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荒芜了的花园》全文和鉴赏
只有有毒的恶草与刺人的荆棘生长着;
除了蟋蟀在草丛中悲鸣以外, 听不见别的声响了。
美丽的池从前淙淙地流过石桥的,现在因为没有人管理, 渐渐地干了——干得见底了。
美丽的花木从前灿灿微笑地盛开着的,现在因为没有人时时灌溉,也渐渐地萎枯尽了。
就是从前天天飞到园里唱夜之歌的夜莺, 也因为它的 好朋友玫瑰死了,好久没有再飞来了。
有一天忽然有好几个人来到园里。
他们看见这座美丽的花园的凄凉情况, 几乎要痛哭 了。
他们坐在快要坍倒的草亭破椅上,谈起这座花园的以前的美景,个个人脸上都显出追慕惋惜的神色。
一个人叹气道:“难道我们就任它长此荒芜了么?”
其余的人都毅然站起身来答道:“不,决不,我们应该大家努力把它整理好。”
于是他们跑到池旁, 坐在一块假山上,细细地讨论怎样改造这座荒芜的花园的方法。
青蛙带着满肚子的喜欢, 由池岸下石罅中跳出来听。
终夜悲鸣的蟋蟀也暂时停止了它的哭声, 由草丛中露出半个头来,看他们讨论。
他们悉心地讨论,还用粉笔在石上画了许多草图, 计划着将来园中的种种布置。
他们由黎明讨论到早餐过后,还没有商议好一件事。 因为他们的意见有许多不能相同。
青蛙暗想道:“为什么他们还不动手作工, 只在那里滔滔不息地讨论呢?”
后来他们舍了将来的详细计划,转而讨论改造这座废园的入手的方法。
一个人说:“应该先把恶草和荆棘斫除掉, 然后才能把花木栽下。”
别一人说:“不然。应该先把花木运来, 然后再去斫伐恶草和荆棘, 因为——”
别一人说:“不然,我表同情于丫君的话。恶草和荆棘如果不先除去,佳木好花是决不能栽种的。因为——”
其余的人说:“不然,你的话错了。 我赞成B君的意见。因为——”
他们各举了许多理由,互相辩论看,还引了许多例来证明他们的话。 由早餐的时候一直辩论到正午,家家炊烟起了,还没有停止。甚至因为意见不合,他们至于互相谩骂……而且扭打了。
青蛙等得不耐烦了, 哭丧着脸,不高兴地,一步一步慢腾腾地仍旧走进石罅中去。
蟋蟀的希望也渐渐地减少了;它不愿意看见他们的争斗;终于把头缩回草丛中,跑到墙角下,拖长它的音调,重复曼声悲鸣起来。
荒芜了的花园还是照旧荒芜着。
——郑振铎选集
“清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中国人民所讽诵的一句格言。
寓言中的几个人物,都是清谈家。他们走进一座荒芜了的花园,面对花园凄凉的景象,想起花园以前的美景,个个难过得几乎要哭了,他们下决心要把这座花园整理好。应该说,他们的愿望还是真诚的。于是,他们进行细细的讨论,用粉笔在石上画草图,先“计划着将来园中的种种布置”,由于意见不能相同,“转而讨论改造这座废园的入手的方法”,结果又发生意见分岐,“他们至于互相谩骂……而且扭打了。”可悲的是,他们争论的并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问题,如有人主张“应该先把恶草和荆棘斫除掉,然后才能把花木栽下”。反对者却认为“不然。应该先把花木运来,然后再去斫伐恶草和荆棘”。他们由黎明一直讨论到正午,时间在滔滔不息的讨论中流逝了,就这样,“荒芜了的花园还是照旧荒芜着”。
这篇寓言写于二十年代初。“五四”运动之后,面对灾难深重的祖国,不少知识分子纷纷提出救国的方案,他们发表滔滔不绝的演说,提出层出不穷的计划,由互相讨论发展为互相指责乃至于互相谩骂,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只有言论,没有行动。最后毫无结果。很显然,这篇寓言讽刺的,就是这种清谈风气。寓言中“荒芜了的花园”,暗喻当时的中国;寓言中的几个人,暗喻当时的清谈家。作者在寓言中反对坐而论道,实际上就是主张起而行事。作者认为拯救祖国,不能靠清谈,而要靠行动。他在短剧春的中国里借青年丁之口说明了自己的主张:“事情是人为的。无论什么事,只要去做,迟早便都可成功。虽然不能定成功于我们的手,终于要成功于我们的第二代,第三代,‘悲观’‘懒惰’及‘怀疑’乃成事之贼。真的,中国的事决不是无希望的,无可为的。”这段话可看作是这篇寓言寓意的正面阐发。作者的爱国热忱,十分感人:作者主张实践的观点,也难能可贵。
这篇作品在结构上有一特色——前后照应。它使作品的结构完整、谨严,主题突出:
其一,作品开头写“一座荒芜了的花园”,结尾又写“荒芜了的花园还是照旧荒芜着。”首尾照应,突出了清谈家的一事无成,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其二,作者用青蛙和蟋蟀前后情感的照应来讽刺清谈家。前面,青蛙和蟋蟀听到几个人讨论要整理这个荒芜了的花园,它们满怀希望;青蛙带着满肚子的喜欢,蟋蟀也暂时停止了它的哭声。但后来那几个人只是清谈,不动手作工,它们失望了,“青蛙等得不耐烦了,哭丧着脸,不高兴地一步一步慢腾腾地仍旧走进石罅中去。蟋蟀……重复曼声悲鸣起来。”这种前后强烈对比所造成的呼应,加强了对清谈家讽刺的力量。
-
闲洒阶边草,轻随箔外风。黄莺弄不足,衔入未央宫。
-
南陌伤心别,东风满把春。莫欺杨柳弱,劝酒胜于人。
-
何人画此双轮车,便是当年欹器图。上易下难须审细,左提右契免疏虞。九衢歌舞颂王明,谁恻寒泉独自清。赖有千车能散福,化为膏雨满重城。
-
[宋]王令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1032
-
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 可知也。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 ① ,乃试之于位, 典职数十年 ② ,功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
-
富春山居图 元·黄公望作 纸本水墨 纵三三厘米 横六三六.九厘米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元代山水画挣脱了宋画的具象羁绊,走向意象的自由抒写;技法上也从多湿笔而变为重干笔,是中国山水画史发展中的一次飞跃。足
-
[注释](1)横野:辽阔的原野。(2)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工具。[译文]在绿草如茵的广阔原野上,牧童悠闲地放着牛,在徐徐的晚风中,吹了一阵笛子。到黄昏,回到家里吃饱了晚饭,连蓑衣都没脱,就悠然自得地躺下来,有滋有味地观赏那高
-
高台面苍陂,六月风日冷。蒹葭离披去,天水相与永。怀新目似击,接要心已领。仿像识鲛人,空蒙辨鱼艇。错磨终南翠,颠倒白阁影。崷崒增光辉,乘陵惜俄顷。劳生愧严郑,外物慕张邴。世复轻骅骝,吾甘杂蛙黾。知归俗可
-
【原题】:癸酉闰十二月朔旦入夜雪复作静言岁斯人艰食展转不能寐强沃一杯径醉因成此诗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叶姓诗人泉水古诗词,内容包括泉水的诗句古诗,关于泉水的泉水的古诗有哪几首,关于泉水的泉水的古诗有哪几首。《小池》 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佳人》年代: 唐 作者: 杜甫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