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原文翻译注释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张仲景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
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
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
-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气乃厚。
名言: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
-
秦围赵之邯郸,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 ① 。畏秦,止于荡阴 ② ,不进。 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 ③ : “秦所以急围赵者,前与齐闵王争强为帝 ④ ,已而复归帝,以齐故。今齐闵王
-
东皇太一 作者: 郑文 【本书体例】
-
萧条腊后复春前,雪压霜欺未放妍。昨日倚栏枝上看,似留芳意入新年。
-
朱熹《醉下祝融峰》 我来万里驾长风,绝壑层云许荡胸。 浊酒三杯豪气发,朗吟飞下祝融峰。 【注释】 ①祝融峰:衡山七十二峰中的最高峰,相传上古祝融氏葬此,故名。 【译文】 我驾着长风不远万里来到衡山高峰
-
恃才傲物杜审言近乡情怯宋之问杜甫的爷爷杜审言十分高傲,自言:作诗比屈原好,书法比王羲之强,写个判词都能气死苏轼的祖宗,堪称大唐第
-
我所居住的小区是个风阵。常常,南窗下绿化带的树木静止不动,像舒缓的乐曲正在抚摸它们的树干、叶脉和年轮。北窗外小区里那些柿子树、
-
作者: 莫渝
-
尽瘁年将久,公今始暂闲。事随忧共减,诗与酒俱还。放意机衡外,收身矢石间。秋台风日迥,正好看前山。
-
作者: 王燕 【作家简介】叶山嘉树(1894—1945)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