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第一节 辛弃疾的生平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第一节 辛弃疾的生平

辛弃疾是陆游同时代人,同样是爱国主义作家,处在南宋初期宋金对峙的局面,都抱着恢复中原的志愿,有一番抱负,而不能实现,以充满了爱国思想的文艺作品丰富了我们的文学遗产的。不过,陆游主要是诗人,辛弃疾的主要创作是词。辛弃疾是热烈的爱国主义者,在词的文学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晚年号稼轩,济南历城人。有稼轩集行世。
辛弃疾的一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140—1162,二十三岁以前。
辛弃疾生在靖康之乱后十三年。在他出生时,山东已经沦陷,在金人统治之下。他的祖父辛赞曾经做过金人的小官吏,是为了保全家族。辛弃疾说:“以族众拙于脱身,被污虏官,留京师,历宿亳,涉沂海,非其志也。”虽任虏官,仍心向国家,从小培养辛弃疾的爱国思想。辛弃疾幼年曾随祖父到过燕山,察看山川形势,很熟悉山东、河北的地理环境和金人的内部虚实。
辛弃疾年幼好学,擅长文学,与党怀英同学。
辛弃疾是一位英勇的青年,他参加抗金的人民义军,在耿京部下任掌书记。1161年,金主完颜亮从燕都迁于汴梁,率六十万大军南侵,山东人民奋起抗金。耿京的部队壮大到二十五万人,自号天平军节度使。金人因后方受人民义军的牵制,打到江淮时,被南宋主将虞允文大败于采石矶。完颜亮被部下杀死,南侵失败。
辛弃疾参加了战斗,他是一位有智谋、有决断的战士。耿京的义军组织是散漫的。和尚义端率领一二千人由辛弃疾劝说归从耿京,后义端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他与耿京约,限期三日追回。他知道僧义端要投向金人,追捕杀之,耿京自此重视他。
完颜亮死后,中原有恢复的希望,但是人民义军如果不与南宋政权联合,还是容易被击破的。因此,辛弃疾劝耿京归附南宋。1162年正月,耿京派辛弃疾同贾瑞等十一人渡江,见宋高宗于建安行宫。高宗赵构授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辛弃疾为右承务郎,命枢密院差使臣与贾、辛等诣京军。但当他们回到山东时,耿京为叛将张安国所杀,张降金。弃疾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
缚僧义端和在敌营中生擒张安国两事足见辛弃疾之智勇。
第二阶段:1163—1170,在南宋做小官吏,献恢复中原之策时期。
宋孝宗朝,辛弃疾历任江阴签判与健康府通判。孝宗即位后,一度有志于恢复中原,辛弃疾怀着满腔报国热情,力图有所作为。1163年在江阴签判任上论阻江为险须藉两淮疏和议练民兵守淮疏,他根据亲身经验,提出防守的建设性意见。他说明两淮在国防上的重要性,必须训练民兵。以十万户、养十万兵,集中三镇以守,不宜分散民力。这样才能防御敌人,并且作为恢复中原的出发点。1165年,他又上美芹十论,详论恢复中原的策略,洋溢着爱国的热情。辛弃疾的这些意见,都是从分析客观形势和自己的经验得出的,很有价值。但是这些策略没有受到重视,更说不上实行。孝宗在“符离之败”后也气馁了,只图苟安江南。辛弃疾后来又任建康府通判、司农寺主簿。1170年,召对延和殿,辛弃疾上九议给宰相虞允文,大略云今日之弊在于言和者欲终世而讳兵,论战者欲明日而亟斗,辛意(1)无欲速,欲速则不达。(2)宜审先后。(3)能任败,一胜一败乃兵家之常,讵一败便沮,成事乎?辛意在知彼知己,谋而后战。但他的意见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人理解他的爱国心意,他郁郁不得志,悲愤地写道: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第三阶段:1171—1181,是南宋王朝重视辛弃疾的时期。
南宋统治者知道他有才能,开始重视他,同时也是利用他。辛弃疾这一时期历任司农寺主簿,滁州知府,仓部郎官,江西提点刑狱,湖北、湖南转运副使,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江西安抚使,浙西提点刑狱等。他做了许多有利于人民的事,也做了些镇压人民的事。在江西提刑任上,“讨平”了茶商赖文政之“乱”,在湖南安抚使任上,也以平“盗贼”著名。辛弃疾的文武策略,原来是准备用在北伐中原的,这时被利用来作镇压人民的工具,他的内心是痛苦的。他说盗贼其实是被逼而起的人民。1179年在湖南转运副使任上,写了论盗贼札子给孝宗,明白地说:“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今年剿除,明年刬荡,譬之木焉,日刻月削,不损则折。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谋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这里,辛弃疾提出了根本的症结在于政治上腐朽,所以,辛弃疾严厉镇压贪官污吏,但因此被弹劾,说他“杀人如草菅”。辛弃疾在地方官任上兴水利,办学校,放赈救济人民,而这些为朝廷所侧目,终被诽谤而罢职,退居江西。
第四阶段:1182—1207,闲居时期。
1182—1191年,他住在上饶,筑室于带湖旁。他归耕了,尝谓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故以稼名轩,自号稼轩居士。他过着安闲的生活:“稼轩日向儿曹说,带湖买得新风月,头白早归来,种花花已开。”(菩萨蛮)身在农村,心系国家,但壮志难酬,他的鹧鸪天词就写出了这一时期的心境: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鬚。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后来,光宗即位,1192年,辛弃疾出任福建提点刑狱。翌年秋,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又被人奏劾落职,1196年徙居铅山县瓜山之下。辛弃疾六十四岁时,韩侂胄当国,他又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六十六岁时,他知镇江府。眺望长江,回想他二十三岁时从扬州渡江归宋,已经四十三年了,他写道: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年近七十,壮心犹在!这首词是辛弃疾晚年代表作,它对了解词人一生事迹,对于了解他的词是很有帮助的。
1207年辛弃疾告老还铅山,八月得疾,九月初十卒。葬铅山县南十五里阳原山中。
猜你喜欢
  • 加上标点符号90字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加上标点符号90字古诗词,内容包括古诗词加标点符号90字左右,不能超过100字,不能少于80字,要求,90~100字的古诗词(含标点符号),九十字的诗词(一定要正好九十字,不加标点)。春江花月夜 年代:【唐】 作者:【张若虚】 体裁:【乐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

