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敌后战场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敌后战场

又称“敌后解放区战场”、“解放区战场”。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所开辟。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在华北、华中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败退之时,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有效地打击了敌寇,牵制了日军的进攻,逐渐开辟了广大的敌后解放区战场。1938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逐渐把主要兵力用来对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在抗击日军的斗争中,根据地进一步壮大。至1940年底,人民武装已发展到五十万人,解放区和游击区人口达一亿,抗击了半数以上的日军和大部伪军,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1941年起,日本侵华军将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兵力集中于解放区战场,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连续“扫荡”,实行“三光”政策,企图摧毁人民军队和抗日根据地。国民党顽固派也加紧封锁,接连制造反共高潮,包围和进攻抗日根据地。在日、伪、顽夹击下,解放区遭到严重困难,根据地缩小,人口降到五千万以下,财政经济非常拮据。为克服困难,坚持抗战,争取最后胜利,中共中央制定和实行了一系列巩固解放区的政策,坚持反“扫荡”、反“蚕食”、反“清乡”的武装斗争,坚持分散、灵活、机动的敌后游击战争,采用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派遣敌后武工队,打击日伪军的进攻,保卫了抗日阵地。1944年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游击队普遍发起攻势作战,袭击日伪据点和交通线,在局部反攻中扩大解放区,并开辟了新的抗日根据地。到1945年春,解放区扩展至十九个,总人口近一亿,人民抗日军队增达九十一万,民兵二百二十万。解放区战场已经居于对日反攻的重要战略地位。1945年8月9日、10日,毛泽东、朱德命令人民军队向日伪军开展全面大反攻。我军立即向被包围的敌占城镇、交通要道以及东北三省进军。八年抗战中,人民军队对敌作战十二万五千余次,毙、伤、俘、降日军五十二万余人,毙、伤、俘、降伪军一百十八万余人;我军伤亡六十一万余人。敌后战场对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猜你喜欢
  • 《丁丑仲春将渡浙江从者请盘沙予畏而不许既登赏析》

    【原题】:丁丑仲春将渡浙江从者请盘沙予畏而不许既登舟乘潮以济中流胶焉捐十金募数力竟至沙上仅达西兴狼狈殊甚从者笑之感而赋诗

  • 马兆玉《玉门读本(组诗)》

    玉门鸟昌马沈家湾是其母腹之地。沉积岩铭记的古湖泊森林、茂盛植物、可以与丰美的水草通灵玉门鸟的秀姿,带有温润的光,和风一再拂弄的软涟

  • 南音古韵同胞情:南曲及其唱腔旋法特点

    南曲亦称南音、南乐、南管、弦管。是流行于闽南、台湾各地的一个古老乐种。在香港以及东南亚闽南籍华侨聚居地亦甚盛行。此外,还被运用于梨园戏、高甲戏、泉州木偶戏、打城戏等地方戏曲,成为它们的声乐唱腔和器乐曲

  • 杜甫《石柜阁》全诗赏析

    季冬日已长,山晚半天赤。蜀道多早花,江间饶奇石。石柜曾波上,临虚荡高壁。清晖回群鸥,暝色带远客。羁栖负幽意,感叹向绝迹。信甘孱懦婴,不独冻馁迫。优游谢康乐,放浪陶彭泽。吾衰未自安,谢尔性所适。 作品赏

  • 宁、汉、沪的对峙与合流

    宁、汉、沪的对峙与合流,是指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同以蒋介石为主的国民党实力派及其南京政府从对立到合作及形式上的组织联合,这一联合也包括了早在上海自立中央的西山会议派。 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迁都武

  • 崔颢《发锦沙村》全诗赏析

    北上途未半,南行岁已阑。孤舟下建德,江水入新安。海近山常雨,溪深地早寒。行行泊不可,须及子陵滩。

  • 哲理诗《偶作二首(其二)》原文和鉴赏

    万卷堆床书, 学者识其真。 万里长江水, 征夫渡要津。 养生不但药, 悟佛不因人。 燕石何须辨, 逢时即至真。 此诗为抒怀之作,题为《偶作》,实含深意。全诗八句,每两句为一意,这在刘禹锡的作品中实为罕

  • 禁欲 [德国]尼采

    我爱森林。城市里是不良于生活的;在那里,肉欲者太多了。 跌在一个谋杀者的手里,不是比跌在一个肉欲的妇人的梦里好些吗? 请看这些男子吧: 他们的眼睛说明着这个,——他们不晓得大地上还有胜于享受一个妇人的

  • 白居易《答崔十八见寄》全诗赏析

    明朝欲见琴尊伴,洗拭金杯拂玉徽。君乞曹州刺史替,我抛刑部侍郎归。倚疮老马收蹄立,避箭高鸿尽翅飞。岂料洛阳风月夜,故人垂老得相依。 作品赏析琴尊:一作琴樽

  • 俞平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赏析

    俞平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南京秦淮河,据说是六朝金粉之地,当年很是喧闹繁华过一阵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沿秦淮河两岸,重又渐次修筑起一座座民族风格的水榭楼台,虽然说不上是重振昔日的香风艳气,却也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