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书法名作《孝女曹娥碑》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书法名作《孝女曹娥碑》鉴赏

有关孝女曹娥的传说,早在后汉书·列女传中就记载。曹娥的父亲被水淹死,曹娥闻讯,在其父被淹处岸边哀思悲泣旬有七日,而后自投江死,经五日抱父尸出。当时世风崇尚儒教,推行孝道,故树碑立传以表彰孝女曹娥。碑文由汉度尚所撰。
孝女曹娥的原碑早已佚失,但另有王羲之 (或谓晋贤)书写的碑文,曾被刻成法帖。
孝女曹娥碑墨迹绢本,纵32.4厘米,横53.8厘米。末题“升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之”。27行,438字。关于墨迹本的来历,宋高宗赵构认为它是晋无名氏所书,“越州石氏本”认为是晋贤所书,宋朝黄伯思则认为是王羲之晚年之作,元朝陈绎还说是南朝后期人所书,集古求真甚至把它断为宋人的伪作。日本中田勇次郎认为,是“南朝人传摹东晋人原作”。(〈孝女曹娥碑〉墨迹及诸刻本,载书法1981年第4期)众说纷纭,均无确据。今姑从王羲之说,编录于此。
孝女曹娥碑绢本作者虽未能确定,但其书法艺术价值却为历代书法家所重。宋赵构(高宗)评云:“纤劲清丽,非晋人不能至此。”清玄烨(康熙帝)赞云: “清圆秀劲,众美兼备,古来楷法之精,未有与之匹者。”这些评价均有一定道理。
这幅名作的过人之处首先在于作品总体表现出了一种沉郁稳实、端庄肃穆的氛围,和崇尚儒学、表彰孝道的文字内容融合一体,恰当地表现了碑文书法致哀颂德、情感深厚的特点。“精” “劲”有之,“圆” “美”有之,但“秀” “丽”之评则有失允当。因为具体书法作品的不同风格特征和情感倾向,只能通过作为艺术符号的书法笔画和结构的不同形式来表现。这幅作品的幅式呈扁方形,分27行,每行20字上下。纵行清晰,有自然弯曲,但仍基本保持垂直;横列虽参差,但天头地脚平整,大体保持水平。故而全幅重心显得宽稳沉厚、均衡匀称。字的大小走向,基本做到首尾一贯,给人以朴实、端严的感觉。
其次,曹娥碑的字大体取横势略呈扁方,带有较浓的、劲健方正的汉魏遗风。但它和钟繇的小楷作品如宣示表、荐季直表等的汉魏风格又有所不同。一是在钟的作品中,楷书的钩挑、悬针等笔画几无可觅。但曹娥碑则较为多见,所谓“永字八法”中的笔画特征在曹娥碑中一应俱全,如“永”、“用”等字。就这点而言,玄烨称其“楷法之精”、“众美兼备”是有道理的。二是在钟繇以至二王的小楷中,类似章草笔法的粗重和截角分明的捺画已不复见,而在曹娥碑中则较多,如“赴”、“不”、“起”、“家”等字的捺画均是。这确实是耐人思索的现象,因为钟繇、二王的小楷,表现了由隶而楷这一特定阶段的自然变异轨迹,其作品的时代性很明显。而曹娥碑作为小楷,则从笔画形态上表现了时间跨度的超前延后特征。也就是说,它既有汉隶、章草那些钟繇以至二王以前的笔态,又有唐楷成熟后的笔态,难怪人们要对它的书写作者及作成时间产生怀疑。
小楷能够巧妙和谐地因情赋式,把如此众多的笔画形态统一于宽稳、浑古的章法与结体之中,表现出整体的魅力和肃穆端庄的境界,这确是难能可贵的。仔细赏析是作,我们还会感到:在匀衡质朴、肃穆宽厚的总体气氛中,还有方和圆、粗和细的转换所造成的动感节奏,及其表现哀悼的沉郁、伤感的笔调。

猜你喜欢
  • 岳飞《满江红》原文、鉴赏和解析

    岳飞《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 ① ,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 柳永《古倾杯》全诗鉴赏

    冻水消痕,晓风生暖,春满东郊道。迟迟淑景,烟和露润,偏绕长堤芳草。断鸿隐隐归飞,江天杳杳。遥山变色,妆眉淡扫。目极千里,闲倚危樯迥眺。动几许、伤春怀抱。念何处、韶阳偏早。想帝里看看,名园芳树,烂漫莺花

  • 《拙叟行》

    [清]蒲松龄 生无逢世才,一拙心所安。 我自有故步。无须羡邯郸。 世好新奇矜聚鹬,我惟古钝仍峨冠。 古道不应遂泯没,自有知己与我同咸酸。 何况世态原无定,安能俯仰随人为悲欢! 君不见,衣服妍媸随时眼,

  • 《长发》情诗三百首赏析

    长发 作者: 冯好勤 【本书体例】

  •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注释】 选自《尚书·旅獒》。旅,西旅,西方的旅国。獒,大犬。周武王灭殷建周后,西旅国来献大犬。召公认为不可接受,劝武王慎德,重视贤能,安定国家,保护百姓。史官记录召公的话,名为《旅獒》。 矜:慎重。

  • 古诗词老树新花(描写花草树木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老树新花,内容包括老树新花是什么意思,古诗词枯藤老树昏鸦,暗含花、树的古诗词如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指的是梅花还有好。<;春日>南宋 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城东早春>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

  • 《秋日登郡楼望赞皇山感而成咏赏析》

    “昔人怀井邑,为有挂冠期。顾我飘蓬者,长随泛梗移。”诗的前四句用对比的手法,抒写自己飘泊宦游,功业未就的悲叹。“挂冠”,本指指辞官,但这里的挂冠当指致仕返乡,此据上下诗意可知。后二句笔锋一转,感叹自己的仕宦未遇。诗人以飞转的蓬草和浮在水

  • 王昌龄《听流人水调子》全诗赏析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作品赏析这首诗大约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今湖南黔阳)贬所途中,写听筝乐而引起的感慨。首句写景,并列三个意象(孤舟、微月、枫林)

  • 《清明赏析》

    [注释](1)纷然:众多繁忙的意思。(2)九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人指阴间。[译文]清明这一天,南山北山到处都是忙于上坟祭扫的人群。焚烧的纸灰像白色的蝴蝶到处飞舞,凄惨地哭泣,如同杜鹃鸟哀啼时要吐出血来一般。黄昏时,静寂的坟场一片荒凉

  • 唐宋小说之《两奸》全文、注释和翻译

    原文 高宗王皇后性长厚 1 ,未尝曲事上下。母柳氏,外舅罔,见内人尚官 2 ,又不为礼。则天伺王后所不敬者,倾心结之。所得赏赐,悉以分布。罔诬王后与母求厌胜之术 3 。高宗遂有意废之。长孙无忌已下,切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