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冯婉贞《清稗类钞》原文、鉴赏和解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冯婉贞《清稗类钞》原文、鉴赏和解析

清稗类钞

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京洛骚然。

距圆明园十里,有村曰谢庄,环村居者皆猎户。中有鲁人冯三保者,精技击。女婉贞,年十九,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是年谢庄办团,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筑石寨土堡于要隘,树帜曰“谢庄团练冯”。

一日晌午,谍报敌骑至。旋见一白酋督印度卒约百人,英将也,驰而前。三保戒团众装药实弹,毋妄发,曰:“此劲敌也,度不中而轻发,徒糜弹药,无益吾事。慎之!”

时敌军已近寨,枪声隆然。寨中人踡伏不少动。既而敌行益迩。三保见敌势可乘,急挥帜,曰:“开火!”开火者,军中发枪之号也。于是众枪齐发,敌人纷堕如落叶。及敌枪再击,寨中人又鹜伏矣。盖借寨墙为蔽也。攻一时,敌退,三保亦自喜。婉贞独戚然曰:“小敌去,大敌来矣。设以炮至,吾村不齑粉乎?”三保瞿然曰:“何以为计?”婉贞曰:“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吾村十里皆平原,而与之竞火器,其何能胜?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操刀挟盾,猱进鸷击,或能免乎?”三保曰:“悉吾村之众,精技击者不过百人,以区区百人,投身大敌,与之扑斗,何异以孤羊投群狼?小女子毋多谈。”婉贞微叹曰:“吾村亡无日矣!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曰:“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诸君无意则已,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众皆感奋。

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皆玄衣白刃,剽疾如猿猴。去村四里有森林,阴翳蔽日,伏焉。未几,敌兵果舁炮至,盖五六百人也。拔刃奋起,率众袭之。敌出不意,大惊扰,以枪上刺刀相搏击,而便捷猛鸷终弗逮。婉贞挥刀奋斫,所当无不披靡,敌乃纷退。婉贞大呼曰:“诸君!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急逐弗失!”于是众人竭力挠之,彼此错杂,纷纭拿斗,敌枪终不能发。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敌弃炮仓皇遁。谢庄遂安。

冯婉贞选自清人徐珂辑录的清稗类钞“战事类”,原题为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

这篇文章记载的史实发生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之时。当时清廷腐败无能,被帝国主义吓破了胆,节节妥协,而广大民众却不肯屈服于侵略者的淫威,纷纷自发组织起来反抗侵略者的暴行。冯婉贞就是其中的一位女英雄。

全文紧紧围绕击退英法联军的两次战斗来写,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一、二自然段)写谢庄群众组织团练,准备抗敌。第一段仅用十余字,交代了时间、事件及当时形势等时代背景。紧接着第二段介绍谢庄。谢庄是本文故事发生的地点,是故事中人物活动的场所。谢庄处在特定的地理位置——“距圆明园十里”,故在反侵略战斗中首当其冲。谢庄又具有战斗的有利条件——环村居者皆猎户,所以村民都勇猛善战。村民冯三保和他的女儿冯婉贞,更是村民中的佼佼者。冯三保“精技击”,“勇而多艺”;冯婉贞虽年才十九,但“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谢庄村民保持清醒头脑,积极备战,组织团练,推冯三保为长,又“筑石寨土堡于要隘”,为后文写抗击侵略者的战斗埋下了伏笔,交代了大战将临前谢庄村民的临战态势。

