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寓言《运斤成风》全文和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寓言《运斤成风》全文和鉴赏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
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 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 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 臣之质死久矣。”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庄子·徐无鬼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惠子(约前370~前310)是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道家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名家(又称刑名之学), 则强调名实之辨(即讨论概念与事实的关系)。两家学说是对立的,所以庄子常与惠子发生辩论,庄子·秋水中便记载了“濠梁观鱼”和“鸱与鹓”两则脍炙人口的辩论故事。但是,他们的友情却很深厚。因此,惠子死后,庄子经过其墓地时作了这则寓言来悼念他。
寓言中有两个形象:郢人(即住在楚国都城郢城的某人)和匠石(名叫石的木匠)。郢人大概是一个粉刷墙壁的泥水匠,不小心让一点白垩(e, 白土)沾到鼻子上,薄得象苍蝇翅膀一样,却叫匠石给他削掉。匠石于是挥动大斧(斤即斧),风声忽忽,随手一砍,削尽了白土却没有擦伤鼻子。郢人站着面不改色。作者用这种夸张得近乎荒诞的情节,写出了匠石的高超技艺,也写出了郢人的镇定自若。如果没有郢人的信任和配合,匠石的高超技艺是无法施展的。所以,当宋元君要匠石表演时,匠石便说:“我的对手(质)已经死了,我再也不能施展这种手段了。”大有钟子期死而伯牙不复鼓琴之慨。
一则优秀寓言往往具有多层次的意蕴:触发作者创作契机的具体事件是表层寓意,它所反映出的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精神风貌是中层寓意,它所表现出的深刻的哲学意蕴是深层寓意。本则寓言为悼亡而作,把自己比做匠石,把惠施比作郢人,极力抒发失去老朋友后的悲痛和失去辩论对手后的孤寂。“自夫子(指惠施)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感情真挚深沉,令人凄然动容。这便是它的表层寓意。
战国时代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各派都宣扬自己的主张,批判对方的主张,斗争异常激烈。但正是这种斗争促进了学术的发展。正如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所说的,各家学说正如水火一样,相灭相生、相反相成。惠施所倡导的“合同异”的相对主义理论以及“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的思想, 便为道家所融合,后来成为“黄老之学”的组成部分。故庄子虽多次讽剌批判惠施,但却很热爱这个辩论对手;如果没有惠施,庄子便失去了磨砺自己学说的对象,甚至要找一个能听懂自己所宣传的玄妙理论的人也很困难。所以,匠石运斤的中层意蕴便是从客观上反映出百家争鸣的意义。其实,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立而存在,相斗争而消长的,何止战国时代的各种学派呢?高与下,长与短,大与小,生与死,福与祸,美与丑, 善与恶,真与伪……都是如此。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概括本寓言的深层哲理:一切事物莫不以对立面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这则寓言设想奇特,夸张大胆。郢人鼻尖上沾了一点薄如蝇翼的白土,却要匠石去斫;匠石二话不说,斧头挥得忽忽生风,随意削下,却削得那么干净而又不伤皮肤,恰到好处。这似乎荒诞不经,但不如此便不能写出两人默契之深和配合之妙,不如此便不足以引起读者在惊叹之余掩卷沉思,领悟其中的深情至理。刘熙载艺概云:“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庄子之文,可以是评之。”
后人多用“运斤成风”、“大匠运斤”、“成风妙斤”等成语形容出神人化的技艺;也用“斧正”、“斧削”、“郢政”等词征求师友的批评。

猜你喜欢
  • 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柳永《戚氏》鉴赏

    《戚氏》 年代:宋作者:柳永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 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 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 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 远道迢递,行

  • 赵峰《付风臣》

    跑马岭建起野生动物世界,饲养员自然不可或缺,这群农校学生也随着来了,一来二去和动物成了朋友。更有甚者拿动物当了自己孩子,比如马

  • 诗词《鸿雁》原文、译文、翻译和鉴赏点评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① 之子于征,劬劳于野。 ② 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③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 ④ 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⑤ 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⑥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 ⑦

  • 《不日新者必日退》创新用典名句

    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 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

  • 王昌龄《从军行二首》全诗赏析

    向夕临大荒,朔风轸归虑。平沙万里余,飞鸟宿何处。虏骑猎长原,翩翩傍河去。边声摇白草,海气生黄雾。百战苦风尘,十年履霜露。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秋草马蹄轻,角弓持弦急。去为龙城

  • 李商隐《霜月》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霜月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祖

  • 刘舆腻

    【出典】 《晋书》卷六十二《刘琨传》附《刘舆传》:“舆字庆孙。俊朗有才局,与琨并尚书郭奕之甥,名著当时。……东海王越、范阳王虓之举兵也,以舆为颍川太守。及河间王顒檄刘乔讨虓于许昌,矫诏曰:‘颍川太守刘

  • 《妈妈的桃树》张小砚散文赏析

    邻家檐下种了棵桃树,疏疏落落开了几枝花,横过我家厨房间窗户。妈妈生火做夜饭,不时地抬头望望,说:我年轻时种过许多桃树。我点头:大大

  • 古代诗文名篇之散文·梁启超文《谭嗣同传》原文、鉴赏和解读

    散文·梁启超文《谭嗣同传》 谭君,字复生,又号壮飞,湖南浏阳县人。少倜傥,有大志,淹通群籍,能文章,好任侠,善剑术。父继洵,官湖北巡抚。幼丧母,为父妾所虐,备极孤孽苦,故操心危,虑患深,而德慧术智日增

  • 岑参《秋思》全诗赏析

    那知芳岁晚,坐见寒叶堕。吾不如腐草,翻飞作萤火。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