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沉醉东风·叹世·[元]卢挚》原文与赏析
[元]卢挚
拂尘土麻绦布袍,助江山酒圣诗豪。乾坤水上萍,日月笼中鸟。叹浮生几回年少。破屋春深雪未消,白发催人易老。
卢挚(1235—1314年以后)是元代前期的重要散曲作家,与姚燧齐名,但实际成就比姚燧高,在当时影响也更大。前人评他的作品是“天然丽语”、“自然笑傲”,从语言到内容,都表现了早期北散曲作家的风格特征。全元散曲存录了他的小令一百二十首。在前期作家里除马致远外,他是现存作品最多的。
卢挚的双调·沉醉东风曲共有十首。这里选录的一首是他晚年所作,题曰“叹世”却也说出了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道理:时光飘忽,岁不我与。
“拂尘土麻绦布袍,助江山酒圣诗豪。”开篇的两句紧扣题意,勾勒出作者的自我形象:“麻绦布袍”是写其形,“酒圣诗豪”是绘其性。在作者看来,自己可以算得上是个酒中之圣、诗林之豪了,不但有经世济民的宏大抱负,又兼具治理江山的卓越才华,可是却始终没有用武之地来一显身手。眼下就只好穿着素衣布袍,掸去身上的尘土来聊以自慰了。这短短的两句,虽未直接说出“叹世”之词,但诗人困顿潦倒、不为时人所重的“叹世”之意已经曲曲传出,历历纸上。接着,作者写道:“乾坤水上萍,日月笼中鸟。”这两句显然是受了杜甫诗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的影响,尽管它没有像杜诗那样博大旷远,却也能出语深沉厚实,设譬自然巧妙,具有自己的特色。意思是说,乾坤再大,不过如水上之浮萍;日月再远,也只是像笼中的禽鸟。在作者的笔下,乾坤、日月如同浮萍,好似禽鸟,这已经堪悲堪忧了,何况是生活于乾坤、日月之间的人,其悲痛苦闷就更不必细说了。作者将自己的万斛思绪顿挫于笔端,却又不愿意明确直率地说出,这正可以见出他那“叹世”是何等的深沉。最后三句“叹浮生几回年少。破屋春深雪未消,白发摧人易老。”如水到渠成,若瓜熟蒂落,自然将“叹世”之意转为对人生的叹息。“浮生”一词,出自庄子·刻意:“其生若浮”。意谓人生活在世上,就像是浮在水上的东西一样飘泊无定。作者饱经人世间的沧桑变化,此刻又身居陋室,处境艰难,“畴昔叹时迟,晚节悲年促”(张协杂诗其四)。于是,郁结于心头的千种触绪,万端感叹,犹如江河决堤,奔泻而下,一发而不可收:人生啊,能有几次黄金般的青春年华?莫要空抛光阴,一事无成;等到白发银须,齿堕眼花,再来追悔往事,只能催促人变得更加衰朽。作者把人生的“几回年少”和“白发易老”相对提出,抒发了生命短促而又功业未就的紧迫感,以及由此产生的内心苦闷,可以说,这是作者从自己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哲理,是他长期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
平心而论,卢挚创作这首小令的初衷或许并不在说理,可是其中的叹语含理,也就自然转化为理语,使人读来并不感到这是一种枯瘠乏味的说教,相反倍觉其余韵邈然。它启人思考,催人奋进,在人生的旅途中永远珍惜青春年华。
-
英雄美人,原也是想着迎合时代的,只是迎合不上,必要饱经忧患。
-
浔阳江色潮添满,彭蠡秋声雁送来。南望庐山千万仞,共夸新出栋梁材。
-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蓦然旧事心上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
【注释】 选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孔子语。 言:言辞,文章。 志:思想、感情、抱负、意志。这里指文章表达的内容。 文:文采,辞藻,文饰和表现技巧。 行:流传。 【赏析】 这是孔子谈论言与文的关系的
-
皎皎牵牛河汉女。盈盈临水无由语。望断碧云空日暮。无寻处。梦回芳草生春浦。鸟散馀花纷似雨。汀洲苹老香风度。明月多情来照户。但揽龋清光长送人归去。
-
《发现》 闻一多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那里是你? 那是恐
-
匆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
-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故地重游,将身世之叹融进景色描写中,厚实沉重。上阕写景。楼前景色如画,由“东风紧送斜阳”逼出“顿老相如”。词人炼意炼句,用心精细。下阕第一句“伤春不在高楼上”,将忆旧伤别之情托出,跌宕起伏。“怕舣游船”句,实“怕”在水中
-
《古代兵法散文·明代兵法·守城要览》原文鉴赏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诗出唐韩愈《早春呈张水部十八员外》。题一作《初春小雨》。张十八:指张籍,曾任水部员外郎。天街:皇都长安城中的街道。酥(sū):酥油,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