第二部分(三、四自然段)写谢庄群众的首战告捷和冯婉贞的深虑远谋。文章从发现“敌骑”写起,描写冯三保从容部署战斗,知己知彼,告诫团众不要盲目射击,射则求必中。又善于指挥村民避敌锐势,敌枪射击,“寨中人踡伏不少动”;敌势可乘,立即下令开火。又“借寨墙为蔽”,避敌进攻火力,乘机再射击敌人,终于打退了敌人,首战告捷。文章生动地描写了战斗的全过程。以描写冯三保这个人物为主,刻划了他的沉着机智,勇敢无畏,表现了他卓越的指挥才能。战斗胜利后,文章笔锋一转,将重点放在刻划冯婉贞形象上。敌人退后,大家很高兴,“三保亦自喜”,冯婉贞却独独感到“戚然”。这出人意料的一笔,使人感到意外,文章描写她与众不同的神情,表现她比在战斗中充分显示了自己的机智的父亲更有远见,更有智慧。当大家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她预见到了谢庄潜在的危险,小敌被击败,大敌必然来报复。接着,冯婉贞积极设计,根据西人的长处和短处,“火器”与“技击”的不同特点,提出使用扬长避短的策略,采用“操刀挟盾,猱进鸷击”的战术,使侵略者无法发挥火器威力,从而战胜之。文章详细描写了父女之间对所采取的战术的不同见解,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冯婉贞的形象。在父女争执中,冯婉贞表现出了非凡的胆识。前面描写冯三保,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烘托冯婉贞这个仅十九岁的青年女子。父亲不同意她的正确谋划,冯婉贞勇担重任,年少志高,“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号召他们跟从自己为拯救谢庄于危难之中而战。冯婉贞的言行,无处不闪耀着夺目的光辉。在这些言行中,冯婉贞过人的智慧和胆量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描写冯婉贞率众大败敌军,保全谢庄。这一段正面描写了冯婉贞的英勇善战。冯婉贞率领谢庄少年“结束而出”,以“区区百人”迎击五六百敌人,毫无惧色。“婉贞挥刀奋斫,所当无不披靡”,武艺非凡,充满英勇气概。在战斗忙迫中,她仍然保持着一个出色指挥员的清醒头脑,一见敌人纷退,立即识破了他们的意图,随即大呼:“诸君!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急逐弗失!”一直奋搏到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终于将敌人彻底击溃。冯婉贞舍生忘死,英勇奋战,保卫了谢庄的安全。至此,一个巾帼英雄的形象栩栩如生地站在了我们面前;她智勇双全,武艺超群,英勇善战,指挥若定,为保卫自己的国土,保卫同胞的安全,甘愿冒着枪林弹雨,浴血奋战。这就是闪耀着灿烂夺目光彩的冯婉贞形象。

冯婉贞一文叙事相当简洁明快,短短的篇幅,描写了两次战斗以及每次战斗前的谋划、准备,又成功地塑造了冯婉贞及其父亲的形象,表现了高超的叙事技巧。

猜你喜欢
  • 高适《同群公秋登琴台》全诗赏析

    古迹使人感,琴台空寂寥。静然顾遗尘,千载如昨朝。临眺自兹始,群贤久相邀。德与形神高,孰知天地遥。四时何倏忽,六月鸣秋蜩。万象归白帝,平川横赤霄。犹是对夏伏,几时有凉飙。燕雀满檐楹,鸿鹄抟扶遥物性各自

  • 曹之谦《白菊》咏菊花诗赏析

    《菊花·白菊》咏菊花诗鉴赏 曹之谦数枝的皪照

  • 《北风·《诗经》》原文与赏析

    《诗经》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北风其喈,雨雪其

  • 欧阳修《鬼车》全诗鉴赏

    嘉佑六年秋,九月二十有八日,天愁无光月不出。浮云蔽天众星没,举手向空如抹漆。天昏地黑有一物,不见其形,但闻其声。其初切切凄凄,或高或低,乍似玉女调玉笙,众管参差而不齐。既而咿咿呦呦,若轧若抽,又如百两

  • 短篇文言文翻译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相信还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短篇文言文翻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1.教学

  • 《东阳溪中赠答》情诗三百首赏析

    东阳溪中赠答 作者: 谢灵运

  • 王昌龄《击磐老人》全诗赏析

    双峰褐衣久,一磐白眉长。谁识野人意,徒看春草芳。

  • 《再过黄州苏子瞻东坡雪堂因书即事题於武昌王赏析》

    【原题】:再过黄州苏子瞻东坡雪堂因书即事题於武昌王叟斋扉

  • (一)名词用如动词- 修辞艺术

    1. 则今时遇秋天气候,俺带着虞人们,牵了犬,臂了鹰,架乌号之弓,挟肃慎之矢,到中山地面打猎一回咱。(康海《中山狼》) 评析 “臂了鹰”就是胳膊上架着鹰。名词“臂”转类为动词,除保留名词的意义外,还增

  • 宋词典故“等鸡虫”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等鸡虫 【出典】 见“鸡虫得失”条。 【释义】 见“鸡虫得失”条。 【例句】 下泽车安如驷马,市门卒稳似王公,一笑等鸡虫。(吴潜《望江南》[家山好,好处是三冬]2740)这里用“等鸡虫”说明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