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起死回生”注释、译文和评说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起死回生”注释、译文和评说

人有公孙绰者,告人曰:“我能起死人。”人问其故,对曰:“我固能治偏枯,今吾倍所以为偏枯之药,则可以起死人矣。”(吕氏春秋·别类)
【注释】 ①鲁:春秋时国名,在今山东省西南部,建都曲阜。②起:起死回生。③固:本来。④偏枯:偏瘫。
【译文】 鲁国有个叫公孙绰的人,他对别人说:“我能够使死人复活。”人们问他有什么办法。他回答说:“我平素能治半身不遂的病。现在我把治半身不遂的药加大一倍的量,就可以使死人复生了。”
【评说】 这位公孙绰把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混为属种关系的概念。“偏枯者”指的是患偏枯病的活人,它的外延包括在“活人”这个概念之中,是“活人”中的一部分。“偏枯者”与“活人”是属种关系,但“偏枯者”与“死人”并非属种关系,而是全异关系。所谓全异关系,是指外延毫无相同之处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也称作“不相容关系”。所以即使公孙绰把治偏枯的药再加一倍甚至几倍,用于治疗死人,也不可能出现“起死回生”的奇迹。

猜你喜欢
  • 晚清·陈曾寿《八月乘车夜过黄河》描写新事物诗作

    清代中叶以后,域外见闻大增,西方器物涌入,诗歌之门受到了外来文化的撞击,如何以旧形式容纳新题材,成为摆在诗人面前的一个课题。

  • 《青泥莲花记》原文和解析

    青泥莲花记 明万历三十年(1602)鹿角山房刊本《青泥莲花记》目录书影 明万历三十年(1602)鹿角山房刊本《青泥莲花记》正文书影 明代文言短篇传奇小说丛抄。十三卷。题“江东梅禹金纂辑,从弟梅诞生校”

  • 国学名句“为善虽人不知,积之既久,自然善积而不可掩;为恶若不知改,积之既久,必至恶极而不可赦”出处和解释

    【名句】为善虽人不知,积之既久,自然善积而不可掩;为恶若不知改,积之既久,必至恶极而不可赦 语出明代王守仁《南赣乡约》。做好事即使不为人所知,这样做得久了,好事积累起来自然也会无法掩盖;做坏事如果不思

  • 南朝沈约《八咏诗·登台望秋月》古诗鉴赏

    此诗系沈约《八咏诗》中的第一首。南齐隆昌元年(公元494年)沈约任东阳(今浙江金华)太守时,作《八咏诗》于玄畅楼,时称绝唱。到了宋代,玄畅楼因此诗而被改名为“八咏楼”。

  • 《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 一赏析》

    写这首诗时,杜甫尚未授官,安史之乱未起,虽有被遗弃的隐忧,但还没有完全失望,诗人还想通过友人的举荐或走“终南捷径”,以取得一官半职,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诗题中的郑驸马,即郑潜曜,玄宗女儿临晋公主丈夫。韦曲,在樊川(西安城南)。贵族家的园

  • 唐宋词之《孙浩然《离亭燕》》原文、鉴赏和赏析

    孙浩然《离亭燕 ① 》孙浩然 孙浩然 一带江山如画。景物向秋潇洒 ② 。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 ③ 。橘树荻花洲 ④ ,掩映竹篱茅舍 ⑤ 。天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人渔樵闲

  • 马孝军·母爱慧心

    马孝军·母爱慧心马孝军他先是瞎了,厄运再次降临,他又失语了。这一年他十岁,十岁的他,他把自己关在屋里,他怕出门,眼不能看,嘴不能说

  • 范仲淹《诸暨道中作》全诗鉴赏

    林下提壶招客醉,溪边杜宇劝人归。可怜白酒青山在,不醉不归多少非。

  • 一到四年级关于秋天的古诗词(四年级描写秋天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一到四年级关于秋天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四年级描写秋天的诗句,1~4年级秋天的诗,一至四年级学过的秋天美景的诗。描写秋天的诗: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春风举国裁宫锦 半作障泥半作帆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春风举国裁宫锦 半作障泥半作帆 【出处】唐李商隐《 隋宫 》。 【意思】春风和暖,举国上下都忙着把华丽的宫锦裁剪,可你却把它用来,一半作御马的障泥,一半作龙舟上的风帆。 【全诗】 《隋宫》 .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