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背上的小红军》鉴赏、赏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在延安时期,有的同志向陈赓同志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老陈,听说你一生有两怕,在国民党怕廖仲恺,在共产党怕彭德怀,是真的吗?”陈赓平静地点头默认着。站在一旁的贺炳炎同志说:“老陈还有第三怕呢……”陈赓给贺炳炎一拳,人们都静下来了。陈赓同志心情特别激动,眼圈发红,大家也就不便往下问了。
这位在黄埔时代就被称为“黄埔三杰”之一的人物,人们只知他是天不怕、地不怕、鬼不怕的英雄,怕的却是一个廖先生,第二次国内战争中,又有人传他怕彭总。但谁也不知他还有第三怕。直到全国解放后,贺炳炎同志逝世的那个晚上,陈赓同志道出了他的第三“怕”。
“快出草地了。但许多事情都是越到最后越难,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嘛!”陈赓同志深情地回顾着往事,他说一生中,只是这时承认过“难”字。
那是个霜雪纷飞的深秋,太阳早偏西了。他感到十分疲惫,掉下队来,同他那也十分疲惫的瘦马,慢慢地朝前走着。忽然来到一个掉队小红军的身旁。这个小家伙,看来不过12岁,一口四川腔,圆溜溜的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翘。穿着一双破草鞋的脚板子,冻得又青又红。陈赓靠近他身边说:“小鬼,你过来骑一会儿。”
小鬼拿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那满脸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说:“老同志,我的体力可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用命令口吻说:“上去,骑一段再说!”
小鬼用倔强的语气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小鬼把腰一挺,做出一个准备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走吧。”
“你先走,我还要慢慢走,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无奈,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鬼说:“你把它吃了。”
小鬼把身上的干粮口袋一拉,轻轻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比你还要多呢。”
陈赓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他只好爬上马背,一个人朝前走去。不知为什么,陈赓此时心情总是静不下来。他脑子里,出现一连串孩子的影子。从上海滩上、广州沿街直到香港码头,他所打过交道的那些娃娃们,都向他的眼里直涌上来。陈赓突然喊了一声:“不对,我受骗了!”他调转马头,狠踢着马肚,向来路奔跑起来。
当陈赓寻找到这个小鬼时,已经晚了。
陈赓把小鬼抱上马背时,有一件硬物触到他的左手。他顺着摸出来一看,原来正是小鬼那个鼓鼓的干粮袋,里面只有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留有几个牙齿印。
陈赓全明白了。正在这时,小鬼停止了呼吸。
陈赓一手紧搂着小鬼的尸体,一手狠狠地给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这个大笨蛋,怎么对得起阶级小弟兄!”这就是陈赓同志为什么怕同小孩子开玩笑,怕听小孩子生病,怕听小孩子哭……
(1983年10月3日人民日报)
赏析读了马背上的小红军,你会突出地感受到,作者独出心裁,选取了一个崭新的、独特的视角:写英雄人物的“怕”。写戎马倥偬、叱咤风云、当年曾被称为“黄埔三杰”之一的高级将领陈赓,不写他克敌制胜、勇往直前,不写他威震敌胆、气吞山河,不写他不怕天、不怕地、不怕鬼,偏偏写他的“怕”。这实在是令人拍案叫绝的艺术发现。
陈赓的怕,来自一个极其普通的小家伙。这小家伙太普通了,连名字都没有留下。这是一个小红军,看来不过十二岁,还是一个孩子。在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他掉了队。饥饿、寒冷和极度的劳累折磨着他,但他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在常人难以忍受的艰难困苦乃至死亡面前,他坚强不屈,从容乐观,他以一个革命战士的英勇无畏和赤胆忠心顽强地行进在举世震惊的革命铁流之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这儿,没有什么气冲霄汉的豪言,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作品朴朴实实地写下了小红军毫无惊人之处的言行,写下了他那无声无息、默默无闻的死。但是,正是在这儿,闪耀着一个崇高灵魂的光彩。它给陈赓以强烈的震撼。若干年后,每提及此,他还“心情特别激动,眼圈发红”。从那以后,他“怕同小孩子开玩笑,怕听小孩子生病,怕听小孩子哭”。
一般说来,“怕”似乎是与英雄性格相背的。但是,马背上的小红军正是从这个新颖、独特的角度展现了陈赓深厚的阶级感情,展现了他的善良和爱心,展现了他那丰富的感情世界。所以说,这个作品写得新、写得深,读完之后,给人留下许多思考。
-
12·1 任人有问屋庐子曰 ① :“礼与食孰重?” 曰:“礼重。” “色与礼孰重?” 曰:“礼重。” 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亲迎 ② ,则不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乎
-
照梁初有情,出水旧知名。 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 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 莫近弹棋局,中心最不平。 这首仿齐梁体的律体无题,在女主人公形象上,显然与五古“八岁偷照镜”属于同一系列,也可以说是它的续
-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① ;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
-
这首《子夜歌》是思妇的子夜的悲歌。上阕紧扣题目描写子夜深闺的寂寞凄凉,下阕抒发思妇的愁苦之情。词虽是写的传统题材,但写景与写人的结合,刻画人物的矛盾心理,却独具特色。 开头即直写三更之月,对应词题。然三更,午夜也,正是人们熟睡之时
-
《水仙·水仙花》咏水仙诗鉴赏 袁宏道琢尽扶桑
-
倒提 西洋的慈善家是怕看虐待动物的,倒提着鸡鸭走过租界就要办。所谓办,虽然也不过是罚钱,只要舍得出钱,也还可以倒提一下,然而究竟
-
【3445】历史学宣言(〔美〕乔·吉尔迪,〔英〕大卫·阿米蒂奇著,孙岳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5 7万字,2017年3月第1版,42元)
-
【3671】奋力推进创新型江西建设(谢茹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万字,2018年6月第1版,32元)△共10章:①创新型省份建设;②实施科技工程;
-
距市区30多公里的地方有个鸿渐村,鸿渐村有座很闻名的楼叫“高阳楼”。来鸿渐的人一眼就能望见这座楼,极醒目的。这是旅菲华侨许文仲
-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其七、其九、其十一)诗词原文-翻译-鉴赏-阅读理解答案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其七、其九、其十一)》全诗阅读答案|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范成大 其一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