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明清小说之《聊斋志异·席方平》内容解读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明清小说之《聊斋志异·席方平》内容解读与赏析

席方平是一曲穷苦百姓反抗封建压迫的颂歌。小说形象而深刻地描写了劳动人民在封建社会里惨遭压迫、有冤无处伸的悲惨处境,热情讴歌席方平这位敢于斗争、百折不挠的平民英雄,充分表达了劳动人民不堪忍受封建压迫、要求惩治贪官污吏的愿望和坚决斗争到底的顽强精神。

席方平幻设一桩令人发指的阴曹冤案,上至郡司、冥王,下至城隍、鬼卒均被富豪羊某以钱“贿通”,致使席氏父子无辜被害,受尽酷刑。作者以现实官场为蓝本营造阴曹地府,又以幻想的阴曹地府象征、影射官场的黑暗和丑恶。阴曹地府虽是作者幻想的艺术世界,具有非现实性,但其上上下下均被收买,正是人间“官府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穷苦百姓赴诉无门的真实写照,因而作品情节虽幻,情理亦真,反映了现实生活的情理。这种幻设的子虚乌有的艺术世界,把现实神幻化了。与此同时,在这个幻想世界中包含的情事、场面等等,又往往近乎现实。例如席方平受刑的情况、感觉均十分“现实”。既魂游冥间,何得有身?席却不仅“骨肉焦黑”,且被“锯解其体”,“觉顶脑渐劈,痛不可禁”、“觉锯锋曲折而下,其痛倍苦”。这样,在细节描写之中,又把神幻情节现实化了。通过现实的神幻化和神幻的现实化,在封建官场和阴曹地府之间建立起艺术的对应关系,以驰想幻域来淋漓尽致地揭露封建官场的贪赃枉法、黑暗腐败的罪恶本质。二郎神的两句判词:“金光盖地,因使阎罗殿上,尽是阴霾;铜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便是极为精辟的概括。这种现实的神幻化和神幻的现实化充分体现了作品的寓意。

席方平的情节设置颇具特色。小说虽然描写了一个报仇伸冤的首尾完整的故事,但着力处不在详写矛盾发展过程,而是将全部情节集中在矛盾焦点上。席父为何得罪羊某,羊某如何“贿通”冥府官吏等等,均一笔带过。重点写席方平到城隍、郡司、冥王处告状、被审、受刑的情况,尤其是以浓墨重彩渲染冥王的酷刑摧残和席方平的不屈不挠。情节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展开,如火如荼、惊心动魄,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官场的黑暗污浊,有力地抨击了“羊狠狼贪”的赃官酷吏,同时也把席方平疾恶如仇的反抗性格、坚决彻底的斗争精神、有勇有谋的智慧策略表现得十二分饱满、充足。在这里,典型情节一箭双雕,起到了充分显示作品主题和创造艺术典型的双重作用,是极富艺术表现力的。

在尖锐、集中、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塑造典型形象是席方平最突出的特点。作者把席方平置于非常残酷的斗争中和矛盾冲突的漩涡之中,使席方平疾恶如仇、英勇顽强的典型性格在极其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得到了极其鲜明、生动、充分的展示。席面对“悉受贿嘱”的冥府大小官吏,力量悬殊,势孤力单,却毫无畏惧,孤军奋战,越战越勇。被城隍逐出,就上告到郡司,并连城隍的营私舞弊一并上告。郡司包庇城隍和羊某,就连郡司一并告。遭城隍、冥王等严刑拷打,备受皮肉之苦,仍不屈服。认清了贪官污吏“天下乌鸦一般黑”、“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真实面目,反唇相讥:“受笞允当,谁叫我无钱耶!”直刺冥王痛处,一针见血。受尽酷刑,其志弥坚,“忍而不号”,回答鬼王:“大冤未伸,寸心不死,……必讼!”以至行刑的小鬼也不得不叹服:“壮哉此汉!”一个威武不屈,万劫不移,铮铮铁骨的反抗者的英雄形象便在典型情节中,在极其残酷、激烈的矛盾斗争中屹立起来了。不仅如此,席方平的性格还在这尖锐激烈的斗争中得到发展。斗争的残酷、力量对比的悬殊终于使席认识到不能再硬拼,“恐再罹酷毒”。于是伪答“不讼矣”。当鬼王以“千金之产,期颐之寿”来引诱他,瓦解他的斗志,“席谢而下”,以便脱身。斗争的残酷和复杂磨炼了他,使他增长了智慧,以灵活的斗争策略去对付冥府统治者的残酷狡诈,以求得斗争的最后胜利。这样,席方平便由勇猛刚烈变得有勇有谋,终于获得彻底胜利。

