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文名篇之杜牧诗《过华清宫》原文、鉴赏和解读
杜牧诗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据中华书局本樊川诗集,下同)
杜牧的诗是晚唐诗坛的一大成就,晚唐诗人中只有李商隐能够与之相比。他有巨大的政治抱负,却处于晚唐那样一个无可作为的环境中,使他常常有一种抑郁情怀;他有绝世才华,而且性格豪俊,这又使他的抑郁情怀并没有走向消沉凄恻。这些,都影响着他的诗的风貌。他的诗,往往立意高远,感慨深沉而又俊爽清丽。这里选的过华清宫等三首绝句都是咏史诗,从中颇可见他诗作的风格特色。
杜牧的咏史诗,是晚唐咏史诗的高峰。晚唐诗人和他们的前辈不同,他们已经失去了中兴的锐气,怀着一种矛盾心理,感慨衰败不可避免的到来,感慨生不逢时,不得一展襟抱。怀古伤今,就成了此时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温庭筠、李商隐、杜牧都有大量怀古伤今之作。杜牧写这类诗,完全是一种大手笔的气概,深刻的哲理思索与形象的高度概括融为一体,令人叹为观止。
先看过华清宫三首其一。此诗写作者经过华清宫之感受。华清宫是唐玄宗与杨贵妃曾经作乐的行宫,安史乱后已冷落。杜牧行经华清宫,想象当年歌舞升平情景,而身处唐王朝已经衰败之时的他,不禁发为感慨。写送荔枝一事,既寓兴衰之感,亦寓讥讽之意。
首句扣题,从经过华清宫将到长安而回望骊山着笔。“长安回望”,唯见骊山左右东绣岭、西绣岭上林木花卉美若锦绣。“绣”而“成堆”,极言其葱茏繁茂。此二岭因玄宗植花木如锦绣而得名,故明为写景,实暗思其人。“回望”暗寓着回想,“绣成堆”既是回望所见之景,又是对想象中的当年繁盛景况的描写。第二句是“回望”的继续,由林木转写林木掩映着的宫殿。“次第开”,犹言一一开或一齐开着。缅想当年华丽壮观的华清宫,当清晨之际,宫殿之千门万户一一打开。何以打开,此句仍未言明,亦未写宫中之人、之事,但此种壮观的气象氛围暗示出将要出现的人和事。那便是第三句写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此句实是具有极大概括力之大手笔。史称南海进荔枝,驿骑传送,七日七夜至京,人马多毙于路。用“一骑红尘”将此一劳民伤财之史实轻轻带出,真可谓举重若轻。继以“妃子笑”,看似实写,言当驿骑驰至时妃子嫣然一笑;而其实是暗写玄宗令进荔枝以博妃子一笑。这一句把史实、画面与情感和评价融合在一起,既承“千门万户次第开”构成境界,又叙述并评价了历史。最后点出“无人知是荔枝来”。此一结语看似多余,上句虽未明点荔枝,因写人人皆知之事,故写献荔枝已甚明,原无须乎再说出,但是这一句在全诗中实具深一层的意义。进荔枝以博妃子之一笑,其时小民或有不知,而宫廷中人固当知之。知而言不知,意谓如此昼夜不息千里奔驰的驿骑,本不应为献荔枝以博一笑而来,而事竟反之,殊非常人所能料,故不知系暗寓讥讽之反语。
此诗咏史而寓感慨与讥讽。谢枋得注解选唐诗卷三以为此诗讽刺“明皇致远物以悦妇人,穷人之力,绝人之命,有所不顾,如之何不亡!”他看到杜牧此诗旨在抒发唐盛世由此而亡的感慨。诗中“妃子笑”三字值得玩味,它让人想起历史上周幽王为博得妃子一笑而点燃烽火,导致国破身亡事。这一“笑”写出贵妃的骄矜、满足、得意,而历史也在这一“笑”中衰落。当年繁荣热闹的华清宫,今天成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见证,能不感慨万千吗?此诗在艺术上,则是含蓄深婉而又流丽俊爽,语言明白如话又把深沉的感慨寓于高度凝炼的意象之中;没有衰飒凄恻,仿佛超然于现实之上,冷静地回顾这一历史,并用一种俊爽流丽的笔触写出。“绣成堆”、“山顶千门”都是色调明朗的大画面。它把一切惨厉的情景都推到画面背后。驿骑日夜飞驰送荔枝,在后来苏轼笔下写成“颠坑仆谷相枕藉”、“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荔枝叹)。杜牧却用“一骑红尘”淡淡写过,既突出了主题,又与全诗俊爽流丽的色调和谐地融为一体。
-
仙人骑彩凤,昨下阆风岑。海水三清浅,桃源一见寻。遗我绿玉杯,兼之紫琼琴。杯以倾美酒,琴以闲素心。二物非世有,何论珠与金。琴弹松里风,杯劝天上月。风月长相知,世人何倏忽。
-
作者: 〔英国〕D·H·劳伦斯 【原文】: 严寒持续了
-
【原题】:十一月十九日瑞雪应时百寮入贺仆以病告翌日从驾朝德寿宫马上口占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
起句“凭画槛”三字,以水槛的处所应现“湖上”的题面,显示了全篇览景抒怀的走向,从而自然而然地过渡到“雨后”的题意。
-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
多少年以后的今天,重阳节似乎并是多么要紧的节日,受关注程度也远不如元旦、清明。不过在古代,百姓却特别重视这个日子。
-
外国童话《[德国]埃利希·凯斯特纳·5月35日(节选)》鉴赏
外国童话《[德国]埃利希·凯斯特纳·5月35日(节选)》鉴赏
-
日出照东城,春乌鸦鸦雏和鸣。雏和鸣,羽犹短。巢在深林春正寒,引飞欲集东城暖。群雏缡褷睥睨高,举翅不及坠蓬蒿。雄雌来去飞又引,音声上下惧鹰隼。引赶雏乌,尔心急急将何如,何得比日搜索雀卵噉尔雏。
-
[元]卢挚拂尘土麻绦布袍,助江山酒圣诗豪。乾坤水上萍,日月笼中鸟。叹浮生几回年少。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