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百步洪二首(其一)》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苏轼百步洪二首(其一)
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
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②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③
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④
四山眩转风掠耳,但见流沫生千涡。
崄中得乐虽一快,何意水伯夸秋河。⑤
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觉一念逾新罗。⑥
纷纷争夺醉梦里,岂信荆棘埋铜驼。⑦
觉来俯仰失千劫,回视此水殊委蛇。⑧
君看岸边苍石上,古来篙眼如蜂窠。
但应此心无所住,造物虽驶如吾何!⑨
回船上马各归去,多言譊譊师所呵。⑩
【注释】 ①百步洪:在徐州南。洪,拦水的堰。题下原有苏轼自序,文长不录。②水师:船夫。绝:高。凫(fu伏):野鸭。磋磨:石与石砺,相互磨擦。③走:跑。隼(sun损):一种凶猛的鸟,又叫鹘。注坡:指驰马奔下峻坡。④以上四句形容水势湍急汹涌、轻舟在急流中飞驶之速。⑤崄(xian显):同险。何意:何异。水伯夸秋河:庄子·秋水:秋天河水大涨,河面开阔,河伯(河神)得意非凡,向海神夸口说天下壮阔之美都集于自身。水伯,即河伯。⑥乘化:顺随自然运转变化。逾新罗:过了新罗国。新罗,新罗国,在今朝鲜。苏轼此语从景德传灯录“新罗在国外,一念已逾”中化出。⑦荆棘埋铜驼:比喻世事巨变。铜驼,宫门外铜做的骆驼。晋人索靖预感天下将大乱,对着洛阳宫门前的铜驼说:“再见到你的时候,你一定被埋在荆棘中!”苏轼反用其意,认为“荆棘铜驼”的巨变不足道,天下至变就是不变。⑧劫:佛语,人世间成坏一次为一劫。委蛇(yi移):原形容曲折的样子,这里是从容自得之意。⑨住:停留。造物:指自然界。⑩譊譊(nao挠):争辩声。师:指参寥,宋代诗僧,名道潜,於潜人。
【译文】 湍急陡落的百步洪,跳跃翻滚的巨波。南行的轻舟一下水,就如投入旋转的飞梭。水手惊叫着,惊起大雁、野鸭掠过。飞行在窄狭如线的航道,四周的乱石好像要将船儿琢磨。飞舟呵!就像狡兔在疾跑,就像空中的鹰隼直落,就像骏马狂奔在千丈高坡,就像断弦崩断离柱,就像闪电从缝隙中划过,就像露珠从荷叶上翻落。只觉群山在眩转,凉风飕飕吹耳朵。只见河流舞泡沫,生出一个个湍急的旋涡。险境中得到快感虽然愉悦,又何异于那夸说秋水的河伯。我的一生因任自然,流水不分昼夜成为逝者。意念不受空间的拘禁,瞬间已飞到万里之遥的新罗。世上的纷纷扰扰真如梦醉,哪儿知道荆棘会埋住铜驼。此时俯仰之间的一刹那,已然有一个世界毁灭消磨。顿悟后再看这洪水,竟是如此之安闲自得。你看那岸边苍石之上,千百年的篙眼多如蜂窝。行舟人呵!只要你称心而行、无所系念,时光急流、洪涛险恶,又奈你何!不过,还是回船上马回家吧!再絮絮叨叨要被我师呵责。
(王 洪译)
【集评】 宋·洪迈:“韩苏两公为文章,用譬喻处,重复联贯,至有七八转者。韩公送石洪序云:‘论人高下,事后当成败,若决江河下流东注;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若烛照、数计而龟卜也。’……苏公百步洪诗云:‘长洪斗落生跳波,……’之类是也。”(容斋随笔·三卷六“韩苏文章譬喻”条)
清·汪师韩:“用譬喻入文,是轼所长。此篇摹写急浪轻舟,奇势迭出,笔力破余地,亦真是险中得乐也。后幅养其气以安舒,犹时见警策,收煞得住。”(苏诗选评笺释卷二)
清·查慎行: “联用比拟,局阵开拓,古未有此法,自先生创之。”(初白庵诗评卷中)
清·纪昀:“只用一‘有如’贯下,便脱去连比之调;一句两比,尤为创格。”“语皆奇逸,亦有滩起涡旋之势。”“后半全对参寥下语,诗须如此,用意方不浮泛。”(纪批苏诗卷十七)
清·赵翼:“东坡大气旋转,虽不屑屑于句法、字法中别求新奇,而笔力所到,自成创格。”“形容水流迅驶,连用七喻,实古所未有。”(瓯北诗话卷五)
清·方东树:“惜抱先生曰:‘此诗之妙,诗人无及之者也,惟有庄子耳。’余谓此全从华严来。”“余喜说理,谈至道,然必于此等闲题出之,乃见入妙。若正题实说,乃为学究伧气俗子也。”(昭昧詹言卷十二)
