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汉魏六朝诗

南朝沈约《八咏诗·登台望秋月》古诗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南朝沈约《八咏诗·登台望秋月》古诗鉴赏

望秋月,秋月光如练。照耀三爵台,徘徊九华殿。九华瑇瑁梁,华榱与璧珰。以兹雕丽色,持照明月光。凝华入黼帐,清辉悬洞房,先过飞燕户,却照班姬床。 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露,上林晚叶飒飒鸣,雁门早鸿离离度。湛秀质兮似规,委清光兮如素。照愁轩之蓬影,映金阶之轻步。居人临此笑以歌,别客对之伤且慕。 经衰圃,映寒丛,凝清夜,带秋风。随庭雪以偕素,与池荷而共红。临玉墀之皎皎,含霜霭之濛濛。轥天衢而徒步,轹长汉而飞空。隐岩崖而半出,隔帷幌而才通。散朱庭之奕奕,入青琐而玲珑。 闲阶悲寡鹄,沙洲怨别鸿,文姬泣胡殿,昭君思汉宫。——余亦何为者,淹留此山东?

此诗系沈约八咏诗中的第一首。南齐隆昌元年(公元494年)沈约任东阳(今浙江金华)太守时,作八咏诗于玄畅楼,时称绝唱。到了宋代,玄畅楼因此诗而被改名为“八咏楼”。

八咏诗以八首杂言体的歌行组成,各首均以一句五言为题。登台望秋月以下的次序是:会圃临春风、岁暮愍衰草、霜来悲落桐、夕行闻夜鹤、晨征听晓鸿、解珮去朝市、披褐守山东。分别以秋月、春风、衰草、落桐、夜鹤、晓鸿、朝市、山东为描写对象。

登台望秋月是八咏诗中颇有代表性的一篇,它的艺术特色可以反映出八咏诗的基本风貌。现对它略作一些分析。

全诗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围绕“登台望秋月”这一题目,渲染“三爵台”、“九华殿”等宫廷建筑的豪华。“三爵台”是传说中神仙所居,“九华殿”是汉魏时的皇家宫殿,但这里只是泛指高台、华殿。开头写高台、华殿的雕梁画檐在月光映照下分外显得富丽堂皇,接着写月光穿过绣帐,进入深邃的内室。先经过赵飞燕的居所,回过来又照在班婕妤的床上。这一部分诗人用了一些华美的词藻,这是齐梁诗坛上的普遍风气。但由于是写月光,所以诗中出现的皇宫深院的画面虽然金碧辉煌,但基本上还是冷色调。这里提到了赵飞燕和班婕妤,这是两个受到冷落的汉代后妃,她们哀怨孤凄的形象,更衬托出月色的阴冷惨淡。

第二部分是“望秋月”这一主题的展开部分。“桂宫袅袅落桂枝”以下四句表现一个“秋”字。“桂宫”即月宫,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以“桂枝”比喻月光,而桂树正是秋天开花的树木。“露寒凄凄”、“晚叶飒飒”和“早鸿离离”都是秋天的景象。“湛秀质”二句表现一个“月”字,以“秀质似规”和“清光如素”来对月亮的形与色进行赞美,似规状其圆,如素言其白。“照愁轩”以下四句表现一个“望”字。望月的人有各种各样,处在不同境遇中的人望月时的心绪和感情也彼此有异:轻步于金阶的“居人”对之欢笑歌唱;身居愁轩的别客(蓬影)则勾起了对亲人的思慕,因而黯然神伤。这一部分的描写,感情基调同第一部分完全一致。

第三部分从各个方面描写秋月的特征。“经衰圃”四句写它的清冷;“随庭雪”以下四句写它的皎洁、透明而又像细雨一样迷蒙,“轥天衢”以下六句写它的活动。轥轹,车轮转动;天衢,天上道路。这里是说月轮或漫步天街,或飞越河汉,或隐身于岩崖后面只露出一半,或被淡云所遮,就像隔了一层帷幌一样只能依稀看到,或散布于朱庭,光采奕奕,或进入于青琐(宫门),玲珑明彻。这一部分在全诗中是最富有想象力、描写最生动的部分。

