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散文·“友邦惊诧”论》内容简介和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散文·“友邦惊诧”论》内容简介和鉴赏

现代散文作品·“友邦惊诧”论简析

鲁迅著。发表于1931年12月十字街头,收于二心集。“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对日寇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一味哀求国联出面调处。十二月间,各地爱国学生纷纷派出代表团到南京请愿,要求国民党政府出兵抗日,结果遭到军警的血腥屠杀,事后还发出电文,反诬学生破坏社会秩序,叫嚷“友邦人士,惊诧莫名,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并命令各地政府“即予紧急处置”。鲁迅在文章中首先支持学生为挽救祖国危亡被迫请愿的爱国行动;然后抓住电文的要害予以剖析、驳斥。鲁迅指出,英、法、美等“友邦人士”,对于日寇侵略暴行和国民党政府黑暗统治的大量血淋淋的事实,毫不“惊诧”,而“在学生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从而揭示他们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帮凶,国民党卖国政府的主子,并揭露他们所标谤的“文明”的虚伪面目。接着,作者痛斥“国将不国”的“理论”,揭露国民党政府是镇压人民以“博得‘友邦人士’夸奖”的卖国政府。最后引用报上消息揭示反动派的镇压和诬陷青年学生的事实真相,并指斥“友邦”和“党国”串通一气瓜分中国、出卖中国的罪行。文章通过严密的构思和辩证的分析,采用正反对照和树靶子、抓要害等手法,揭露论敌的荒谬,戳穿敌人的假面,揭出事物的真相,具有无可置辩的逻辑力量。文中的语言像匕首、投枪,锋利尖锐,气势凌厉,显示了鲁迅杂文的战斗风格。

猜你喜欢
  • 《史记·萧何追韩信》全文、翻译和鉴赏

    (节自 《淮阴侯列传》)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 ① ,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 ② ,曰: “上不欲就天下乎 ③ ?何为斩壮士!” 滕公奇其言,壮其貌

  • 《题花山寺壁》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题花山寺壁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见草纵横。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题解此诗当是作者游历镇江花山寺时,在墙壁上的题诗。《镇

  • “唐夫人乳姑不怠”注释、译文和评说

    唐,崔山南,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祖母唐夫人,每日栉洗升堂,乳其姑。姑不粒食,数年而康。一日病,长幼咸集,乃宣言曰:“无以报新妇恩。愿子孙妇,如妇之孝敬足矣。” 有诗为颂。 ① 诗曰:孝敬崔家妇,

  • 白居易《琵琶行》

    白居易对琵琶女的苦楚感同身受,是以泪湿青衫。后人的文学作品中常常提到司马青衫之典故,就是出自《琵琶行》。

  • 雷尼埃,亨利·弗朗索瓦·约瑟夫·德作品分析

    【生卒】:1864—1936【介绍】: 法国著名诗人、小说家、评论家、后期象征主义*文学运动的重要成员。他生于一个贵族家庭。原来准备从事外

  • 《木兰辞》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木兰辞无名氏【原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抒声,惟闻女叹息[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2]?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咋夜见军

  • 杜甫《郪城西原送李判官兄、武判官弟赴成都府》全诗赏析

    凭高送所亲,久坐惜芳辰。远水非无浪,他山自有春。野花随处发,官柳著行新。天际伤愁别,离筵何太频。 作品赏析【鹤注】此当是广德元年春作。凭高送所亲,久坐惜芳辰①。远水非无浪②,他山自有春③。野花

  • 杜甫《积草岭(同谷县界)》全诗赏析

    连峰积长阴,白日递隐见。飕飕林响交,惨惨石状变。山分积草岭,路异明水县。旅泊吾道穷,衰年岁时倦。卜居尚百里,休驾投诸彦。邑有佳主人,情如已会面。来书语绝妙,远客惊深眷。食蕨不愿馀,茅茨眼中见。 作品赏

  • 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预定谋。

    【名句】怨在不舍 ① 小过,患在不预 ② 定谋。 【注释】①舍:舍弃。②预:预先。 【释义】怨恨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不能宽恕其小小的过失,祸患产生的原因是没有预先做好计划。 【点评】前一句话是强调要有宽恕

  • 外国童话《[苏联]叶·里·施瓦茨·失去的时间》鉴赏

    外国童话《[苏联]叶·里·施瓦茨·失去的时间》鉴赏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