近·陈衍:“‘兔走’四句,从六如来,从韩文‘烛照’、‘龟卜’来,此遗山所谓‘百态妍’也。”“坡公喜以禅语作达,数见无味。此诗就眼前‘篙眼’指点出,真非钝根人所及矣。”(宋诗精华录卷二)
【总案】 元丰元年(1078),苏轼的友人王巩到徐州访他,曾游百步洪。一个月后,王巩已走,苏轼与僧人参寥等重游于此,作此诗。原共二首,第一首赠给参寥,第二首寄给王巩,现选第一首。此诗前半部分写景,突出长洪斗落、轻舟如梭的迅急之势,一连用了七个比喻,甚至一句中用两个比喻,使读者对水势的湍急留下鲜明难忘的印象。博喻的运用,造成了雄放奇纵的风格。后半部分说理,从水的流逝抒写人生感慨,认为比之人生的短暂迅捷,百步洪中的湍流急舟显得从容安闲。说理谈道,化用禅语,语气疏宕,别开旷放一境。
-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罗帏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春窗曙灭
-
出震清多难,乘时播大钧。操弦调六气,挥翰动三辰。运偶升天日,哀深率土人。瑶池无辙迹,谁见属车尘。凤翣拥铭旌,威迟异吉行。汉仪陈秘器,楚挽咽繁声。驻綍辞清庙,凝笳背直城。唯应留内传,知是向蓬瀛。
-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是孟浩然的一首诗,通过描写夕阳下的浔阳江和香炉峰,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岁月的变迁。诗中情景的交融和意境的构建,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作者借助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引导读者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这首诗表现了孟浩然深邃的情感和才华横溢的写作技巧,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人生的深刻。
-
诗写于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实行变法后。这是首打油诗,通过描写蓬草与榾柮的不同燃烧情形,向人们昭示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
-
古文·答李翊书 韩愈六月二十六日(1),愈白(2)
-
嘉兴名士蘧公孙,在娄三娄四两位表叔闭门谢客后,受夫人鲁小姐终日熏陶,终于转攻举业。但嘉兴做举业的朋友都知道他是个做诗的名士,不肯相与他,他只得另想办法,最后结交上来嘉兴选文的八股家马纯上。 马纯上为人
-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不通
名言: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
【名句】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语出宋代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诗。世界上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不过是缺少九方皋那样的善于相马的人罢了。比喻人才到处都有,只是识才之才难遇。
-
金山晚眺西津江口月初弦,水气昏昏上接天。清渚白沙茫不辨,只应灯火是渔船。题解《金山晚眺》作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十月上旬,诗人
-
[汉] 王 粲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② 。览斯宇之所处兮 ③ ,实显敞而寡仇 ④ 。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 ⑤ 。背坟衍之广陆兮 ⑥ ,临皋隰之沃流 ⑦ 。北弥陶牧 ⑧ ,西接昭丘 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