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春风不相识 何事入罗帏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春风不相识 何事入罗帏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诗句】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出处】唐·李白春思 【译注】 罗帷,丝织的帐子。这是思妇在向春风发问: 我 与你春风素不相识,你为何要进入我的闺房?表现她忠于所 爱,坚贞不二的高尚情操。 【鉴赏】 原诗中的燕: 古时燕国地方,今河北、辽宁一带。诗中用 “燕草”来喻指那个秦妇所思念的丈夫,他很可能是从军到燕地去戍守边防。秦: 指古时秦国地方,今陕西一带。怀归: 思念家乡的父母妻儿。罗帷: 丝织的帷幕。古时人家堂前所挂的帷幕。这首诗写一个秦地妇女怀念远行的丈夫,感情真挚动人。末两句诗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帷” 语意天真巧妙。望风怀想,倍增思妇怀念征夫的情怀。现今人们引用此两句诗,或从字面上来取义,表示对于意外的幸福感到惊喜。 【全诗】 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注释1】 ①燕草二句:意谓我心如秦桑,思君日久;君心若燕草,相思才萌。燕北地气寒冷,生草迟,当秦地桑绿枝低的时候,燕草方生。此处是借眼前景物作兴。燕,丈夫戍边处。秦,妻子居处。 ②断肠:这里指喜极而泣。 【注释2】 ①春思:春日之思。“春”字语带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天,也喻指男女双方 的爱情。 ②燕草:燕地的春草。宋玉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故见 春草而思归。燕,今河北北部、辽宁西南部一带。乃唐王朝东北边境。 ③秦:今陕西一 带。 ④罗帏:质地轻软的丝织罗帏。卢照邻长安古意:“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帏翠被 郁金香。” 【翻译】 燕草碧如丝,燕地寒野草细如青丝, 秦桑低绿枝。三秦暖桑树低垂绿枝。 当君怀归日,当良人及春怀归之日, 是妾断肠时。却是妾柔肠寸断之时。 春风不相识,春风吹闺房却不相识, 何事入罗帏? 怎么能轻率进入罗帏? 【题解】 这是一首思妇诗。诗中描写一位留居秦中的少妇,面对明媚的春光,思念远在边塞的丈夫,流露出少妇忠贞的情感。 【赏析】 这是一首热烈而又温柔的古相思曲。 诗歌开始即以燕草、秦桑起兴,通过对燕、秦两地富有典型特征的景物描绘,表现思妇天涯此时浓厚的相思之情。“燕草如碧丝”是思妇对丈夫服役地境况的虚想; 这一虚想本身就包含着思妇的一片深情。试想,在古代,交通、气象均不发达,如果没有一千次、一万次对燕地冷暖的密切关注,没有 “万户捣衣声”的秋夜唤起的刻骨相思,没有 “一夜絮征袍”的针眼织进的绵密深情,何以有燕草状如碧丝的准确推想? 紧承首句,作者的笔触突然又从远到近,从 “燕草”转到 “秦桑”,不仅突出了所思的遥遥不可期突出了思妇春思的凄苦, 而且 “燕草”、 “秦桑”的场景转换,也使这首叙写春愁闺怨的诗作铅华去尽,走出了闺房、庭院的狭小天地,在空间上拓宽了诗歌抒情的深度厚度,显示了李白诗歌豪迈飘逸的独特风格。另外,选取 “秦桑”这一与古代妇女劳作密切相关的典型景物,也显得别具匠心。时当暮春或初夏,这时候绿肥红瘦,正是落花季节,桑叶肥硕,已使绿枝不胜重负。由此我们不难想起 诗经·氓 中以桑之荣枯比弃妇容颜、际遇变迁,浮沉的著名比喻。杜牧有一首 叹花诗云: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 ”当然,这是写一位晚归者的追悔与懊恼,而 “秦桑低绿枝”则是望归者的自况与感伤,暗寓着备受冷落的思妇的深切期盼。两相对照,我们就不难发现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象征意义。 有了前面比兴句的铺垫,第三、四句的抒情便显得水到渠成,呼之欲出。“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可谓痛极之语。天涯同时,而景物两异,正是“天长路远思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的煎熬,使少妇颇尝 “摧心肝”的痛苦,于是情不自禁,作哀怨语。绝少温柔敦厚,言情大胆率直。 五、六句是前面所抒情感的进一步发展。少妇思夫,肝肠寸断,于是眼前的一切都为之黯然失色。“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春风,在古典诗词中常是美好事物的象征,然而少妇对此却颇不领情,反而怨其多事,撩人情思。春风化雨,复苏万物,春天欣欣向荣的景象,使少妇嫉妒不已,懊恼不已,而且,长期的空闺独守生活,使少妇不愿面对这姹紫嫣红的季节,孤寂、幽黯的心灵无法承认、接受眼前世界的大红大绿,故而发出 “春风不相识”的慨叹。敦煌曲子词 鹊踏技 “叵耐灵鹊多漫语,送喜何曾有凭据”,与此可谓异曲同工,都是痴人痴语,无理而妙,表现了思妇的失望和哀伤情绪。 李白曾作诗 寄内 :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 ”颇能体察、理解古代妇女的不幸遭遇。在李白集中,这种描写 “太常妻”们寂寞生活的作品占有不少分量,显示了一代诗人既豪放不羁又儿女情长的丰富精神世界。
猜你喜欢
  • 国学名句“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出处和解释

