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注释】
选自老子二十二章。
曲:弯曲。
则:那就,才能。
全:保全。
枉:委曲。
直:伸直,伸张。汉帛书乙本作“正”。
洼:地低凹。
盈:平满。
敝:破旧。
【赏析】
老子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存在。他说: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意思是:能够委曲才能保全,能够弯曲才能伸直,地势低洼才能满盈,物件破旧才能更新,少了反而能得到,多了就会迷乱。
老子认为,人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欲保全自己,必须善于处事委曲,一味地直来直去必然受到伤害。欲达到目的,必须学会暂时退避,或顺势宛转。世间万物都是这样。比如一条河流,遇到大山阻隔,必须拐一个弯绕过去,才能继续前进。一棵幼苗,长在石头下面,须从旁边探出头来,才能继续生长。同理,枉与直,洼与盈,敝与新,少与多,都符合事物对立统一的规律。譬如,追求的东西不多,目标定位合适,才能得到,老子谓之“少则得”;追求的东西多了,贪多求全,反而迷乱了自己,无所收获,老子谓之“多则惑”。日常生活中也是这样,事情得一件一件地办,才能办好。人们为了取得成功,常常集中力量办一件事,也符合“少则得”的原理。
上述例子,说明事物是对立统一的,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不能割裂开来。
-
《搜神记》卷五: 坐在元宝上手耍钱龙的赵公明 散骑侍郎王祐,疾困,与母辞诀。既而闻有通宾者,曰:“某郡某里某人。” 尝为别驾,祐亦雅闻其姓字。有顷,奄然来至,曰: “与卿士类,有自然之分,又卅里,情便
-
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
【名句】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 ① ,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
-
将相有更践,简心良独难。远图尝画地,超拜乃登坛。戎即昆山序,车同渤海单。义无中国费,情必远人安。他日文兼武,而今栗且宽。自然来月窟,何用刺楼兰。南至三冬晚,西驰万里寒。封侯自有处,征马去啴啴。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夕阳的诗句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夕阳的古诗,描写夕阳的古诗,关于夕阳的古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美人夕照相映红,我欲揽怀晚霞飞一阵西风吹雨散,夕阳还在水边明。《溪上》 年代:元 作者: 刘秉忠夕阳山外山,春水渡
-
这首诗题旨在于讽刺南朝君主的荒淫失政。 首联“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点地纪游。这二句是说天未破晓,犹能听到静夜中玉漏一声声的滴响,而玄武湖中,鸡鸣埭口,绣襦宫人又已纷至沓来了。这一联的上句涉及宋(因玄武湖宋文帝时方建成,
-
水调歌头 【宋】范成大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福 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关河离合、南北
-
千年鼠化白蝙蝠,黑洞深藏避网罗。远害全身诚得计,一生幽暗又如何?
-
作者: 张俊山
-
作者: 李陵 【原文】: 子卿足下(1): 勤宣令德,
-
(五言古风短篇 李白“春日醉起言志”) 人生在世彷若一场虚浮幻梦,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无常无定,又何必为了外物劳碌奔波,锱铢必较?“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且不论役物或役于物,心志终将受其拘泥,不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