  • 《大堤曲》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大堤曲李白【原文】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1]暖。佳期[2]大堤下,泪向南云[3]满。春风无复情,吹我梦魂散。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注释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及译文

    古诗文主要指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  王维〔唐代〕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译文:  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周承强《我有一位女同学》

    一生太过短暂,每天都会错过很多,有些不期而遇让人刻骨铭心,这种碰撞在尘世被称为缘分。作家吴君作为好朋友走进这种情结,是在2013年

  •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出处】唐孟浩然《 秋登兰山寄张五 》。 【意思】登上兰山,试着眺望友人,但只见北雁 南飞,诗人的心也似乎随鸿雁飞去,消失于茫茫的天际。寄情于景,情 景交融,充分体现

  • 宋之问《渡汉江》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宋之问的《渡汉江》是一首以渡江为主题的诗歌。诗中描绘了壮丽的江水景象,表达了诗人坚定的意志与决心。诗歌通过对江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追求理想的决心和胸怀。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鼓舞和启示。

  • 文言文及注释:夜读偶记

    左思练都,张衡研京。(1)尊贤仰效,持柯伐斤。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千里以一瞬。(2)搜古索今,史海钩沈。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3)吟咏诵读,珠韵玉声。上推下敲,左酌右斟,含笔辍

  •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赏析》

    此诗详细叙述了诗人与好友元参军的交往。乍看来,此诗不过写作者青年时代裘马轻狂的生活,至涉及纵酒挟妓、与道士交游等内容,似乎并无多少积极的思想意义。其实不然。须知它是写于作者“曳裾王门不称情”政治遭遇失意,对于社会现实与世态人情均有深入的

  • 欧阳修《和应之同年兄秋日雨中登凎爱寺阁寄梅圣俞》全诗鉴赏

    经年都洛与君交,共许诗中思最豪。旧社更谁能拥鼻,新秋有客独登客。径兰欲谢悲零露,篱菊空开乏冻醪。纵使河阳花满县,亦应留滞感潘毛。

  • [秦]李斯《谏逐客书》全文注释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