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名言: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注释: 任: 责任, 担子。空乏: 资财缺乏。拂: 违背。乱: 扰乱。动心: 惊动(他的) 心志。忍性: 坚忍(他的) 性格。曾: 同“增”。
句意: 上天将要把治国安邦的重任加在一个人的肩上, 就一定要先(使他遭受种种困难的折磨) 弄得他心烦意乱, 筋骨劳累, 肚肠饥饿, 口袋空空, 想做点事情也被干扰被打乱。这样做是为了使他心志惊动, 不敢懈怠,使他性格坚韧, 克服软弱, 由此而增强他的能力。
孟子·告子下
-
此诗详细叙述了诗人与好友元参军的交往。乍看来,此诗不过写作者青年时代裘马轻狂的生活,至涉及纵酒挟妓、与道士交游等内容,似乎并无多少积极的思想意义。其实不然。须知它是写于作者“曳裾王门不称情”政治遭遇失意,对于社会现实与世态人情均有深入的
-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是关于描写“场景记叙·别亲送友·言谈表意”类的诗句。 高高的树荫遮隐
-
一会灵山犹未散,重翻贝叶有来由。是名精进才开眼,岩石无端亦点头。
-
赋,最早是指与比、兴并列的我国古典文学的一种表现方法,含有铺陈其事之意。因此,《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另外,赋还可解释为诵,《汉书艺文志》说:不歌而
-
名参汉望苑,职述景题舆。巫峡将之郡,荆门好附书。远行无自苦,内热比何如。正是炎天阔,那堪野馆疏。黄牛平驾浪,画鹢上凌虚。试待盘涡歇,方期解缆初。闷能过小径,自为摘嘉蔬。渚柳元幽僻,村花不扫除。宿阴繁素
-
汉元帝建昭四年议封甘延寿陈汤诏 匈奴郅支单于,背畔礼义,留杀汉使者吏士,甚逆道理
-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1],赚得行人错喜欢[2]。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3]。 [题解] 松源,在
-
又是一年芳草绿悲观有一样好处,它能叫人把事情都看轻了一些。这个可也就是我的坏处,它不起劲,不积极。您看我挺爱笑不是?因为我悲观。悲
-
明·祝世禄1尔兄弟齿不居人后2,学不居人先,抖策精神3,观摩师友,研究经史,毋虚掷4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宋词经典之作,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