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芳《黄昏》赏析
何其芳黄昏原文
黄昏这篇散文很短,仅几百个字,但是何其芳早期散文的基本风格已由此展露无遗:伤感忧郁的情调,孤独寂寞的主题,还有绚丽曼妙的文采。
题名是“黄昏”,题眼却是这句:“黄昏的猎人,你寻找着什么?”其实文中并没有真正的猎人存在,这里的“猎人”跟下面“狂奔的猛兽寻找壮士的刀,美丽的飞鸟寻找着牢笼,青春不羁之心寻找着毒色的眼睛”里的“猛兽”、“飞鸟”以及“青春不羁之心”一样,具有象征的意味,它们既组成了散文里的意象世界,又暗示着作者对人生的形而上的思考,使文章萦绕出一种诗意的哲思。“你寻找什么?”寻找的是一些抽象的难以名状的梦幻,是“我曾有一些带伤感之黄色的欢乐,如同三月的夜晚的微风飘进我梦里,又飘去了。”是“曾有一些寂寞的光阴,在幽暗的窗子下,在长夜的炉火边,我禁闭着门而它们仍然遁逸了。”
黄昏寻找的是过往的时间。这种伤时悲秋之作一直都有很多,朱自清的匆匆就是其中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说到篇幅,也跟黄昏不相上下。但是匆匆的风格却在伤感里含有一种流丽潇洒的味道,富有韵律感,尽管是喟叹时光之一去不复返,却仍在鼓舞人奋发向上,珍惜光阴。黄昏就不是这样。黄昏里对时光的流逝,一方面是在伤感着,一方面又在沉淫着。文中提到的种种意象,都被作者在落寞里赏玩着,仿佛在这样代表了失去的欢乐的东西身上,作者能得到更甚于将来的希望所能给予他的欢乐,最典型的是结尾的一段:“小山巅的亭子因暝色天空的低垂而更圆,而更高高地耸出林木的葱茏间,从它我得到仰望的惆怅。”“让那亭子永远秘藏着未曾发掘的快乐,不敢独自去攀登我甜蜜的想像所萦系的道路了。”
何其芳在他的散文里,传递的最深沉动人的是寂寞和孤独的情怀。孤独在他的文章里不是可鄙视、可憎恶的东西,而是一种慰藉,他总是捉着一些哀伤的东西不放,仿佛没了这些东西,生命会更加空泛。
追求一种繁复的美丽是何其芳散文的另一个显著特点。他非常善于使用一些奇特的意象,如他用“猛兽——壮士——飞鸟——青春不羁之心”这样的组合,以及“荒街——归翅——宫墙”这样的衔接,都成功地把读者的情感导入作家自己内心的那个神秘而奇异的心灵世界。同时,他对比喻的熟练使用也令文章增色不少,其中,将马蹄声的由远至近比作“洒落在沉默的街上如白色的小花朵”,以及把低垂的暮色比作“从银灰的归翅间坠落一些慵倦”,都是很新巧的想法,它们给文章涂上了一层精致、优雅、落寞、孤寂的色彩和氛围。
-
《土积而成山阜,水积而成江海,行积而成君子.》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土积而成山阜,水积而成江海,行积而成君子。》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汉·桓宽《盐铁论·执务》,重道立德类名言句
-
惟吕命,王享国百年,耄荒,度作刑,以诘四方。 王曰:“若古有训,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杀戮无辜,爰始淫为劓刵椓黥。越兹丽刑并制,
-
佚 名 一苇渡江,启宗门法渚; 九年面壁,传冷坐禅心。 此联系前四后五两段体十一字长联。后半段第一字“启”、“传”属古格律词“一字豆”结构,全联格律工整,写的是“禅宗”始祖达摩禅师苦心修行、开布禅宗的
-
第57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以紫鹃试玉将宝黛爱情推到了贾府统治者贾母和王夫人面前,使她们不得不考虑适当的解决方法。此时,“金玉良缘”的制造者薛姨妈沉不住气了,于是有了“爱语慰痴颦”那
-
与君同病复漂沦,昨夜宣城别故人。明主恩深非岁久,长江还共五溪滨。
-
雁儿落带得胜令·送别 刘致 东山仰谢安。秋水思张翰。 长沙屈贾谊。落日悲王粲。 坐上酒初残。灯下剑空弹。 马援标铜柱。班超指玉关。 遥看。明月钱塘岸。
-
近郭西溪好,谁堪共酒壶。苦吟防柳恽,多泪怯杨朱。野鹤随君子,寒松揖大夫。天涯常病意,岑寂胜欢娱。
-
作于:(1933年) 一月二十六日《鲁迅日记》1933年1月26日:“为画师望月玉成君书一笺云:(略)。”①白下:古地名,今南京市西北。
-
名言: 宁溘死以流亡兮,吾不忍为此态也。 注释: 溘(ke): 忽然。此态: 指小人的馋佞之态。 句意: 宁可立即处死或放逐丧身, 我也不愿忍受这种肮脏的政治生活。 出处: 《楚辞·离骚》
-
读当今大陆主要作家王祥夫的短篇小说,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经验,他不像许多大陆作家那样有过度意识形态的皱褶,而只是以一个说故事者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