映入眼帘的是 江城秋日落照的璀璨夺目、绚丽迷人的风姿。诗句想象丰富,比喻新颖 奇妙,笔致活泼空灵,其状摹景色之美艳令人叹为观止。 【全诗】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鉴赏】 宣城即今安徽宣城县。谢朓北楼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 城郡太守所建的“私邸”,人称“北楼”或“谢公楼”,唐时改名 “叠嶂楼”。宣城北十里,就是著名的敬亭山,峰峦丘壑,明洁 秀美;绕城的宛溪和句溪,清澈如镜。李白一生中曾多次游 历宣城,这首诗是天宝十三载(754),李白又一次到宣城时 所作。 起句开门见山:“江城如画里”,把宣城美不胜收的自然 风光,高度概括在“如画里”三个字内。这是李白登楼以后, 四面环顾的总体感受。好像他还来不及仔细地一一观览,一 下子就被这早已熟悉,但每次总是呈现出绝然不同特点的 景色倾倒了,不由先发出一声赞叹:啊,太美了,江城真如在 画中一般! 以下五句便一层层勾勒点画“如画里”的具体内 容,好像给我们不断展示一幅幅水墨画。 诗人一登楼,自然而然地首先远眺四周。宣城地处山环 水抱之中,那首先映入眼帘的定是那挺秀盘屈的峰峦叠嶂, 这“山晚望晴空”接得就顺理成章。“山晚”指进入秋季的山 岭,已经失去了夏日那苍郁青翠的颜色,但岚光山影,映衬 在朗晴秋空的天穹上,苍暮幽邃,又别有一种动人的景致。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两水”指宛溪、句溪两水 流,绕城汇合。由于秋天来临,溪水更加明净清澄,如镜子一 般。李白还有“下映双溪水,如天落镜湖”的诗句,也是说宛 溪、句溪的。“双桥”指溪上架着的凤凰、济川二桥。诗人从亭 楼上望出去,居高临下,桥影倒映在波平如镜的溪水中,虚 虚实实,璀璨神奇,简直像从天而降的两条七彩虹霓。 诗人引导我们的目光由山到水,由远而近,最终落在绿 树掩映的点点人家上。“人烟”指树丛中人家冒出的炊烟,如 丝如蔓,笼罩在房前屋后绿意残退的橘柚树上。这里的“寒” 不是寒冷,而指秋意,下句接上便是“秋色老梧桐”。“秋色” 不只说橘柚熟了,梧桐叶黄,诗人感受到“秋色”的内容很 多:苍暮的山、明彻的水、天空高远,风的流动和空气中的清 冷,甚至诗人心中内在的感受、情绪等等,诗人是被拥在一 片秋意的氛围中,但他只点画出最惹眼的梧桐。梧桐叶片阔 大,绿也绿得浓稠,黄也黄得令人注目,似乎是诗人信手拈 来的,实际上他把握住了大自然最细微、最典型的变化,通 过对景物的一一描绘,把郁结在内心深处、无人领会的情 绪,一点一点地吐露给读者。这样,末一联突然由写景转入 抒情,就不使人感到突兀了。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谢朓是李白十分仰慕的诗 人,李白吟咏这位前辈诗人的诗作竟有十五首之多。这次重 游宣城,面对谢朓曾吟赏过的山光水色,诗人的思路自然联 想到这位已古今隔世的先辈,深深地感慨到:现在谁还记得 修建这座北楼的谢朓呢?人们可能都已经忘怀了,只有我还 深深地思念着他。李白由于政治失意,登楼凭吊,发怀古之情 是自然而然的,但这首诗前六句都是写景,镜头是流转的,却 属静态的描画。最后一联以一种淡淡的愁思,弥漫于每一幅 画面上,这便使前面每一处流转的景色,都含情无限了。
猜你喜欢
  • 《相见欢》(李煜)原文|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首词也是李煜降宋幽囚时所作。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无半点藻饰,形同白话,却已“摄尽凄惋之神”(俞平伯语)

  • 唐宋词之周邦彦《渡江云》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渡江云》 晴岚低楚甸, ① 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到山家。涂香晕色,盛粉饰、争作妍华。 ② 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 ③ 堪嗟。清江东注,画舸西流,指长安日下。 ④

  •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名句】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 ① ,又知教之所由废 ② ,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注释】①兴:成功。②废:失败。 【释义】君子既然知道了教育获得成功的原因,又知道了教育失败的原因,然后才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

  • 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全诗赏析

    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 陈子昂《宿空舲峡青树村浦》全诗赏析

    的的明月水。啾啾寒夜猿。客思(一作愁)浩方乱。洲浦寂无喧。忆作千金子。宁知九逝魂。虚闻事朱阙。结绶骛华轩。委别高堂爱(一作梦)。窥觎明主恩。今成转蓬去。叹息复何言。

  • 李白《寄上吴王其三》全诗赏析

    英明庐江守。声誉广平籍。洒扫黄金台。招邀青云客。客曾与天通。出入清禁中。襄王怜宋玉。愿入兰台宫。

  • 寓言《买鸩注江》全文和鉴赏

    驸马其为荆王使于巴,见担鸩者,问之:“是何以?” 曰:“所以鸩人也。” 于是,请买之,金不足, 又益之车马。 已得之,尽注之于江。 ——《尸子》 驸马其,人名。旧注以为“驸马”是“巫马”之误。巫马为复

  • 岑参《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凯歌六首》全诗赏析

    汉将承恩西破戎,捷书先奏未央宫。天子预开麟阁待,只今谁数贰师功。官军西出过楼兰,营幕傍临月窟寒。蒲海晓霜凝马尾,葱山夜雪扑旌竿。鸣笳叠鼓拥回军,破国平蕃昔未闻。丈夫鹊印摇边月,大将龙旗掣海云。日落辕门

  • 曾杏绯绘画风格及其渊源

    曾杏绯绘画风格及其渊源◎马文祥翻开中国近现代绘画史,女性书画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领域中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课题。在中国的绘画史上,

  • 《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赏析》

    全诗四联均写景,无一句议论,无一句抒怀,但却弥漫着凄清的氛围,渗透着悲凉的情思。细细品味,如饮醇酒,回味无穷。   首联“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秋夜”本已凄清冷寂,而所访者又是“秋士”,更暗寓幽怨之意。古人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