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出处】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意思】同看明月,分散各地的亲人 都会垂泪,这一夜兄弟们虽分居五地, 思乡之心却是一样的。乡心:怀乡思亲 之情。 【注释】语出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造语平常而表情深挚。以“共看明月”把五处相思之情关联在一起,构思奇妙。 【鉴赏】 今夜我们几个兄弟,人各一方,同时看着这天上的明月,应该都会流下伤心的眼泪; 在这个夜晚,大家虽然身在五个不同的地方,但是思念家乡的心情,却是完全相同的。兄弟四散分离,面对美景也无心欣赏,反而增添了彼此思念家园的惆怅情怀。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离散的亲人 月夜思乡或相互思念的情景。[例]人 人有家,家家有书。白居易有诗:“共看 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骨肉之 情,离别之苦,都盼着通邮,等着通邮, 期待着“家书抵万金”的时代早日结束。 (汪金友家书抵万金) 【全诗】 望月有感 .[唐].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 ①时难:即“河南经乱”。年荒:即“关内阻饥”。世业:祖先传下的家产。②羁旅:他乡作客。③此句意谓战争后田园荒芜冷落。干戈:两种兵器,代指战争。④骨肉:骨和肉,比喻至亲,指兄弟。⑤吊影:形影相吊,形容孤独。千里雁:兄弟分隔千里。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⑥此句意谓就像深秋的蓬草离开了根随风飞散。根:古代常以“同根”比喻兄弟。九秋:秋季九十天,此指深秋。蓬:蓬草,枯后断根,随风飞旋。⑦此句意谓五处弟兄一夜思乡之心情是相同的。五处:指浮梁、於潜、乌江、符离及作者所处的洛阳。而下邽则是故乡。 【赏析】 安史乱后,强大的唐王朝开始走下坡路。地方割据势力开始不听中央的指挥,宦官专权,朝政腐败,分裂战争不断发生。白居易的少年时代,就为了避战乱而到了江南。“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就是当时情况的真实描写。象白居易这样的人家犹且如此,更不用说是一般普通的老百姓。因此,白居易的这首诗,虽然写的是自己家里的事情,但在当时确是有其典型意义的,它概括了动荡时代老百姓的苦难生活,因而,这首诗也就具有了人民性。 白居易写这首诗大约在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的秋天。那时,他的大兄白幼文,在浮梁县(今江西景德镇)当主簿,七兄在于潜县(今浙江临安附近)当县尉,十五兄在乌江县(今安徽和县)当主簿,他们都是白居易的堂兄。他的弟妹有一部分在符离(今安徽符离集),还有一部分在下邽(今陕西渭南境)老家。白居易自己当时可能在符离。这一天,月色皎洁。他抬头望月,想到分散在各处的弟兄姐妹,心绪纷繁,悲哀垂泪,就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上句写兄弟离散的原因,下句写兄弟离散的现实。“时难”,指时世艰难。自河南经乱弟兄离散以后,兵荒马乱的局面始终没能结束过;“年荒”,指年成的不好,同时因为河南经乱,南方的粮食不能转运到这里,人民更是忍饥挨饿。“世业空”,是指白氏祖先世代遗下的产业空空如也。由于这些原因,从很早起,弟兄就离散了,而且“羁旅”在各处。“羁旅”是指长期漂泊在外的意思。这说明弟兄离散、各自漂泊的局面已不是短时期的了。因此一提起这些来,诗人就禁不住感慨悲哀。他接着用一个整齐的对句控诉了当时的现实。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他指出,田园之所以寥落,是因为统治者之间的大动干戈。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争权夺利,不惜牺牲人民的生命,驱使他们去为自己卖命,使得田园无人耕种,荒凉冷落起来。战争,使人民财产生命蒙受损失,经过兵燹后的村镇,怎堪入目!多少人,拖儿带女,流离失所,奔波在道路之中!这样,诗人从自己家庭的遭变推开一笔,便诗的深度有了新的挖掘。“时难年荒”“田园寥落”和“骨肉流离”在当时是非常普遍而为所有人民都痛心疾首的事,这何止是白居易一家一姓的伤感啊!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弟兄之间的离散。古人常用“雁行”来比喻兄弟。而现在这些雁行分散了,雁儿各自在千里之外,形单影只,——这是诗人在月光之下在吊伤自己的孤影时的感触。“吊影”,是对影感伤的意思。弟兄之间,犹如九秋辞根的飞蓬,被秋风连根拔起之后,在空中分散,飞转。古代诗人常用“飞蓬”来形容自己的漂泊不定的生活。“九秋”,就是秋天,因为秋季三个月,有九旬,所以叫“九秋”。通过把弟兄之间的分离比作失群的雁,飞转的蓬,使我们对诗人的遭遇——不,应该说是那个时代老百姓的遭遇有了更深切的了解和更形象的认识。 最后,诗人把自己的对弟兄骨肉的怀念,对悲惨现实的控诉,对苦难人民的同情一齐扩展开来:“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弟兄们之间今夜大概都在看着明月吧,他们一定也会和我一样垂泪感伤的,今夜里怀念故乡之情,在五个地方都是一样的。“乡心”,怀念故乡之情。在这里,我们如果仅仅把它理解为怀念故乡之情,在字面上看,当然也不错,但实际上,应该包含着更深刻的上述的内容的。因为在白居易这首诗里所想的,所伤的,就远远不止是故乡之情啊!他想,这种想法弟兄姐妹之间是同有的,也是一切为战乱饥饿被迫东西离散的人们所具有的吧! 清薛雪在一瓢诗话里曾论及写诗的句法和章法,这一段话在这里用倒十分妥贴的。他说,“大凡诗中好句,左瞻右顾,承前启后,不突不纤,不横溢于别句之外,不气尽于一句之中,是句法也。起须劈空,承宜开拓,一联蜿蜒,一联崒嵂,景不雷同,事不疏忽,去则辞楼下殿,住则回龙顾祖;意外有余意,味后有余味,一落一路和平,自有随手虚实,是章法也。”应该说,白居易的这首句法章法都是很高妙的。首联直截了当地把问题提了出来,交代了骨肉离散的原因,二、三两联铺得开,有形象,又有深度,尾联收得住,而且“回龙顾祖”,能结住全篇之意。整首诗八句,与题意处处相合,丝丝入扣,而一气流转,极自然宛畅之妙。出以口语,看似轻松,而沉痛在骨,不能不说在白居易的诗中是属于上品的了。
猜你喜欢
  • 李白诗《子夜秋歌》原文翻译赏析: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子夜秋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注释】 1、捣衣:将洗过的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捣去碱质。这里

