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之《周密《木兰花慢》》原文、鉴赏和赏析
周密木兰花慢周 密
周 密
断桥残雪①
觅梅花信息,拥吟袖,暮鞭寒。自放鹤人归②,月香水影③,诗冷孤山。 等闲。 冸寒睍暖④,看融城、御水到人间。瓦陇竹根更好⑤,柳边小驻游鞍。
琅玕⑥。半倚云湾。孤棹晚、载诗还。是醉魂醒处,画桥第二,奁月初三。东阑。有人步玉⑦,怪冰泥、沁湿锦鹓斑⑧。还见晴波涨绿,谢池梦草相关⑨。
注释 ①断桥残雪:西湖十景之一。②放鹤人:指北宋名士林逋。林逋隐居西湖孤山二十余年,以梅为妻,以鹤为子。③月香水影:化用林逋山园小梅咏梅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④冸(pàn):融化。 睍(xiàn):日光。 ⑤“瓦陇”句:语出唐韩愈咏雪赠张籍:“度前铺瓦陇,发本积墙隈。”此谓雪将融时,瓦陇上、竹林下景色最为宜人。⑥琅玕:美玉。此代指青竹。⑦步玉:玉,代雪。谓有人在雪上行走。⑧锦鹓(yuān)斑:此处指锦缎鞋上绣着鸾凤一类鸟的图案。⑨谢池梦草:化用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诗句。南史谢惠连传称,这两句诗是谢灵运梦见他的弟弟谢惠连,文思大畅所得,故称“梦草”。
鉴赏 这是描写西湖十景的一组词中的一首,作于景定四年(1263)。这组词的词序云:“西湖十景尚矣。张成子尝赋应天长十阕夸余曰:‘是古今词家未能道者。’余时年少气锐,谓:‘此人间景,余与子皆人间人,子能道,余顾不能道耶?’冥搜六日而词成。成子惊赏敏妙,许放出一头地。异日霞翁见之,曰:‘语丽矣,如律未协何?’遂相与订正,阅数月而后定。是知词不难作,而难于改;语不难工,而难于协。翁往矣,赏音寂然,姑述其概,以寄余怀云。”
幽居乐事图之踏雪 【明】 陆治 故宫博物院藏
从词序可知,这一组词,乃是为了与张成子十首应天长争奇斗巧的逞才之作,是典型的同题共作,写成后,又经过紫霞翁杨缵进行音律修订。所以这组词有两个明显的特色,一是字句雕琢精妙,二是音律工稳协音。这组周密早期的代表作,预示并且奠定了他此后的写作风格。
此首词题为“断桥残雪”,可知词眼在“雪”。关于咏雪的诗句,晋陶渊明有“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唐岑参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然此词却不着意于对雪的具体刻画,甚至无一笔提及“雪”。在构思时,周密避开了传统的咏雪模式,而是重在写赏雪之人,通过赏雪之人的所见所感和行程流转,写出雪后西湖的素颜宁静。
“觅梅花信息,拥吟袖,暮鞭寒。”首句宛如一幅暮雪行吟图,在天寒日暮之际,词人骑着马,手握冰冷的马鞭,独自顶着风寒,踏雪寻梅,吟诗作赋。宋人笔记中记载,每值大雪,李清照就要“顶笠披蓑,循城远觅以寻诗”,文人雅兴,别有情趣。词人一路赏雪一路行吟,不觉来到孤山,于是有“自放鹤人归,月香水影,诗冷孤山”之句。西湖边的孤山,是北宋诗人林逋的隐居之所,他独居终身,养鹤植梅,留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咏梅名句。孤山的梅花自此别具风雅,文人赏梅,多来此地。“觅梅花信息”的词人来到孤山脚下,却在日暮中感觉到人去楼空的孤寂,一个“冷”字,既是内心的感受,又与“暮鞭寒”中的“寒”字呼应,写出雪后的寒冷。
“等闲。 冸寒睍暖,看融城、御水到人间。”此句或许为词人的想象之笔,意思是说,不多久便会雪后初晴,日光融雪,宫中御沟中的积雪成水,也会流到城中,到时冰融雪化,又别是一番风景。“瓦陇竹根更好”,写词人一路赏雪,来到竹篱人家,感慨于瓦上竹根中残雪依稀,便在柳边驻足,此语出自唐韩愈咏雪赠张籍“度前铺瓦陇,发本积墙隈”,虽未点出“雪”,却处处在写雪。
上阕既提到“竹根”,下阕便过渡到“琅玕”。当乘船远去时,看见一丛竹林,半湾小洲,仿佛修竹倚在云中港湾。对应首句的“拥吟袖”,此处出现“载诗还”,可知一日的踏雪寻诗之旅即将落下帷幕,而时光也从“暮”归于“晚”。西湖夜景,令人沉醉,“是醉魂醒处,画桥第二,奁月初三”,以“画桥”喻锦带桥,将初三的新月比作如奁镜般秀美修长,在句法上,此句与罗椅在柳梢青中的“何处销魂,初三夜月,第四桥春”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镜头忽然转换,词人的笔触忽然转入路边的人家:“东阑。有人步玉,怪冰泥、沁湿锦鹓斑。”在东边的花园中,有一个女子正踏雪而来,积雪弄湿了鞋面,她不高兴地责怪起冰雪泥巴来。这是词人回程路上的所见么?还是他想象中佳人的憨态呢?也许后者更为妥当。“还见晴波涨绿,谢池梦草相关”,尾句结于春日的想象,也许雪融冰化的那日,便是晴波涨绿的春天来临。