最后部分才是作者自己的抒情。这时作者远离家乡,在外地做官,面对秋月,思乡之情自会油然而生。因明月而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是古诗中常见的主题之一,这里作者也是因“望秋月”而联想到自己形单影只,于是便产生了“悲寡鹄”、“怨别鸿”这种孤独心情。“文姬泣胡殿,昭君思汉宫”两句同样如此。在作者想象中,蔡文姬和王昭君的思念故乡也是因“望秋月”而引起的。这是古诗中常用的“取譬引类”、“因物喻志”的手法,主要引起末两句作者自己的感慨:“余亦何为者,淹留此山东?”(“山东”指东阳郡)

钟嵘诗品评沈约作品时有“辞弘”、“意浅”之说,本诗的特点正是这样。内容上它并无深意,通篇都是对秋月的铺张扬厉的反复描写。比较惹人喜爱的是它的语言。此诗语言风格虽未脱齐梁的绮丽之风,但还没有过分地雕金镂采,在丰茂的词藻中仍能透露出一股清新的气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它在声律安排上相当讲究,声韵和谐,节奏感很强,有些句子的平仄安排已类似后世的律诗,如“凝华入黼帐”、“闲阶悲寡鹄”等句犹似五律,而“桂宫袅袅落桂枝”二句则俨然七言律句。

八咏诗的体裁属于杂言体,这种句子长短不齐的形式以前多见之于乐府诗和拟乐府诗,沈约此诗显然受到乐府诗的影响。此外,它与六朝流行的咏物抒情小赋也有许多相似之处。“经衰圃”以下一大段不论句子形式和描写方法,都明显地吸收了赋的特点。正因为这样,所以前人把八咏诗称作别开生面的作品。

猜你喜欢
  • 杜甫《恶树》全诗赏析

    独绕虚斋径,常持小斧柯。幽阴成颇杂,恶木剪还多。枸杞因吾有,鸡栖奈汝何。方知不材者,生长漫婆娑。 作品赏析黄鹤编在上元二年。独绕虚斋径,常持小斧柯①。幽阴成颇杂,恶木剪还多②。枸杞因吾有③,.

  • 邹节成《没有太阳的街》东方文学名著鉴赏

    作者: 邹节成 【作家简介】《没有太阳的街》是日本

  • 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杨炯《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诗人简介】 杨炯:(650-693?),华阴人,排行七。显庆四年(659)举神童,五年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补校书郎,天授元年(690)与宋之问同直习艺馆。后为婺州盈川令,世称杨盈川。与王勃

  • 《水墨兰花》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徐渭 绿水唯应漾白蘋 ① ,胭脂只合点朱唇。 自从画得湘兰后,更不闲题与俗人。 【注释】 ①漾:荡漾,飘荡。白蘋:水中浮草。柳恽《江南曲》:“汀洲采白蘋,日暖江南春。” 【评说】 本诗选自张晨《中国题

  • 学者立志,须教勇猛,自当有进。|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学者立志,须教勇猛,自当有进。》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唯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

    名言: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唯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 注释: 贞: 坚守正道。 句意: 说话经常失信, 做事没有原则, 唯利是图, 象这样的人就可称他作小人。 出处: 《荀子·不苟》

  • 有树字的古诗词名句(带树字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树字的古诗词名句,内容包括带树字的诗句,带有树字的诗句,含有树字的名言,古诗句或俗语。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

  • 12月14日 大冶阳新起义

    12月14日 大冶阳新起义 : 1927年以后,党先后派张维珍、赵品三、程子华等到驻大冶、阳新的国民党独立第15旅开展兵运工作,至1929年已建立了十几个党支部,掌握了一部分中下层军官及广大士兵。19

  • 《东马塍赏析》

    作者以激扬的情调,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暮春田园风光图。作者先从视觉上用实笔勾画了东马塍碧草如茵、沟塍纵横、繁花闹春的迷人风光;接着,又用虚笔把人事安置于芳香浓郁的水彩画里,使诗不只是一首咏景抒情的小调,更为突出的是表现了"以食为天"的农民们的勤劳。虽未与人,但呼之欲出,仿佛星星点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