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苏轼《汲江煎茶》注释和评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苏轼《汲江煎茶》注释和评析

活水还须活火烹②,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③,松风忽作泻时声④。枯肠未易禁三碗⑤,坐听荒城长短更⑥。
【注释】
① 汲江:从江中汲水。 煎茶:即煮茶。
② 活水:刚从流水中汲取的水。 活火:猛火。
③ 雪乳:此指煎茶时汤面泛起的细白乳沫。一作“茶雨”。 脚:指茶脚。茶谱:“袁州之界桥,其茶名甚著,不若湖州之研膏、紫笋,烹之有绿脚垂下也。”又茶录:“凡茶,汤多茶少则脚散,汤少茶多则脚聚。”
④ 松风句:此以松间风声喻倒沸茶时的声音。苏轼在试院煎茶诗中有“飕飕欲作松风鸣”句。
⑥ 枯肠句: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极言新茶之美。苏轼这里翻用其意,以写天涯流落之感。
⑥ 长短更:指报更时挝鼓之数,少者为短,多者为长。
【评析】
汲江煎茶一诗,作于宋哲宗元符三年春,苏轼在儋州遇赦北归之前。此诗选取的题材很小,但写得却极有情致,南宋杨万里曾盛赞此诗是“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古今作者皆难之。”(诚斋诗话)是苏轼晚年的著名代表作之一。
此诗既写“煎茶”,内容便离不开水火。开头“活水还须活火烹”一句,入题极快,并且突出了两个“活”字:水是刚刚从江流中汲取的,故称“活水”;炉火猛烈而吐焰,故称“活火”。下面的五句诗,便是分别从“活水”、“活火”这两个词中引发出来的。
“自临钓石”以下的三句,与“活水”一词相呼应,写“汲江”。诗人这一年已是六十五岁的老人,虽然白发萧疏,衰老多病,但却不减生活的热情。为了煎茶这样一件小事,他竟亲至江边,踏上钓石、临深取清来了,这是何等的兴致!杨万里在诚斋诗话中说,“自临钓石取深情”一句,“七字而具五意:水清,一也;深处取清者,二也;石下之水,非有泥土,三也;石乃钓石,非寻常之石,四也;东坡自汲取,非遣卒奴,五也。”分析得很细。
清代的汪师韩不同意杨万里的意见,他认为此诗“舒促离合,若风涌云飞。杨万里辈曲为疏解,似反失其趣诣。”(初白庵诗评卷下)对杨的分析提出了批评。这两种意见哪一种对呢?纪昀后来做了一番折中的解释。他说此诗是“细腻而出于脱洒。细腻诗易于黏滞,如此脱洒为难。”(纪评苏诗卷四十三)在纪昀看来,此诗既有表现内容细密的一面,又有表现手法洒脱的一面。内容细密,诗就容易写得“黏滞”,即被所写的事物所束缚,刻画琐细。但此诗却能克服这种缺点,写得空灵飞动、兴致淋漓,十分潇洒,所以说它“细腻而出于脱洒”。杨万里看到了它的细腻,汪师韩看到了它的“风涌云飞”、也就是洒脱的一面,说得都有道理;纪昀综合了两个人的看法,解释得就比较全面了。我们看此诗的下文,便可以感觉到纪昀的观点确实是令人信服的。
接下来的两句,“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具体地描写了从江中汲水的情景。这是一个春天的夜晚,天空中悬挂着一轮皎洁的明月,“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溶溶的月光洒在江面上,使江天一色,成了一片银白的世界。此时,诗人正取大瓢舀水,瓢大映月,引起了诗人奇特的想象:他觉得自己好象把荡漾在江面上的月影也一起舀起,盛入了瓮中似的。诗人又用小杓取水,杓小取之不多,可是诗人却觉得,自己是在把这浩浩荡荡、“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的大江的一部分,“分”入了自己的瓶内。这是多么神奇的遐想、又是何等飘逸的思绪!杨万里说这两句诗“状水之清美极矣”,固然不错,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诗人那飞越的神思、那被春江月夜的美景所激荡起来的情怀。诗人在写“水之清美”的同时,更写出了自己的情之摇曳与心之陶醉,映衬出自己与明月江水一样高洁清白的内心世界,这就比单纯地写景高明多了。汪师韩说此诗“风涌云飞”,纪昀则指出它的“脱洒”,确实都是别具慧眼的评论。
此诗的颈联,与第一句中的“活火”二字相呼应,详写“煎茶”的情景。
这两句的句式,是一种倒装的形式,“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即“煎处已翻雪乳脚,泻时忽作松风声”之义。杜甫秋兴之八中的“红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二句,即是用这样的句法。诗人既然兴致勃勃地汲江归来,自然要乘兴煎茶。前一句写猛火煎煮、茶汤将沸,汤面上泛起雪白的乳沫,茶叶在水中翻涌的情况;后一句写茶既煮好,注入瓯中时,呼呼之声,有如松间之风的情景。这两句诗,把“煎茶”的过程写得十分细腻、有声有色,使我们如同目睹了煎茶的场面。但同时,聪明的读者也就会想到一个问题:是不是写得又有一些“粘滞”了呢?假如此诗的最后两句仍然是这种琐细的描写,这首诗的格调就很难说有多高,它的思想意义肯定就要受到影响,这首诗也就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了。
可是,作者所下的这最后二句,却是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使我们读之愕然动心的。这就是:“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枯肠”一句,翻用唐代卢全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意。卢仝原诗说:“……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极写新茶之美。可是苏轼面对着如此佳茗,却喝不下去。原来他煎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喝茶!他兴致勃勃地亲到江边取水,又不厌其烦地煎茶倒茶等等,只不过是在贬谪天涯的孤寂生活中寻求一种排遣罢了!
夜深了。诗人坐在桌前,呆呆地看着杯中的茶水,远处隐约传来由短渐长的更鼓声,全诗就在这样一幅凄情的画面中结束了。这种凄清,与前面临江的兴致、汲水的兴奋、煎茶的热烈,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前面愈是写得兴致勃勃,就愈加反衬出潜藏在诗人心底的深深的苦闷,同时也就更突出了这凄清结尾的耐人寻味的意义。如果说颈联的两句确实略嫌刻画琐细的话,那么尾联的飘然一转,却如“风涌云飞”,使我们突然发现了诗人内心的一个深层的世界,使前面的种种描写一下子显示出它的“铺垫”意义,而全诗的主题便在这里得到了飞跃和升华。纪昀评此诗是“细腻而出于脱洒”,就全诗的构思来说,确实也是这样的。
这首诗的语言凝炼精美,确如杨万里所说,“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是一篇奇诗。但是这种奇,不同于韩愈孟郊以那种险怪之奇,而是出以平淡,如“贮月”、“分江”、“长短”等,都是读起来亲切自然、而实际上极经锤炼之语。杨万里就曾指出:“‘分江’二字,此尤难下。”“‘长短’二字,有无穷之味。”今天我们分析此诗,会发现这些地方确实是经过艰苦的炼字炼意得来的。诗人诗化了自己的感情,把自己的情绪蕴含在一系列优美的形象之中,然后用朴素自然的语言说出,所谓披落纷华,而造平淡,这正是苏轼晚年诗歌语言的特色。
猜你喜欢
  • 明清小说之《红楼梦·香菱学诗》内容解读与赏析