词至此,悄然结束尾声,却仍有轻音远韵,袅袅回响。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评价道:“公谨敲金戛玉,嚼雪盥花,新妙无与为匹。”这段评价并不适用于周密所有的词作,但就这一首木兰花慢断桥残雪而言,是非常适合的。(黄阿莎)
集评 俞陛云:“咏‘苏堤春晓’,则言晓妆之人;咏‘平湖秋月’,则言倚阑之人;此咏‘残雪’,则言寻梅及踏雪之人,景中有人,便增姿态,词家之思路也。凡自城中至孤山探雪后梅花者,必道出断桥,故在题前着笔,而用‘寒’、‘冷’等字,以状雪后。因沿堤尚有锦带桥,故云‘画桥第二’,非苏堤之第二桥也。此词咏‘残雪’,不及春晓秋月二词境界宽展,着想较难。而‘瓦陇竹根’及冰鞋踏湿等句,颇见思致。结句‘晴波涨绿’,则言雪消而春水渐生矣。”(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
真人已不死,外慕堕空虚。犹余好名意,满树写天书。 作品赏析【原题】:过安乐山,闻山上木叶有文,如道士篆符,云,此山乃张道陵所寓,二首
-
起首二句,直接描述自己时隔三年旧地重游的怀恋心境。“问讯”,表达出词人主动前来探望的殷切心情。“湖边”,点明远道而来,刚至湖岸,为下文乘船游湖作铺垫。“春色”,形容万紫千红的美好春景,乃下文“东风”、“杨柳”之引笔。“重来”,说明是再次
-
〔明〕李日华 〔万历三十七年己酉岁十月三日〕 客持文衡山着色小景一帧,渲染虚浑用赵文敏家法。一古柏,一草亭,四面竹筿,旁有涧流。上系一诗曰:“茗杯书卷意萧然,灯火微明夜不眠。竹树雨收残月出,清华凉影满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包含经典名句古诗词,内容包括较经典的古诗词名句或谚语,个人非常喜欢的100句经典古诗词名句,有你喜欢的么,求5篇有经典诗句100。前面1-19句比较经典且多见。后面的不常见但也很不错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 愈《进
-
“贵粟政策”是汉文帝时推行的一项经济政策。它是由政论家晁错提出来的。当时由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商业也发展起来,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商人。晁错指出,商人坐列贩卖,囤积居奇,操纵物价,放高利贷;
-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① 。(《庄子·山木》) 【注释】 ①醴(lǐ):甜酒。淡以亲:恬淡自然而亲切。甘以绝:甘甜欢喜却绝交。 【译文】 君
-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白居易的诗句
上一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下一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翻译: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上一句:当感叹时光如梭,眼泪如花飞溅,悔恨别离所带来的心灵撞击。
下一句:这首曲调只有天上的神仙能倾听,凡人在世间能有几次机缘聆听。【诗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注释1】 同是: 两人都是
-
明时久不达。弃置与君同。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念君拂衣去。四海将安穷。秋天万里净。日暮澄(一作九)江空。清夜何悠悠。扣舷明月中。和光鱼鸟际。澹尔蒹葭丛。无庸客昭世。衰鬓日(一作白)如蓬。顽疏暗人事。
-
祭文赏析·《祭十二郎文》(唐·韩愈) 某年某月
-
浅色縠衫轻似雾,纺花纱袴薄于云。莫嫌轻薄但知著,犹恐通州热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