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知子莫若父”的意思,出处,故事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知子莫若父”的意思,出处,故事

没有像父亲那样了解儿子的。谓父亲最了解自己的儿子。早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就记载着一个“知子莫如父”的故事。

春秋时,越国宰相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带上西施,离开越国,定居于“陶”,成了大富翁,人称“陶朱公”。他的二儿子在楚国杀了人,被定为死罪。范蠡准备了千两黄金,让小儿子带去营救他二哥。范蠡的长子不服气,对父亲说:“这样重要的事为什么不叫我去?家里有长子不派遣,而派遣小儿子去办事,难道我犯了什么错吗?”范蠡说:“你去不行,只有你的小弟去才能救活你二弟。”长子闹着要自杀,母亲西施出来恳求,范蠡拗不过,只好同意。临行前,范蠡叮嘱他,把金子交给庄生,听他去办,不管二弟得救与否,礼物不要带回。

范蠡长子到了楚国,拜见了庄生,呈上礼物和书信。庄生说,我尽力而为,你回去吧。范蠡的大儿子告辞出来后,心想,老头又穷又不做官,如何能救得兄弟?于是他又给楚王的近侍送了厚礼,打探消息。

第二天,庄生求见楚王说:“臣夜观星象见彗星侵犯紫微星,天上有灾难降临。王上只有即刻释放全部在押死囚,才能幸免于难。”楚王听后,立即下旨大赦天下。

范蠡的长子听到消息后,心想: 二弟已被赦免了,又何必白白丢掉那千两黄金呢!便又来见庄生。庄生见他没走,就已知道他的来意,让他把礼物带回去。庄生本打算把范蠡的二儿子救出来后,把金子一并交给他带走的,这一来很生气,觉得这个大儿子太瞧不起他了。于是参见楚王说: 王上大赦天下,本为积德消灾,岂知您身边有人收受范蠡一千两黄金的贿赂。如放了范蠡公子,恐怕难平民愤。楚王听后,就下令斩了范蠡的儿子,第二天才大赦天下。

范蠡的长子拉着弟弟的尸首回家后,全家人都痛哭失声,只有范蠡不哭。西施责怪他,范蠡说:“我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个结果。儿子不是不爱他的弟弟,而是吝惜钱财啊!他是在我贫困时出生的,从小跟我一起过苦日子,深知钱财来之不易;而小儿子是在我当官后出生的,从小挥金如土,我让小儿子去救他二哥,就是为他能不惜钱财,大儿子却不能。本是预料中的事,又何必悲痛呢?”西施听了这话,哑口无言。

后人将这个故事概括为“惜财杀弟”或“知子莫如父”,用作成语,前者比喻吝惜钱财,结果丢了亲人的性命,后者形容父亲对儿子的了解之深。

“知子莫如父”最早见于三国志·魏志·任城陈萧王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廙闻知臣莫若于君,知子莫若于父。”五字定型见于唐·李德裕荀悦论高祖武宣论:“宣帝称:‘乱吾家者太子也’,知子莫若父,信哉是言。”

猜你喜欢
  • 苏轼《元日过丹阳明日立春寄鲁元翰》全诗鉴赏

    堆盘红缕细茵陈,巧与椒花两斗新。竹马异时宁信老,土牛明日莫辞春。西湖弄水犹应早,北寺观灯欲及辰。白发苍颜谁肯记,晓来频嚏为何人。

  • 《桂枝香·吹箫人去赏析》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也叫“仲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   《桂枝香·吹箫人

  • 苏轼《游东西岩(即谢安东山也。)》全诗鉴赏

    谢公含雅量,世运属艰难。况复情所钟,感慨萃中年。正赖丝与竹,陶写有馀欢。尝恐儿辈觉,坐令高趣阑。独携缥缈人,来上东西山。放怀事物外,徙倚弄云泉。一旦功业成,管蔡复流言。慷慨桓野王,哀歌和清弹。挽须起流

  • 苏轼《次韵答舒教授观余所藏墨》全诗鉴赏

    异时长笑王会稽,野鹜膻腥污刀几。暮年却得庾安西,自厌家鸡题六纸。二子风流冠当代,顾与儿童争愠喜。秦王十八已龙飞,嗜好晚将蛇蚓比。我生百事不挂眼,时人谬说云工此。世间有癖念谁无,倾身障簏尤堪鄙。人生当著

  • 晏殊《中秋月》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 宋诗精品

    《中秋月》是北宋文学家晏殊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中秋夜的美丽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思乡之情。 注释: 中秋月:指中秋夜的明亮圆月。 辉光:明亮的光芒。 清光:明亮中透出的清澈光芒。 耿耿:形容月光明亮而持久。 从云端:从云层中升起。 照彻:照亮。 河汉:银河。 年年:每年。 人共饮:人们共同饮酒。 翻译: 中秋月明亮而持久的辉光从云层中升起,照亮了整个天空。月光洒下来,照亮了银河。每年的中秋夜

  • 五年级下册课外五首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五年级下册课外五首古诗词,内容包括五年级下册必背五首古诗,五年级下册必背课外古诗文20首,五年级下册古诗前五首。《古诗70首小学生必背篇目》各年级安排表 年级 诗题 朝代 作者 一 年 级 江南 汉乐府 风 唐 李峤 敕勒

  • 《瞻卬》原文与鉴赏

    作者: 荆三隆 【本书体例】

  • 鲁迅《孔乙己》赏析和读后感

    【析】 据孙伏园讲,鲁迅最喜欢的自己的作品是《孔乙己》 ① 。 确实,《孔乙己》是一篇具有惊人概括力的小说。作者在不到3000字的短小的篇幅中,从容不迫地叙述了孔乙己凄凉的一生,并通过这一形象,概括了

  •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张九龄《送赵都护赴安西》全诗赏析

    将相有更践,简心良独难。远图尝画地,超拜乃登坛。戎即昆山序,车同渤海单。义无中国费,情必远人安。他日文兼武,而今栗且宽。自然来月窟,何用刺楼兰。南至三冬晚,西驰万里寒。封侯自有处,征马去啴啴。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