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子瞻墨竹》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黄庭坚
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是精神。
因知幻化出无象,问取人间老斫轮。
苏轼写诗、写文论述文同的墨竹画,而他自己师法文同,学画墨竹,时出新意,详见苏轼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赏析。他的墨竹画由宋代书画鉴赏名家黄庭坚来评论,当行本色,自能鞭辟入里,给人以有益的启迪。
诗的前二句“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是精神”,写东坡墨竹的神态。黄庭坚论苏轼的墨竹画,形神并重,气韵与技法并重, “写竹真”,诗先从形似入手,然后再描写它的枝叶,通过具体技法的剖析,写出画竹的精神,写出整幅画的生动气韵。 “枝掀叶举”,写画竹的形态,也讲了写竹技法。 写竹枝, “下笔时遒健圆劲,生意连绵” (李衎竹谱),方能“枝掀”。按照事物常理,叶多则枝复,叶少则枝昂,苏轼的墨竹既云“枝掀”,正是叶疏的表现。写竹叶, “下笔要劲利,实按而虚起” (李衎竹谱)方能“叶举”。叶叶着枝,枝叶掀举,笔笔有生意,于是画面便有气韵,画像便有精神。
诗的后半首着议论, “因知幻化出无象,问取人间老斫轮”。无象,即没有画像的白纸或白绢。这两句意谓一切精妙超绝的绘画艺术品,都是在白纸、白绢上幻化出来的,是画家画出来的,欲知个中奥妙,只要去向斫轮老手请教,一定会得到满意的答复。这里,用了庄子·天道里关于轮扁的典故。轮扁是个斫车轮的巧匠,常年操作,经验丰富,技艺精湛,他曾说: “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黄庭坚以轮扁喻东坡,称赞他墨竹画“得手应心”,造诣精深,技艺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
同样是题墨竹画的诗,苏轼的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 (其一),着重阐发画理,黄庭坚的次韵谢黄斌老送墨竹十二韵,恰似一篇诗化的墨竹画简史,而黄庭坚这首题苏轼墨竹画的诗,却采用绝句形式,论画形神并重,论画家追求远韵,言简意赅,情趣盎然,蹊径别开。三首题画诗,展示墨竹画的面面观,颇有特色。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毛笔书法作品40字古诗词,内容包括写书法40字简单古诗,四十字的古诗,用书法字写,简单的,40字的古诗词硬笔书法。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
-
《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字典》,徐中舒主编。从1985年起由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陆续出版,1990年出齐。《汉语大字典》是一部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语文工具书,全书共8卷册。
-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诊治杂病的专书。
-
诗歌·乐府民歌《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瑇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 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狶! 秋风肃
-
弱柳缘堤种,虚亭压水开。条疑逐风去,波欲上阶来。翠羽偷鱼入,红腰学舞回。春愁正无绪,争不尽残杯。
-
景星无名氏【原文】景星显见,信星彪列;象载昭庭,日亲以察[1]。参侔开阖,爰推本纪;汾雎出鼎,皇佑元始[2]。五音六律,依韦飨昭;杂变并
-
动者乐流水,静者乐止水。利物不如流,鉴形不如止。凄清早霜降,淅沥微风起。中面红叶开,四隅绿萍委。广狭八九丈,湾环有涯涘。浅深三四尺,洞彻无表里。净分鹤翘足,澄见鱼掉尾。迎眸洗眼尘,隔胸荡心滓。定将禅不
-
醉酒扬雄宅,升堂子贱琴。不堪垂老鬓,还对欲分襟。天地西江远,星辰北斗深。乌台俯麟阁,长夏白头吟。
-
《世说新语》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
-
这首五古诗记叙的是一个虽离奇却真实的故事,写一个官兵掠夺了别人的妻子,而携她南征时却恰巧碰到了她原来的丈夫;二人相叙后,又知道“故夫”所纳之新妇却是官兵的“故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