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戴嵩画牛》原文、注释和解析
宋·苏轼
蜀中有杜处士者好书画2,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绵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3,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4,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5;今乃掉尾而斗6,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戴嵩(song):唐代画家,擅画牛。2处士:隐居不仕之人。3曝(pu):晒。4拊(fu)掌:拍手。5搐(chu):抽动。6掉:摆。
【析点】 苏东坡不愧为大艺术家,他的艺术造诣是多方面的,诗词不必说,只他对画的赏评就有许多真知灼见。也正因如此,他的话一出口几成定论,书戴嵩画牛便是一例。一牧童见戴嵩斗牛图牛尾翘起,说牛斗“尾搐入两股间”,这画画错了。自东坡记载此事后,戴嵩斗牛图之失真已成定论。
据史书载,戴常静观牛斗,有时“顶瀑浴雨,废寝忘食”,如此严肃认真他是不应画错的;又据清人张志钤说:戴另有一幅斗牛图就是牛夹尾在两股间(见画家品类举要)。戴氏两幅斗牛,一夹尾者,一扬尾者,如何解释? 这恰恰是戴氏绘画尊重生活真实的高明之处。牧童所谓牛酣斗时“力在角”,尾夹股间无疑是正确的,但两牛将斗未斗的相持之时,却与相抵之时不同。笔者儿时在农村,多次看到牛狂奔或发怒时尾巴扬起,相抵架时头和四肢用力,才将尾巴夹起。戴嵩所绘斗牛显然一处相持将斗之时,扬尾而怒,一处相抵架的酣斗之时,尾夹股间。牧童把相持阶段的牛认为是相抵之时的牛,东坡盲从了。
不过,东坡所引用的古语“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主张向人请教,认为这是长知识取才干的捷径。
-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
-
【名句】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语出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朱文公帖》。人要有所成就,就不能放任自己;放任自己,便不会有成就。说明必须刻苦努力,才会干出一番事业。
-
【生卒】:1918—【介绍】: 墨西哥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家。生于墨西哥哈理斯科州萨莫拉县阿被尔科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幼时家境败落,父母双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是一首怀旧之作。他在诗中回忆起年少时与友人畅谈诗词的情景,表达对往事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以婉约的笔调描绘出青春年华的美好与懊悔,表达出对时光流转的无奈和深深的眷恋之情。苏轼善于运用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使诗歌充满了生命力和感染力。这首诗通过对往事的回忆与思考,引发了读者对于岁月的思考和对逝去的时光的思念。
-
苏轼 过庐陵,见宣德郎致仕曾君安止,出所作《禾谱》,文既温雅,事亦详实。惜其有所缺,不谱农器也。予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以榆枣为腹,欲其滑; 以楸桐为背,欲其轻。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
-
孟子曰:“夫 ① 物之不齐 ② ,物之情 ③ 也。”(《孟子·滕文公上》四) 注释 ①夫:语气词。②齐:齐一,一样。③情:性情,状况。 【译文】 孟子说:“万物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这是物质的实际情况。
-
(清)吴兆骞 长白雄东北①,嵯峨俯塞州②, 回临沧海曙③,独峙大荒秋④。 白雪横千嶂, 青天泻二流⑤。 登封如可作⑥,应侍翠华游⑦。 【题解】 长白山在长白县北,古名不咸山,汉代曰单单大岭,又名盖马大
-
[唐] 李 华 浩浩乎平沙无垠 ② ,敻不见人 ③ 。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 ④ ,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 ⑤ ,兽挺亡群 ⑥ 。亭长告余曰 ⑦ :“此古战场也。尝覆三军,往往鬼
-
清明祭母那么多人上山带着雨伞和纸巾还有时尚的衣裳我只带了香烛和纸钱点燃一炷香告诉母亲我看您来了两支烛一只给母亲照亮来看我的路另一只
-
“脸腻香熏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脸腻香熏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菱荷”类的诗句。 诗人用拟人手法,写荷花清新、娇嫩,散发出诱人的芳香,似少女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