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出处】唐·李白苏台览古。 【意思】如今只有那长江上的一轮明月,曾照耀过吴王宫中的歌舞美人。 【全诗】 苏台览古 .[唐].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鉴赏】 苏台即姑苏台(旧址在今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是春秋时吴王夫差为了一己享乐,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用三年时间建成的。台横亘五里,上建宫殿,中贮美女笙歌,极一时之盛。然而,随着吴国的败亡,时间的流逝,一切的一切都已荡然无存,所能看到的,只有残破的“旧苑荒台”。苑已旧,台已荒,则悠悠千载,人事变迁,含无限世事茫茫的感慨。但另一方面,残破荒凉的遗迹上又生出青青的杨柳,呈现出一派盎然的生机。这里,诗人通过苑台之荒旧与杨柳之清新;将巨变的人事和不变的景物作一对比,愈发增强了凭吊古迹时的深切感受。更进一步,诗人着眼于人的活动,从听觉感受描写融融春光之中采菱女子欢快的歌声,给旧苑荒台带来浓郁的春天气息,使得古今盛衰之感更其强烈。 逝去的已经永远地逝去了,尽管当年的苑台楼阁、美女笙歌盛极一时,尽管吴王曾在此尽情享乐,可是如今能记得起他们的究有几人呢?“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借亘古不变的明月反衬人事变化之迅速,而富贵无常、江月永在之意,已见于言外。 这首诗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真切地表现了诗人游览苏台时的心理活动,不露雕琢痕迹而颇有情韵,可谓绝句中的上乘之作。
猜你喜欢
  • 武松不是情种

    武松不是情种想说说武松。中国人谁不知道武松呢?谁不知道武松打虎的故事呢?在中国古典文学的人物画廊里,武松应该是一个非常出色的虚构形

  • 《韩非子·三守》全文、注释和鉴赏

    人主有三守 ① 。三守完,则国安身荣;三守不完,则国危身殆。何谓三守?人臣有议当途之失、用事之过、举臣之情,人主不心藏而漏之近习能人 ② ,使人臣之欲有言者不敢不下适近习能人之心,而乃上以闻人主。然则

  • 《寒塘赏析》

    前二句谓早起临水梳发,因此(“坐”)在塘边看到寒秋景色。但如此道来,便无深意。这里两句句法倒装,则至少包含三层意思:一是点明时序,深秋是容易触动离情的季节,与后文“乡心”关合;二是暗示羁旅困顿,到塘边梳洗,以水为镜;三是由句式倒装形成“

  • 苏轼《二月八日与黄焘僧昙颖过逍遥堂何道士宗一问》全诗鉴赏

    安心守玄牝,闭眼觅《黄庭》。问疾来三士,浇愁有半瓶。风权时落蕊,病鹤不梳翎。樽空我归去,山月照君醒。 作品赏析原题:二月八日与黄焘僧昙颖过逍遥堂何道士宗一问疾

  • 张翼之《左传纪事本末》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 张翼之 《左传纪事本宋》五十三卷,清高士奇编

  • 顾宗泰《游焦山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顾宗泰:游焦山记 顾宗泰京口三山以焦山为特秀,山之隐者乎!壮不北固,丽不金鳌。一峰横江,浮玉耸翠,若有瞰左右而寄傲者。以隐士隐之,山

  • 白居易《读禅经》全诗赏析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 《出其东门》情诗三百首赏析

    出其东门 【原诗】:出其东门,有女如云(1)

  • 范仲淹《赴桐庐郡淮上遇风三首》全诗鉴赏

    一棹危于叶,傍观亦损神。他时在平地,无忽险中人。

  • 古诗词鉴赏专题ppt(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5课古诗赏析ppt)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鉴赏专题ppt,内容包括古诗词的PPT赏析,古诗词赏析朗诵ppt,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5课古诗赏析ppt。八年级下人教版语文课本中的附录10诗1卷。 “从礼品的兄弟”(二) 汉末刘珍婷婷山松谷瑟瑟的寒风。 风一何盛,松一何劲! 冰霜是凄惨荒凉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