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宋词典故“王谢堂前燕”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宋词典故“王谢堂前燕”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王谢堂前燕

【出典】 唐·刘禹锡金陵五题·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见全唐诗卷三六五)参见“王谢”条。

【释义】 王氏与谢氏为六朝望族,二氏族人曾聚居于都城建康(今南京市)乌衣巷一带。中唐诗人刘禹锡咏乌衣巷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之句,通过宅舍主人的变更,抒发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后世常用此典咏世事变迁,也借以咏居舍搬迁和宅燕。

【例句】 ①王谢宅,曾入绮堂中。(王琪望江南[江南燕]166)这里活用刘禹锡诗句意咏江南燕。②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贺铸水调歌头·台城游512)作者游台城,这里借以抒发怀古之情。③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周邦彦西河·金陵612)这里用刘禹锡诗意以切金陵怀古。④奈当时消息,黄姑织女,又成王谢堂前燕。(毛幵薄倖[柳桥南畔]1367)这里借“王谢堂前燕”比喻所忆恋的女子归属于某富贵人家。⑤旧来王谢堂前地,情分独依依。画梁雕拱启朱扉,看双舞、羽人衣。(张孝祥燕归梁[风柳摇丝花缠枝]1718)这里借以咏燕归旧巢。⑥王谢堂前旧燕,毕竟情高意远。(吕胜己如梦令·同官新得故官故姬1765)这里以王谢堂前燕比喻“故官故姬”。⑦说与依依王谢燕,应有凉风时节。(姜夔念奴娇·毁舍后作2185)这里活用刘禹锡诗句意,借以表现毁舍。⑧倩似凝之,媲如道韫,帘卷燕飞王谢堂。(刘克庄沁园春·林卿得女2600)道韫为谢家女,词中用谢女比林女,借燕飞王谢堂点明林女出身高贵。⑨常傍画檐飞,忽委空梁去。忘却王家与谢家,别有衔泥处。(刘克庄卜算子·燕2643)这里化用刘禹锡诗句意,借以咏燕子迁巢。⑩明年春燕归早,捲帘应认得,旧家王谢。(赋梅齐天乐·令狐佥迁新廨3590)这里活用刘禹锡诗句意,借以表现令狐氏迁入新官署。

猜你喜欢
  • 苏轼《虔州吕倚承事,年八十三,读书作诗不已,好》全诗鉴赏

    扬雄老无子,冯衍终不遇。不识孔方兄,但有灵照女。家藏古今帖,墨色照箱筥。饥来据空案,一字不堪煮。枯肠五千卷,磊落相撑拄。吟为蜩蛩声,时有岛可句。为语里长者,德齿敬已古。如翁有几人,薄少可时助。 作品赏

  • 《僖公二年:晋献公假途灭虢》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

    经 虞师、晋师灭夏阳。 传 晋献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假道乎虞也?”公曰:“此晋国之宝也。如受吾币而不借吾道,则如之何?”荀息曰:“此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

  • 《温日观葡萄》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邓文原 满筐圆实骊珠滑,入口甘香冰玉寒。 若使文园知此渴,露华应不乞金盘。 温日观,宋末元初画家。杭州玛瑙寺僧人。法名子温,字仲言,号知归子。俗姓温,初名玉山,通称温日观。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宋亡

  • 白居易《感鹤》全诗赏析

    鹤有不群者,飞飞在野田。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贞姿自耿介,杂鸟何翩翾。同游不同志,如此十余年。一兴嗜欲念,遂为矰缴牵。委质小池内,争食群鸡前。不惟怀稻粱,兼亦竞腥膻。不惟恋主人,兼亦狎乌鸢。物心不可

  • 《甘泉歌》原文与鉴赏

    作者: 李山 【本书体例】

  •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出处】唐王维《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 【意思】吕逸人隐居之地方,与尘俗世事隔绝。我专程来柳市南头访问吕逸人。

  • 《绿房子》作品分析

    秘鲁著名小说家、结构现实主义*文学大师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代表作。 小说由五个故事组成:一、安塞尔莫在荒凉的皮乌拉城盖了一幢绿

  • 辛弃疾《和郭逢道韵》全诗鉴赏

    君家富贵有汾阳,只要文章光焰长。莫为梅花费诗句,细思丹桂是天香。

  • 国学名句“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论”出处和解释

    【名句】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论 语出唐代柳宗元《行路难》诗之二。南山上的栋梁之材越来越少了,爱护和培育栋梁之材的事情又有谁来关心呢?两句诗以树木被滥伐,比喻统治者不爱护优秀人才。

  • 《韩愈·与陈给事书》文章鉴赏

    陈给事名京,字庆复,德宗贞元十九年(803)由考功员外晋升为给事。给事是唐代中央机构门下省的重要官员,掌管着驳正政令的得失。《与陈给事书》是韩愈写给陈京的一封书信,仅为了联络二人感情,但写得委婉动情,不同凡响。书信中回顾过往交情,解释两人曾经冷淡的缘由,委婉表达了对陈的不满,同时希望得到陈京的谅解和体察,从而消除误会,重修旧好。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