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之歌》
天真之歌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英国诗人布莱克(1757—1827)的代表作诗集。诗集表现人类童年的心灵状况,是人类尚未理解世界苦难之前的时期。诗集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一、对心灵的纯洁境界的歌颂,以羔羊、欢笑的歌、春为代表;二、对现实世界的温和的批评,如黑小孩、别人的痛苦等;三、对体现“仁慈”的上帝的向往,以神圣的形象、小男孩的寻获为代表。
天真之歌突出地表现了“欢乐”的主题。诗集中不仅有唱着快活歌曲的牧童、草地上嬉戏的孩子,而且还有穿着衣服的羔羊,欢快鸣唱的鸟雀,正如欢笑的歌中所唱的,世上万物都在欢笑:苍翠的树林笑出快乐的声音,粼粼的水波也流得欢欣,轻风里我们的笑语相闻,青山欢笑着发出它嘈杂的声音。这里表现出诗人肯定人生的入世思想和对理想世界(即“天真”世界)的歌颂。在歌颂之余,诗人也道出了对现实世界的批评。“天真”世界值得赞美,是因为现实世界十分丑恶。布莱克没有忘记民不聊生,妇女为娼,儿童被卖作童工的现实社会。黑小孩中的黑小孩虽然怀着美好的幻想,希望“学会承受爱的光芒”,但现实世界总是使他失望:“我却黑黑的,仿佛失去了光明。”诗人看到了“别人的痛苦”,“为婴儿的泪而垂泪心伤”(别人的痛苦)。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诗人认为,“天真是冬季的袍子”,体现着“天真、爱、怜悯、和平”的耶稣或上帝能帮助人们抵御世间的寒冷,希望“所有一切受难的人们,都向那神圣的人形祈求,向爱、仁慈、怜悯、和平。”布莱克虽曾主张用暴力推翻封建政权, 但在1789年以后, 他的思想又退回到一般人道主义者的水准,在这首神圣的形象中就表现出对人化了的上帝的幻想。
布莱克的诗歌在形式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第一,他极善于使用简单的字句传达思想,抒发感情,他的诗中,几乎大部分都是最为简单的单音字,使用最简单的句式,然而其中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第二,布莱克的诗中含有许多的画意,这与他很深的绘画造诣是分不开的,诗中的画意使他的诗达到了“诗画结合”的艺术境界。如花朵中的一节:
/漂漂亮亮的知更,/在碧绿的叶子底下,/有一朵鲜花/听见你呜呜咽咽,/漂漂亮亮的知更/捱着我的胸襟。评论家们认为,在英国文学史上,除画家兼诗人罗赛蒂以外,还没有人在“诗中有画”方面与布莱克匹敌。
-
高翔 云满山头树满溪,春风浩荡绿初齐。 若教此地容高隐 ① ,我亦移家傍水西 ② 。 【注释】 ①若教:如果,假使。②傍:沿着,靠着。 【评说】 本诗选自故宫博物院藏高翔画《春山云起图》挂轴题诗。 《
-
列宿专城且自娱,清名善最即前涂。江山乐国诚难会,风月诗家的不辜。未必晚成轮早达,好将高笑代长吁。公馀更励经邦业,思为清朝赞禹谟。
-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此州乃竹乡,春笋满山谷。山夫折盈抱,抱来早市鬻。物以多为贱,双钱易一束。置之炊甑中,与饭同时熟。紫箨坼故锦,素肌掰新玉。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 作品赏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本篇选自《剑南诗稿》。 这首诗是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陆游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是年作者已六十八岁。他一
-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出处】唐杜甫《 旅夜书怀 》。 【意思】 名声岂能是因文章而显著? 做官老了,理应退休。 唉
-
[明]王廷陈宁直见伐,无为曲全。宁渴而死,不饮盗泉。《矫志篇》是诗人用以砥砺志节、抒
-
一带林峦秀复奇,每来凭槛即开眉。好山深会诗人意,留得夕阳无限时。
-
“飘色”是流行于番禺沙湾和吴川梅菉一带的一种民间游艺。其特点是以一根特别的钢筋作“色梗”,使扮演的孩童凌空飘起,故名“飘色”。它有点类似天津的“重阁”(节节高),江南的“抬哥”和云南通海的“高台”。
-
配极玄都閟,凭虚禁御长。守祧严具礼,掌节镇非常。碧瓦初寒外,金茎一气旁。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仙李盘根大,猗兰奕叶光。世家遗旧史,道德付今王。画手看前辈,吴生远擅常森罗移地轴,妙绝动宫墙。五圣联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