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寓言《循表夜涉》全文和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寓言《循表夜涉》全文和鉴赏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 澭水暴益,荆人弗知。 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吕氏春秋·察今


楚国人想袭击宋国,派人先在澭水中设置渡河行军的标志(表:立木为标志)。后来澭水实然涨大水,楚国人不知道这个变化了的情况,仍沿着原来设置的标志乘着黑夜渡河,致使一千多士兵活活淹死,军队惊乱象(“而”通“若”,好象)都会的房屋崩塌一样,未战自败。
这则故事的主要寓意是宣传因时变法, 观点接近法家而又略有区别。故事以河水的涨落变化比喻时代的发展变化,以在河中设立路标比喻国家制定法度。作者主张国家要制定法度,认为“治国无法则乱”(吕氏春秋·察今),并且反对机械搬用先王之法: 时势已经变化后仍死守陈法势必祸国殃民,就象河水已上涨后楚人循表夜涉一样,导致可悲的结局。寓言讽刺楚人的愚昧守旧,意在说明“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这些主张与法家是一致的。但法家完全否定先王之法,吕氏春秋并不笼统反对先王之法, 认为先王之法是符合古代情况的, 正如“先表之时可导”一样。
寓言蕴含着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寓言用澭水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说明世界上一切事物总是处在运动变化之中。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楚军的惨败也就败在形而上学地看待不断变化的客观世界上。

猜你喜欢
  • 苏轼《过泗上喜见张嘉父二首》全诗鉴赏

    眉间冰雪照淮明,笔下波澜老欲平。直得全生如许妙,不知形谍已多名。

  • 晏殊《棋盘石》全诗鉴赏

    尚仙遗下石棋盘,人到壶天静处看。十九路谁弹黑界,几千年自带云寒。面平可步流星势,尘净元无旧藓瘢。干雹声中闻子响,不知还许采樵观。

  • 解放的妇女与妇女的解放

    解放的妇女与妇女的解放 茅盾做这篇文字的人,元来是极力主张妇女解放的,不过他的鬼意思以为:凡是新潮流虽然只

  • 白居易《答张籍因以代书》全诗赏析

    怜君马瘦衣裘薄,许到江东访鄙夫。今日正闲天又暖,可能扶病暂来无?

  • 梁衡《把栏杆拍遍》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惟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

  • 屠格涅夫经典《基督》作品赏析|导读

    基督在梦中,我看见年轻的自己,几乎还是个男孩的时候,站在一个天花板低矮的木房子的教堂里。在古旧众神画像前面,几根蜡烛闪烁着光芒,形

  • 杜甫《望岳》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望岳》是杜甫的一首名篇。诗中表达了杜甫对家国沉浮的忧虑和对岳阳楼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诗中以豪情挥洒的笔触,描绘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壮观景象。通过“前不见古人”和“后不见来者”的形象语言,表达了杜甫对时局的失望与愤怒。整首诗由写景渐变为抒怀,既展示了山川景色的壮丽,也抒发了诗人对时运变迁的深深忧虑。此诗计19句,全文355字。诗言志,抒怀苦思,写景援引史事,全诗黄河岳阳楼空缺之势,借岳阳楼象征诗人基业的无望,表现出浩然之气。

  • 周闻道《眉山情缘》

    在我的童年,眉山最早是以一种传说出现的。我出生的青神县,与眉山和峨眉山都很近。小时候,经常听大人们提起这两个地方。开始时有点蒙,就

  • 李白《鸣雁行》全诗赏析

    胡雁鸣,辞燕山,昨发委羽朝度关。一一衔芦枝,南飞散落天地间,连行接翼往复还。客居烟波寄湘吴,凌霜触雪毛体枯。畏逢矰缴惊相呼,闻弦虚坠良可吁。君更弹射何为乎。

  • 《瀑布联句》禅思哲理诗赏析

    瀑布联句香严闲禅师①李忱②千岩万壑不辞劳③,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④,终归大海作波涛。【注释】①香严闲禅师:唐时庐山上的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