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王勃展才》全文和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王勃展才》全文和鉴赏

·王定保·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先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选自唐摭言〕

●●
王勃是初唐诗人,少年应举中第,做官期间两次遭贬。王勃十四岁那年,探望被贬为交趾令(交趾在今广东以南)的父亲,路经洪州(今南昌),正赶上都督阎公在滕王阁举行盛会,王勃赴宴,挥笔立就,写成滕王阁序。
王勃展才写的是真人真事。着重表现王勃写滕王阁序时展现出的不平凡的才能。文章的开头一句:“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十四岁就能写出这样有名的作品,可见是个了不起的天才。小说也只有这一句是正面描述王勃的才能。王勃的不凡才能,主要通过都督阎公的情绪反应来刻画的,这是这篇小说构思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都督阎公在洪都举行盛会,他想让他的女婿孟学士借此机会出出风头,预先让他作好了一篇文章,准备拿到宴会上显露。他故作姿态,“以纸笔巡让宾客”,想不到王勃“不辞让”。侠阎公子婿失去了出风头的机会,阎公于是“大怒,拂衣而起”,并“专令人伺其下笔”。意思是王勃每写几句,旁边就唱报出来。这既反映了当时的实情,也渲染了环境气氛。一个人是否真有才能,他的才能是否能得到充分的表现,环境气氛是很有影响的。当时洪都盛会,宾客满座,阎公又以纸笔巡让过宾客。王勃拿起笔来的时候,许多人都盯着他,阎公对他又抱有成见。在这怀有敌意及监视、催逼之下写作,没有一定的才气及胆量,是绝对做不到的。王勃如果是个平庸之辈的话,早就吓傻了。而他却能从容挥笔,一挥而就。这就显示了王勃是与众不同的。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对王勃展才起了烘托作用。
王勃的才气究竟怎样,作者主要是通过阎公都督的情绪反应来表现的。当王勃写出“南昌故郡,洪都新府”两句时,阎公以“老先生常谈”,嗤之以鼻。当听到“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时,“公闻之,沉吟不言。”这说明阎公已开始注意并咀嚼品味了。当他听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时,“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矍然,惊异地注视的样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王勃滕王阁序中脍炙人口的名句。听到这句时,阎公这个对王勃怀有成见和对立情绪的人,也不由得吃惊赞叹,佩服得五体投地,这说明他完全被王勃的才气所折服了。小说通过写阎公的情绪变化,间接表现出王勃的才能出众。
猜你喜欢
  •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

    名言: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

  • 李白《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全诗赏析

    钟山抱金陵,霸气昔腾发。天开帝王居,海色照宫阙。群峰如逐鹿,奔走相驰突。江水九道来,云端遥明没。时迁大运去,龙虎势休歇。我来属天清,登览穷楚越。吾宗挺禅伯,特秀鸾凤骨。众星罗青天,明者独有月。冥居顺生

  • 善后会议

    1924年10月北京政变后,中国政局陷入紊乱之中。冯玉祥表示倾向革命,将所部改称为国民军,并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段祺瑞、张作霖也致电表示“欢迎”。当时冯玉祥和他的将领考虑到长江流域各省的直系势力

  • “君子以经纶”注释、译文和感悟

    云 ① 雷 ② 屯 ③ ,君子以经纶 ④ 。(《周易·象传》) 注释 ①云:坎卦。②雷:震卦。③屯:卦名,由坎上震下组成,象征天地初创、一切都处在艰难的囤积中。④经纶:织布时理顺纱线,引纲为经,理绪为

  • 唐宋散文之曾巩《醒心亭记》全文翻译与鉴赏点评

    曾巩《醒心亭记》 滁州之西南 1 ,泉水之涯 2 ,欧阳公作州之二年 3 ,构亭曰“丰乐” 4 ,自为记 5 ,以见其名之义。既又直丰乐之东 6 ,几百步 7 ,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 寓言“养虎”注释、翻译和解说

    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 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也。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 —— 《庄子·人间世》 【意译】 有个善于养虎

  • 《归田赋》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张衡 游都邑以永久 (1) ,无明略以佐时 (2) ;徒临川以羡鱼 (3) ,俟河清乎未期 (4) 。感蔡子之慷慨 (5) ,从唐生以决疑 (6) ;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 (7) 。超埃尘以遐逝

  • (宋)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 小令鉴赏

    苏轼的《临江仙·夜归临皋》是一首描写夜晚归程的小令。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江城夜景的美丽和宁静。诗人用“夜归临皋”形容自己归家的场景,四处寂静,只有虫鸟的声音。他在宁静的夜晚,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深情与生命力,这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舒适。这首诗具有强烈的写实感,让人感受到了江河的奔流和夜幕的静谧,既富有自然主义的风格,又有浪漫主义的情感。整体意境清新、宁静,读来使人平心静气,领略了大自然的美和诗人的境界。

  • 樊健军《客从何处来》

    一陌生的山,叫不上名字的村庄,河流和树木,一个劲地朝我刚刚告别的地方飞奔,好像急于填补我释放后的空缺。是我重新开始的时候了。虽说生

  • 苏轼古诗词书法作品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苏轼古诗词书法作品,内容包括苏轼的书法作品,苏轼的书法代表作品,苏东坡有关书法的诗词。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四川)人。他的书法作品有:《中山松醪赋》,《洞庭春色赋》,《人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