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其七、其九、其十一)诗词原文-翻译-鉴赏-阅读理解答案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其七、其九、其十一)全诗阅读答案|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范成大
其一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其七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其九
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井香。
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其十一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范成大有干练之才且有爱民之心,他多次做官,官阶也很高,但宦情淡薄,屡次以病乞休。清宋长白柳亭诗话有一则记载说,相传宋孝宗想叫他当宰相,但怕他“不知稼穑之艰难”,故未授,范氏闻而作四时田园杂兴以自表白。这则传说是无稽的:一、范氏为人,绝不如此热中仕宦,他作四时田园杂兴,在淳熙十三年(1186)六十一岁时,是做过参知政事、知明州、知建康府以后,自己坚决以病乞归石湖之时,更不会有此情趣。二、范氏反映“稼穑艰难”、民生疾苦的作品,如前后催租行、劳畬耕等,数量不少,何待借此表白?四时田园杂兴这一组诗共六十首,属于“夏日”部分有十二首,现选出其中的四首。
其一,起二句写初夏江南农村的景色:虽“菜花”已“稀”而“杏”正“肥”,且“麦花雪白”而“梅子金黄”。以民歌风格写成对偶语句,调子清圆,景色优美,很有吸引力。第三句写夏日初“长”,但农事正忙,白天篱边很少过往的行人。因为江南四月,是割麦分秧的忙碌月份,农民整天在田地上劳动,早出晚归,故白天少见行人。陆游江村初夏有“江村夏浅暑犹薄,农事方兴人满野”之句,可见其情况。第四句又写景,说篱边“长日”,只见蜻蜓、蛱蝶在飞动。这一句合杜甫曲江“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两句而为一,盖关中、江南,春末、夏初,景色有相近之处。陆游村居初夏有“小蝶穿花似茧黄”之句,范氏初夏二首也有“菜花成荚蝶犹来”之句,就专写蛱蝶了。这首诗三句写景,都显得很优美;只一句叙事,不直接写劳动,却从侧面透露劳动情况,也很有意味。
其七,用老农的口气写,这首正面写劳动,写得概括、朴素,结句又能表现农村儿童从小喜爱劳动及其天真情趣。“昼出耘田”指农夫,“夜绩麻”,指妇女,合起来即是“男、女”,诗中称之为“儿女”,表出老农口气。“当家”,并非“持家”意,而是指各有“当行”,成为“惯家”能手。“童孙”,明用老农口气;“未解供耕织”,合上“儿女”、“昼夜”而言;初夏桑叶茂盛成阴,故能“傍桑阴学种瓜”,“学”指的是儿童情态。
其九,写农民照料“行客”,从好客中反映他们的仁厚、善良的品德。“行客”在“黄尘”中行走,汗流“如浆”,是盛夏情况。农民自己有在烈日下走路、劳动、汗如水流的经验,他们的关心“行客”,正是理所当然。“少住”句,请“行客”在家中喝喝清香的井水。“漱”为“喝”意,用字柔细;“少住侬家”,吴侬软语,显得温柔有情,“侬”字在古代有“你”、“人”二义,此处是称“我”。“香”字尤细,因为井水清凉,在大热天渴极的“行客”口中,自然觉得胜于琼浆,清香异常,此字一显出暑天井水之美,一显出饮者因难得而喜爱之情。“借与门前磐石坐”,写明请“行客”“少停”的地点;“柳阴亭午正风凉”,描写地点之好。“亭午”,正午,补出酷热时候,呼应“汗如浆”;“柳阴”、“风凉”与“黄尘”道路相映照,更显出景色可爱。这首诗叙事中带描写,也极亲切、朴素而优美。
其十一,描写种菱农民被剥削的痛苦。江南的稻田、圩田,收成都不错,但农民负担繁重的租税,生活痛苦,田地也多被兼并,范成大劳畬耕一诗,对此已写得很详尽。有些农民,被迫放弃耕种稻谷,改在湖上以种菱为生,但也逃不过盘剥之苦,这首诗就是写江南农村这种情况的。第一句写农民丧失田地,只好废弃“犁锄”来“辛苦”地种菱、采菱。第二句,具体描写采菱的辛苦:采得指头流着“丹”红的血,农民“枯”瘦得不像人形。“鬼质”,憔悴不像人之意,是范氏创造的名词,他采菱户的“采菱辛苦似天刑,刺手朱殷鬼质青”也用过这个词。“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则大声疾呼,为采菱农民倾诉苦况,无田可种而种菱,哪想到湖面也要收租!这句表明他们所以形成“鬼质枯”,正是由于无孔不入的沉重盘剥。这首诗言语朴素,但感情强烈,揭露深刻,带着农民的血泪和作者的愤恨。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把自陶渊明以来直到唐代的王维、储光羲、孟浩然、韦应物等描写农村自然景物的诗歌传统,以及自诗经·豳风·七月以来直到唐代“新乐府”诗派的反映农村社会现实的诗歌传统融合起来了;不过不用古体,而改用七言绝句的形式。它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创造性,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是很值得重视的。
-
《萧红墓畔口占》 戴望舒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语。 【赏析】 这首诗作者写于1944年。全诗一共四句,简洁明快,寄托了作者对已故革命进步
-
杜甫解闷十二首《其九》 先帝贵妃俱寂寞,荔支还复入长安。 炎方每续朱樱献,玉座应悲白露团。 这组诗的最后四首,都是为唐玄宗、杨贵妃为了贪图享受,远道从四川征贡新鲜荔支而发。这原是一项弊政,经过安史大乱
-
辛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有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当是作者后期的作品,词虽以“万事皆空”总摄全篇,实充盈家国身世之感,风格沉郁悲凉。上片怀古,实叹喟今无英雄,秦汉盛世难再。下片歌舞匆匆者,亦少
-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名言: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
旧托松心契,新交竹使符。行年同甲子,筋力羡丁夫。别后诗成帙,携来酒满壶。今朝停五马,不独为罗敷。
-
忆昨鸣皋梦里还,手弄素月清潭间。觉时枕席非碧山,侧身西望阻秦关。麒麟阁上春还早,著书却忆伊阳好。青松来风吹古道,绿萝飞花覆烟草。我家仙翁爱清真,才雄草圣凌古人,欲卧鸣皋绝世尘。鸣皋微茫在何处,五崖峡水
-
掩户下帘朝睡足,一声黄鸟报残春。披衣岸帻日高起,两角青衣扶老身。策杖强行过里巷,引杯闲酌伴亲宾。莫言病后妨谈笑,犹恐多于不病人。
-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看到散文的身影吧?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短小精悍,表现真人真事真是感情的问题。你知道写散文的精髓是什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才的散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才的散文 篇1 天生我才必有用,这里的才是指什么?什么是人才?人才之才又指什么?我认为这里的才主要是指德,即德之高尚是否,是区别人才之关键。德才兼备,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之人,堪称一流人才。德才兼备,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人,堪称
-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名言: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
邵长蘅:飞来峰记 邵长蘅武林诸山,以峰名者百数,飞来峰最奇。峰之奇,以石以岩洞。峰高五十丈许,缘址至巅,皆石也。石之状,棱者砥者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