    香菱,原是苏州乡绅甄士隐的女儿英莲,幼时被拐,以至沦为金陵呆霸王薛蟠之婢妾。不学无能、终日斗鸡走马赌钱宿娼的阔公子何曾真心爱过香菱,到手后“过了没半月,也看的马棚风的一般了”。心灵寂寞的香菱只能在文学

  • 高适《淇上送韦司仓往滑台》全诗赏析

    饮酒莫辞醉,醉多适不愁。孰知非远别,终念对穷秋。滑台门外见,淇水眼前流。君去应回首,风波满渡头。

  • 朱彝尊《度大庾岭》写景吊古抒怀诗

    顺治十三年(1656),广东高要县知县杨雍建聘朱彝尊教授其子,故朱氏有岭南之游。此诗写于入粤途中经大庾岭时。大庾岭在江西大庾县境内,南接广东南雄县,是由江西入广东的要冲。

  • 李白《代赠远》全诗赏析

    妾本洛阳人,狂夫幽燕客。渴饮易水波,由来多感激。胡马西北驰,香騣摇绿丝。鸣鞭从此去,逐虏荡边陲。昔去有好言,不言久离别。燕支多美女,走马轻风雪。见此不记人,恩情云雨绝。啼流玉箸尽,坐恨金闺切。织锦作短

  • 《筑堤谣·黄生》原文与赏析

    黄生挑土筑堤堤欲高,卷柳下桩桩欲牢。公差持梃旁岸立:“官府命我督汝曹。”“公差请勿

  • 戴复古《初夏游张园》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初夏游张园戴复古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戴复古(1167—约1252),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

  • 唐宋八大家·墨竹赋

    墨竹赋墨竹赋 【原文】 与可以墨为竹,视之良[126]竹也。客见而惊焉,曰:“今夫受命于天,赋形于地,涵濡雨露[127],振荡风气,春而

  • 苏轼《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并引)》全诗鉴赏

    苏州定慧长老守钦,使其徒卓契顺来惠州,问予安否,且寄《拟寒山十颂》。语有璨、忍之通,而诗无岛、可之寒,吾甚嘉之,为和八首。左角看破楚,南柯闻长滕。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崎岖真

  • 《题齐安城楼》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题齐安城楼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题解玄宗天宝(742—756年)间,改黄州为齐安郡。晚唐武宗

  • “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注释、译文和评说

    政作民之所恶,民弱;政作民之所乐,民强。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民之所乐民强,民强而强之,兵重弱。民之所乐民强,民强而弱之,兵重强。(《商君书·弱民》) 【译文】 用政治措施建立民众所憎恶的东西,民众的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