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之潘岳《悼亡诗·其一》全译、翻译和译文
潘岳悼亡诗·其一
荏苒冬春谢2,寒暑忽流易3。之子归穷泉4,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5, 淹留亦何益?黾勉恭朝命6, 回心反初役7。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8。帏屏无仿佛9,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10。怅恍如或存,周遑忡惊惕11。
如彼翰林鸟12,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13。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 庄缶犹可击14。
【注释】
1.悼亡诗:一共三首,写于晋惠帝元康九年(299)。其妻姓杨,为戴候杨肇之女,出身于一个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
2.荏苒(音renran):形容时光渐渐消失。
3.流易:消失,变换。
4.之子:伊人,那人,指亡妻。
5.私怀:私愿。指怀念亡妻的哀伤之情。谁克从:如何能达到。
6.恭朝命:恭奉朝廷命令。
7.回心:把心从哀念亡妻的情绪中转过来。反初役:回到原来做官的任所。
8.所历:亡妻生前在室内的生活经历。
9.仿佛:指和亡妻相似但又看不真切的样子。
10.遗挂:指挂在墙上的亡妻生前玩用之物。
11.周遑:形容心情变化急遽,非常恐惧的样子。
12.翰林鸟:指振翅飞于林中之鸟。翰,羽翮。
13.溜 (音liu):屋檐下接水的水槽。
14.庄缶犹可击:庄,指庄周。缶:瓦盆,古代一种打击乐器。庄子·至乐:“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今译
光阴荏苒,冬春寒暑,很快就流失谢去。
我那魂归九泉的爱妻呵,
将与我永隔着天地。
无法实现那悲哀的心曲,
然而,在此淹留又有何益?
还是克制心中的哀痛,
恭奉朝命,勤勉努力,返回原任去吧!
然而,望见庐舍,眼前就出现了亡妻你,
走进室内,往事就会在目历历。
你仿佛还在屏帏间笑语,
走近前去,又消逝了你的身体,
空留翰墨的气息,那是你的手迹。
你芳香的气味在室内还能嗅到,
你的爱物一件件,依然挂在墙壁。
恍惚之中,我觉得你其实没死,
惊醒过来,心中充满了恐惧。
就象那林中双飞的鸟儿,突然就剩下一只独栖,
也象那水中的比目鱼,突然失去了伴侣。
料峭的春风,吹进了房舍的空隙,
屋檐下的水槽,在承受着清晨的雨滴。
我那深沉的忧郁呵,一日一日地盈积,
即使在睡梦里,也难有一时的止息。
这哀伤呵,有一天也许会减退,
不过,我现在还不能象庄子那样,鼓盆箕踞。
-
植白: 数日不见,思子为劳,想同之也。仆少小好为文章,迄至于今二十有五年矣。然今世作者可略而言也。昔仲宣独步于汉南,孔璋鹰扬于河朔,伟长擅名于青土,公干振藻于海隅,德琏发迹于大魏,足下高视于上京。当此
-
《虞美人》咏虞美人 虞美人,罂粟科一年生丛生
-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作品赏析这首词反映了朴素、温暖而有风趣的农村生活的一个侧面。全词只有短短几句,却把一家
-
“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名句】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 【出处】唐李白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译注】金阙岩前双峰矗立入云端, 三叠泉如银河倒挂三石梁。 【原文】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唐] 李白, 我本楚
-
这首诗在形式上的特点是“禁体”,即序中说的“禁用体物语”。所谓“禁用体物语”,欧阳修的《雪中会客赋诗》的序说:“玉、月、梨、梅、练、絮、白、舞、鹅、鹤,银等事,皆请勿用。”这并不是作者故意出难题,以便“于艰难中特出奇丽”。 李商隐《
-
这首词几乎全是抒吐对往日恋情的回忆,一双爱恋的人两情相许、郑重盟约的情境,深挚动人。词人对当时景象的宛然追忆,浸透了离别的酸楚。 词的上片主要是写景与追忆往昔。“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燕子归来,群花凋谢,又过了清明时节,首
-
上客新从左辅回,高阳兴助洛阳才。已将四海声名去,又占三春风景来。甲子等头怜共老,文章敌手莫相猜。邹枚未用争诗酒,且饮梁王贺喜杯。
-
门一声鸟鸣,如同一把铜锁里的簧动开我言语开我天空开我血管里的一个库存我的河流高高在上我的星辰滴水成冰每一次劈柴,都是一次航行每一个
-
记得旧诗章,花多数洛阳。[旧诗云:洛阳城东面,今来花似雪。又云:更待城东桃李发。又云:花满洛阳城。]及逢枝似雪,已是鬓成霜。向后光阴促,从前事意忙。无因重年少,何计驻时芳?欲送愁离面,须倾酒入肠。白头
-
【原题】:计辉父访予上持山中归龙溪款话一夕前韵相赠仍为赓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