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注释】
选自唐·韩愈师说。
生而知之:生来就知道。
孰:谁。
惑:疑难。
终:永远。
【赏析】
韩愈师说一文,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为立论依据,从解除“道”与“业”两方面的疑难出发,推论人需要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意思说:人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怎能没有疑难问题呢?有了疑难问题不向老师请教,他的疑惑就始终存在,得不到解决。
人不是与生俱来就有知识、有才能的。孔子论语·述而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所以,人在一生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会有很多疑惑不懂的东西。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又出自圣人之口,因此这个命题非常具有权威性,不容别人争辩否认。那么,有了疑惑怎么办?如果有了疑惑,不向老师请教,求得了解,就始终不能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本句从“不从师”进行辨析,得出其疑惑“终不解”的后果。从而推论出一个正面的结论:惑则必从师。这就解答了为什么要从师的道理,同时也批评了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文理严密,富有说服力。
-
不识长杨事北胡,且教红袖醉来扶。狂风烈焰虽千尺,豁得平生俊气无?武牢关吏应相笑,个里年年往复来。若问使君何处去,为言相忆首长回。
-
“飘色”是流行于番禺沙湾和吴川梅菉一带的一种民间游艺。其特点是以一根特别的钢筋作“色梗”,使扮演的孩童凌空飘起,故名“飘色”。它有点类似天津的“重阁”(节节高),江南的“抬哥”和云南通海的“高台”。
-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
-
有女名罗子,生来才两春。我今年已长,日夜二毛新。顾念娇啼面,思量老病身。直应头似雪,始得见成人。
-
一、《西厢记》作者王实甫 元人杂剧数百种,在元代著名及演出者不少佳作,惟《西厢记》最为一般人所传诵。而北《西厢记》在明代刻本亦最多,是多数读者所喜爱的剧本,也是元剧中长篇巨型的剧本。 以作《西厢记》著
-
人类社会生活中不乏悲剧,中国古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也有数不清崇高的、壮美的人生悲剧。但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的中庸之道和温柔敦厚的诗教、道家的虚无主义思想,加上外来的佛家的以正觉解脱的教义,特
-
愁眼看霜露,寒城菊自花。天风随断柳,客泪堕清笳。水净楼阴直,山昏塞日斜。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鸦。 作品赏析【鹤注】诗云:寒城、塞日,皆指秦州而言。是乾元二年作。赵汸曰:时客秦州,欲于东柯谷西枝村寻置草
-
于禁传于禁传 【题解】 于禁(?-221),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本为鲍信部将,后属曹操。曾于张绣造反时讨伐不守军
-
生年才四十余,已经用过了足以代表三个时代的灯了。菜油灯代表闭关时代,煤油灯代表海通时代,电灯代表最新物质文明时代。我第一次张开眼睛,看见的是菜油灯;其后,我看见家里煤油灯和菜油灯同时并用,书房里用的是
-
玉楼春 【宋】欧阳修 樽前拟把归期说 未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 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 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阳花 始共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