  • 李七修《女主播和她的栏目》

    1颁奖晚会上,朱虹云捧着获奖证书一回到座位,就看见包里的手机频频闪亮。她看了一下手机有8个未接电话,都是她的闺蜜兼大学同学王晶晶打来

  • 澜晓曦·人可以生如蚁,而美如神

    澜晓曦·人可以生如蚁,而美如神澜晓曦她的命运是在女儿4岁那年骤变的。那年,父亲突发弥漫性脑梗,瘫痪在床,无法自理。所有人劝她放弃,

  • 古诗词有关于春节元宵的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有关于春节元宵的,内容包括关于春节和元宵节的古诗,关于春节和元宵节的古诗,与春节元宵节有关的古诗词。寿春节进唐代:贯休圣运关天纪,龙飞古帝基。振摇三蜀地,耸发万年枝。 出震同中古,承乾动四夷。恩颁新命广,泪向旧朝垂。 2、古蟾宫·元宵明

  •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苏轼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 (1) ,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 (2) ,以至于剑拔十寻者 (3) ,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4) ,执笔熟视,

  • 古诗词里带水的词语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里带水的词语,内容包括带水的诗句(整首),带水寓意的好诗词,带水字的诗句。元稹《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

  • 《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立德用典名句

    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 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 故良将守之,志立而名扬

  • 英语古诗词四句的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英语古诗词四句的,内容包括英语古诗词四句的,英语诗歌(简单的,四句话),英语诗歌有押韵4,5句吧。the more we live, more brief appearour lifes succeeding stagesa day

  • 《奉诏移伪齐檄》原文|翻译|赏析

    契勘伪齐僭号,窃据汴都〔2〕。旧忝台臣,累蒙任使〔3〕。是宜执节效死,图报国恩,乃敢

  • 《玉京秋·烟水阔赏析》

    《玉京秋》为周密自度曲,词咏调名本意。音韵谐美,别具声情,值得治词乐者重视。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知秋之为秋者,莫若游子羁客。刘禹锡《秋风引》所云:“何处秋风至……孤客最先闻。”亦同此意。玉京,长安,并指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