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注释】
选自论语·卫灵公二十一章。
求:前一个“求”,指严格要求自己,后一个“求”,指苛求别人。
诸:之于。
【赏析】
孔子主张人生一世,应该努力“为己”。但是,这里所说的“为己”,绝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利;而是反审自己,发展自己,充实自己,讲的是个人品德修养的问题。他说: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意思是: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则苛求他人。
孔子认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君子都应该首先检查自身的原因,即“求诸己”。这充分表明了孔子不断自我创新的精神诉求。话中的“求”,有“责求”之义,因此“求诸己”就是严格要求自己。孔子还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其内涵与“求诸己”同。无论是“求诸己”,还是“躬自厚”,都是诉诸个体的自觉性,要求增强自身内在的源动力,自我奋斗,自我完善,树立独立自强的精神品格。而不是动辄依赖他人,盲目地效法他人。而作为君子的对立面,小人则是责备他人,总把原因推向外界。所以“求诸己”,还是“求诸人”,就成为君子、小人在行为上的一个重大区别。
大学里讲:“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继承发扬了孔子的“为己”精神。宋代朱熹在四书章句中重申这一点:“有善于己,然后可以责人之善;无恶于己,然后可以正人之恶。”意思说,只有自己达到了善,才能去要求别人向善。这是教导人们不要苛求别人,而要严格要求自己。
后世中,“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处世原则,源出于此。
-
“隔帘微雨双飞燕,砌花零落红深浅。捻得宝筝调,心随征棹遥”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隔帘微雨双飞燕,砌花零落红深浅。捻得宝筝调,心随征棹遥”是关于描写“情感抒写·宫怨闺怨”类的诗句。 竹帘外,
-
龙舟东下事成空,蔓草萋萋满故宫。亡国亡家为颜色,露桃犹自恨春风。
-
载芟 作者: 张海洲 【本书体例】
-
骑裔裔,车斑斑。鼓箫悲,神欲还。轰振凯,隐林谷。执妖厉,归献馘,千里肃兮。
-
国学名句“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出处和解释
【名句】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语出唐代王维《终南别业》诗。兴致来的时候,常常独自去游玩,美好的事情也只有自己才能领略到。信步而行,走到流水尽头,坐下来观看天上飘来的白云。四句
-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诗词原文-翻译-鉴赏-阅读理解答案
根据《论语》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这首诗词,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待弟子的态度和教育心理。他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尊重他们的个性,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他也注意批评和指导弟子的错误行为,希望他们能够自省和改正。这是一首充满智慧和教育意义的诗词,引人深思。
-
【注释】:营门不开呼者怒,挥戈指天天宇漏(叶)。
-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论语·阳货》,重道立德类名言句子
-
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一本云潇湘景物疏。?秋风片帆急,暮蔼?一本作雨?一山孤。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术,一作业。?虚。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
-
南朝·宋·刘义庆王子猷居山阴2,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