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西游记平话(节选) 》全文和鉴赏
大唐贞观年间,僧人玄奘西去天竺国(今印度)取经,历时十七年终于携佛教经典六百多部归国。玄奘返回长安后,他的弟子辩机、慧立等人根据他本人的口述,先后写出了大唐西域记、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书,基本上采用纪实的手法,描述了玄奘西行取经跋涉数万里的艰苦经历和种种见闻,也渲染了一些异域奇迹。此后,唐僧取经的故事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其神异色彩也愈益浓厚。
宋代以后产生了“说话”这一艺术形式,相应地出现了话本。这其中就有以唐僧取经故事为题材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元代无名氏编撰的西游记平话(又名唐三藏西游记),当是唐三藏取经诗话等唐僧取经故事的继承和发展,但至今未发现西游记平话的存本。我们现在看到的片断,是从与元代同时期的一本朝鲜古籍朴通事谚解中摘录的。能从外国古籍中发现已失传的我国古典文学著作,这固然是一件幸事,从另一方面也证明,西游记平话的巨大影响同其他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一样, 已经超越了国家和民族。朴通事谚解一书中引述了几个西游记平话里的故事,我们所看到的这个片断是其中最详细、最精采的一段。这一段讲的是唐僧与孙行者师徒二人西行途经车迟国,与伯眼斗法,降妖灭怪的故事。其情节与明人吴承恩所著西游记第四十六回“外道弄强欺正法,心猿显圣灭诸邪”的故事几无二致。
从创作手法上来看,西游记平话与先它而有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有明显的不同。“诗话”虽也属于说经性质的话本,但其特点是在话本中夹杂有大量的诗词,尤其是“诗话”保留有唐代佛经故事的变文体例痕迹。例如“诗话”中“行程遇猴行者处第二”的结尾是这样的:“僧行七人,次日同行,左右优事。猴行者乃留诗曰:百万程途向那边?今来佐助大师前。一心祝愿逢真教,同往西天鸡足山。三藏法师答曰:此日前生有宿缘,今朝果遇大明贤。前途若到妖魔处,望显神通镇佛前。”对话以诗代文,段落标题“……处第二”则是典型的变文体。
与“诗话”相比,西游记平话突出地体现了话本这种民间文学艺术形式的创作特色。它是说话人在民间传说和书面记载相结合的基础上创作的,是经过长期民间表演、师徒相传,同行交流等加工过程而形成的,其中既有说话艺人灌注的心血,也有民间知识分子的修饰增色,还包容了普通市民的智慧,因而既保存了口头文学的灵活性、通俗性,又有书面文学精练的特点,从而具有一种为人喜闻乐道的独特风格。
从摘录片断中可以看到,西游记平话具有相当水平的艺术特色。首先,它塑造了几个鲜明的人物。如描写“起黑心,要灭佛教”的伯眼,“但见和尚,便拿着曳车解锯”,与孙行者发生冲突后,见到唐僧便怒从心起,说道“咱两个冤仇不小可里”,偏要与唐僧师徒斗法,一决雌雄。着墨不多便把伯眼蛮横嚣张的形象刻画出来。描写孙行者,则先写他闹醮坛,夺吃祭果、棒打妖道,再写他四番斗法,或逞力,或用智,一时间呼神唤鬼,一时间又心血来潮,躲在油锅里恶作剧,使嫉恶如仇、法力无边的孙行者的形象活灵活现,惹人喜爱。另外,写忠厚爱徒的唐僧,写一心向善却昏馈懵懂的国王,写本领不济偏又诡计多端的鹿皮,都只用了寥寥几笔,却又无不个性鲜明。
其次,它的情节生动,感染力强。如写四次斗法,各有不同。第一次鹿皮从旁捣鬼,第二次皇后暗通消息,都是很有悬念的。特别是写第三次斗法,所用篇幅最多,细节描写精微,戏剧性极强:斗法双方各显神通,神仙小鬼前来助战,旁观的国王、唐僧等人心情迥异,有喝彩的,有啼哭的,而那个手持金钩的将军更是起到了烘云托月,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种对情节的娴熟处理,一步一步地把故事推向高潮,使人、景、事、情滴水不漏而又水乳交融,读来十分热闹精彩,引人入胜。
