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之韦庄《菩萨蛮》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①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②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注释】 ①合:应该、应当。②垆(lu):古代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台子。史记·司马相如传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盖指卓文君当垆卖酒之事。此处借卓文君指代美人。皓腕:洁白的手臂。
【译文】 无论我走到哪里,友人们都好语相劝:“江南好呵!外出的游子应该一辈子居留在江南。你看,江南的春水,映照看兰天、美丽的游船,在蒙蒙的春雨里随波荡漾,留连忘返。听着船窗外沙沙的雨声,伴你舒适地安眠。船靠酒家,卖酒的女子花容月貌,肌肤洁白,美如婵娟。你现在正年轻,不该回家,否则,后悔太晚。”
【集评】 清·许昂霄:“或云江南好处如斯而已耶?然此景此情,生长雍、冀者,实未曾梦见也。”(词综偶评)
清·张惠言:“此章述蜀人劝留之辞,即下章云:‘满楼红袖招’也。江南即指蜀,中原沸乱,故曰‘还乡须断肠’。”(词选卷一)
清·谭献:“强颜作愉快语,怕断肠,肠亦断矣。”(谭评词辨卷一)
清·陈廷焯:“一幅春水画图,意中是乡思,笔下却说江南风景好,真是泪溢中肠,无人省得。”(白雨斋词评)
【总案】 此词通过他人口吻道出江南之好、向游子激切劝留之意,反衬出游子有故乡而不能归返的苦衷。词的末二句,表面虽说“莫还乡”,而实际所蕴含的却是一片思乡的感情。特别是“还乡须断肠”五字,说得如此斩钉截铁,然终未指出“还乡”后有哪些事物使他竟至于必须断肠。须知,韦庄一生饱经乱离之痛,值中原鼎革之变而为异乡飘泊之人。如此种种,隐约中遂使人感到其故乡今日之事事物物,皆足以使之断肠,足见其情真意苦也。
-
《涉江》是《九章》中的一篇。涉江,是渡江的意思。这里指渡江南行。本诗是屈原流放江南时的作品。全诗表现了作者面对流放旅途的坎坷险阻和
-
《现代散文作品·“友邦惊诧”论》简析 鲁迅著。发表于1931年12月《十字街头》,收于《二心集》。“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对日寇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一味哀求国联出面调处。十二月间,各地爱国学生纷
-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作品赏析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此诗约作于天宝中作者献赋后。由于困守京华,“朝扣
-
1915年6月李广安等在法国巴黎组织勤工俭学会。以“勤于工作,俭以求学,以进劳动者之智识”为宗旨,赞助在法华工学习文化知识。次年3月又通过华法教育会,设华工学校。1917年蔡元培、李石曾、吴玉章等在北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梧桐古诗词的内涵,内容包括古代“梧桐”在诗词里的含义谢谢,梧桐在诗词中有什么含义,梧桐在诗词中的含义作为意象的含义在爱情中的含义。梧桐在古诗词中常有多种意像及寓意。 高洁品格的意象及寓意 梧桐在古诗中有象征高洁美好品格之意。如“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
采薇歌 作者: 蓝开祥 【本书体例】
-
《君子慎其所以与人者.》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君子慎其所以与人者。》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此词一起三句,以对句写景,月明云淡,景色可嘉。然而一句抒情,“春事谁主?”问得突兀,实以伤心人别有怀抱,何堪对此。接着再写临安宫苑,湖堤天气,寒暖适宜,但却何匆匆乃尔,实悲叹春之易逝,国已沦亡。三接复以对句写香陌华灯之热闹美丽,一结又“
-
《臣仆》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德国作家亨利希·曼(1871—1950)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写一个叫狄得利希·赫斯林的人,他父亲是个极其自私毒辣的小造纸厂老板。赫斯林从小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养成了胆小然而残忍
-
《举网以纲,千目皆张;振裘持领,万毛自整》 纲:提网的总绳。目:网眼。裘:毛皮衣服。提起总绳,所有的网眼就都张开了;拿皮衣抖起领子,所有的毛自然就整顺了。比喻做事必须抓住要领。汉·桓谭《桓子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