席方平被冥王处以极刑的情节,虽据佛教传说的冥间各种酷刑幻设,但因从现实人生的日常情感去描绘,写得有声有色、惊心动魄,因而具有细节的真实性,大大增加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人物的真实感、立体感。席受火刑,“痛极,骨肉焦黑,苦不得死”。锯解席体,“觉顶脑渐劈,痛不可禁”,“觉锯锋曲折而下,其痛倍苦”。身劈开又复合,“觉锯缝一道,痛欲复裂,半步而踣”。这些人物主观感觉的描写,与“锯隆隆然”而下的客观描写相辅相成,具体真切地表现了席方平所承受的非常人所能忍受的巨大痛苦,从而塑造出一个血肉丰满、感人至深的英雄形象。与此同时,在充分的淋漓尽致的正面刻划的基础上,作者又辅以侧面烘托: 面对席遭受不堪忍受的痛苦而“忍而不号”,一鬼赞曰:“壮哉此汉!” 一鬼云:“此人大孝无辜,锯令稍偏,勿损其心。”烘云而更衬出月亮的光辉,这样的描写,使席方平的形象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对封建孝道的肯定和寄希望于天神上帝的清廉英明表现出作家的时代局限。但这只是白璧微瑕。充盈于整个作品的是对席方平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大无畏英雄气概的淋漓尽致的抒写,是作者热情赞颂“异哉席生,何其伟也”的民主精神。



猜你喜欢
  • 公子挥杀鲁隐公

    鲁惠公与原配夫人没有生儿子,只是和内宫的一个妃子生了儿子息。待息长大后,为他找了个宋国的女子。但等到将宋女接到鲁国,鲁惠公看到宋女长的楚楚动人,就把她夺过来做了自己的少夫人,并生了儿子允,将允立为太子

  • 《秀才买柴》原文、注释和解析

    明·赵南星 2 一秀才买柴,曰:“荷薪者过来 3 !”卖柴者因“过来”二字明白,担到面前。问曰:“其价几何?”因“价”字明白,说了价钱。秀才曰:“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 4 。”卖柴者不知说甚

  • 苏轼《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韵为谢》全诗鉴赏

    江夏无双种奇茗,汝阴六一夸新书。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汤雪生玑珠。列仙之儒瘠不腴,只有病渴同相如。明年我欲东南去,画舫何妨宿太湖。?《归田录》草茶以双井为第一。画舫宿太湖,比渚贡茶故事。?

  • 李白《游谢氏山亭》全诗赏析

    沦老卧江海,再欢天地清。病闲久寂寞,岁物徒芬荣。借君西池游,聊以散我情。扫雪松下去,扪萝石道行。谢公池塘上,春草飒已生。花枝拂人来,山鸟向我鸣。田家有美酒,落日与之倾。醉罢弄归月,遥欣稚子迎。

  • 苏轼《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两三首》全诗鉴赏

    天公号令不再出,十日愁霖并为一。君家有田水冒田,我家无田忧入室。不如西州杨道士,万里随身惟两膝。沿流不恶泝亦佳,一叶扁舟任飘突。山芎麦麴都不用,泥行露宿终无疾。夜来饥肠如转雷,旅愁非酒不可开。杨生自言

  • 精品唐诗之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天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是一首著名的送别诗。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省(古属吴国)镇江市西北。辛渐,作者的诗友。辛渐因事去洛阳

  • 苏轼《成伯席上赠所出妓川人杨姐》全诗鉴赏

    坐来真个好相宜,深注唇儿浅画眉。须信杨家佳丽种,洛川自有浴妃池。

  • 寓言《阿豺折箭》意译和解说

    阿豺 ① 有子二十人。阿豺谓曰: “汝等各奉吾一只箭。”折之地下。俄而命母弟 ② 慕利延曰:“汝取一只箭折之。”延折之。又曰: “汝取十九只箭折之。”延不能折。阿豺曰: “汝曹知否?单者易折, 众则难

  • 韩愈《驽骥》全诗赏析

    驽骀诚龌龊,市者何其稠。力小若易制,价微良易酬。渴饮一斗水,饥食一束刍。嘶鸣当大路,志气若有馀。骐骥生绝域,自矜无匹俦。牵驱入市门,行者不为留。借问价几何,黄金比嵩丘。借问行几何,咫尺视九州。饥食玉山

  • 古诗词的平起仄收(诗词中平起仄收是怎样判断的)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的平起仄收,内容包括诗词中平起仄收是怎样判断的,什么是诗词平起仄起,提供几首经典平起仄收的诗谢谢越到越好。以今音来讲,一声二声为平,三声四声为仄知。古音来讲,平分阴平阳平,上去入为仄。今音就是取消了入声。平仄是近体诗的要求,就是自唐以后的格律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