最后,“平话”的语言独具特色。一方面它的语言通俗易懂,完全是白话。在许多地方还大量运用了口语,俗语,显得生动活泼,简洁明快;另一方面语言运用又很艺术。如写唐僧猜柜中是桃核,“皇后大笑:‘猜不着了!’”与前面的情节遥相呼应,以“大笑”形容皇后的得意心情恰到好处。再如,说孙行者在油锅里听到众人担心,“跳出来叫:‘大王有肥枣么?与我洗头。’”遣词造句十分简洁通俗,却非常符合孙行者喜顽闹、爱戏谑、争强好胜的性格特征,且与油锅里洗澡这一特定情节紧密相关。
西游记平话的无名氏作者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学遗产。他或他们使唐僧取经的故事更为生动、丰满,为后来的西游记奠定了创作基础。从这一意义上说,西游记平话完成了自己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它在文学史中的价值远比它的故事本身重要。鲁迅先生曾说,话本的产生“实在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以此来评价西游记平话,并把它看作是从唐僧取经故事产生直至西游记诞生这一变迁过程中的里程碑,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
子弟婿居官随器自任调之,勿过其器而居人之右;子弟车马服用无令越众,则保家能治国。|
《子弟婿居官随器自任调之,勿过其器而居人之右;子弟车马服用无令越众,则保家能治国。》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生卒】:1838—1936【介绍】: 奥地利物理学家、科学哲学家,马赫主义的创始人。生于奥地利,死于德国。1864年任格拉斯大学教授,1901年
-
宋词典故·午桥 【出典】 《旧唐书》卷一七○《裴度传》:“度以年及悬舆,王纲版荡,不复以出处为意。东都立第于集贤里,筑山穿池,竹禾丛萃,有风亭水榭,梯桥架阁,岛屿回环,极都城之胜概。又于午桥创别墅,花
-
使君未来襄阳愁,提戈入市裹毡裘。自从毡裘南渡沔,襄阳无事多春游。襄阳春游乐何许。岘山之阳汉江浦。使君朱旆来翻翻,人道使君似羊杜。道边逢人问洛阳,中原苦战春田荒。北人闻道襄阳乐,目送飞鸿应断肠。
-
此语始见于金末元初万松老人《从容录》耶律楚材注:“上梁不正,下柱参差。” 元曲《陈州粜米》讲到这样一个故事: 陈州地方连年灾荒,粮食奇缺。朝廷派刘衙内的儿子刘得中和女婿杨金吾到陈州来赈济灾民。他们在开
-
美国著名表现主义*戏剧家尤金·奥尼尔*的代表剧作。写于1921年。此剧有一副题:《关于古代和现代生活的八场喜剧》。 剧本的主人公是罗伯特
-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白的诗句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上一句:纵情举杯酒 看尽人间丑
下一句:萧疏万里外 云影梦中游
翻译:
月光下,飞天的明镜,云朵形成了宏伟的海上楼阁。
上一句翻译:尽情地举起酒杯,饱览了人世间的丑恶。
下一句翻译:空旷的万里外,云影在梦中漫游。
鲁迅《我的种痘》全文、注释和赏析
上海恐怕也真是中国的“最文明”的地方,在电线柱子和墙壁上,夏天常有劝人勿吃天然冰的警告,春天就是告诫父母,快给儿女去种牛痘的说帖,上面还画着一个穿红衫的小孩子。我每看见这一幅图,就诧异我自已,先前怎么
-
《《诗》三百,始终于周。》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出处】唐白居易《 后宫词 》 【意思】眼泪湿透罗巾难以入眠,深夜前殿合拍的歌声还响成一片。 【全诗】 《后宫词》 .[唐].白居易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