    【名句】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语出宋代韩琦《九日水阁》诗。不要嫌弃深秋的花圃花色浅淡,你且看看金黄的菊花在霜过之后如何散发醉人的香气。比喻人能保持晚节,老而弥坚。

  • 千家诗七绝《夏竦·廷试》诗词赏析

    这首诗写参加特荐科殿试的情景,首句写帝王端坐,龙袍灿烂夺目,次句写两列仪仗,彩旗飘飘,三句写自己答卷时挥毫如飞,末句写日未落已答完题,心情畅快,如春风拂面,得意洋洋。

  • 李商隐《丹丘》全诗赏析

    青女丁宁结夜霜,羲和辛苦送朝阳。丹丘万里无消息,几对梧桐忆凤凰。

  • 余秋雨的历史散文

    【3096】余秋雨的历史散文(余秋雨著,河南文艺出版社,22 3万字,2008年4月第1版,26 8元)△共15篇:一个王朝的背景:流放者的土地;脆弱

  • 孟浩然《下赣石》全诗赏析

    赣石三百里,沿洄千嶂间。沸声常浩浩,洊势亦潺潺。跳沫鱼龙沸,垂藤猿狖攀。榜人苦奔峭,而我忘险艰。放溜情弥远,登舻目自闲。暝帆何处泊?遥指落星湾。

  • 何其芳《黄昏》赏析

    何其芳《黄昏》原文 《黄昏》这篇散文很短,仅几百个字,但是何其芳早期散文的基本风格已由此展露无遗:伤感忧郁的情调,孤独寂寞的主题,还有绚丽曼妙的文采。 题名是黄昏,题眼却是这句:黄昏的猎人,你寻找着什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摘要: 诗的意思是:翠竹牢牢地生长在青山上,毫不动摇,竹根原来深扎在破裂开的岩石中。经过千万次磨折和侵袭,它的身骨仍然坚实刚劲,任凭你东西南北风凶狂地吹吧。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

  • 《哭母吐血 阮籍》原文、出处、述要和作者资料

    (阮籍)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 ○《晋书·阮籍传

  • 苏轼《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全诗鉴赏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作品赏析【原题】: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於女王城

  • 《淮南子》数战数胜而亡 全文、注释、鉴赏

    〔道应训〕 魏武侯问于李克曰 ① :“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数战而数胜 ② 。”武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其独以亡,何故也?”对曰:“数战则民罢,数胜则主憍 ③ 。以憍主使罢民,而国不亡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