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宋词精选 > 苏轼

苏轼《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两三首》全诗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2022-07-28 阅读:0
天公号令不再出,十日愁霖并为一。
君家有田水冒田,我家无田忧入室。
不如西州杨道士,万里随身惟两膝。
沿流不恶泝亦佳,一叶扁舟任飘突。
山芎麦麴都不用,泥行露宿终无疾。
夜来饥肠如转雷,旅愁非酒不可开。
杨生自言识音律,洞箫入手清且哀。
不须更待秋井塌,见人白骨方衔杯。
猜你喜欢
  • 柳宗元《郊居岁暮》全诗赏析

    屏居负山郭,岁暮惊离索。野迥樵唱来,庭空烧烬落。世纷因事远,心赏随年保默默谅何为,徒成今与昨。

  • 《落花‌赏析》

    这首诗绝非一般的春日落花感伤之作。表面看,从开首的春日落花,长门情伤,到“玉阑烟冷空千树”的冷寂索寞,最后紧扣“且留春色”,似为伤春惜春之作,但逐句细细品来却别有深意。从公元1260年到1275年,郝经使宋,被扣真州(今江苏仪征)十六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时时不忘北归事主,一展抱负。“元人高其节,

  • 秦观《纳凉》原文、注释和鉴赏

    秦观《纳凉》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注释】 (1)纳凉:酷夏乘凉。此诗当为作者晚年被贬南方时所写。 (2)柳外凉:户外柳树成行,是清凉的地方。 (3)胡

  • 丁元忠《故乡,那串丢失的密码(外一首)》

    一直想写一写那段扔在黑土地里的童年和籽粒饱满的作物包括一岁岁成熟起来的棉花、红麻、高粱穗晃晃悠悠的黄书包和打着赤脚的红色修辞但我做

  • 《方提干有端石砚池狭不能容不予携以归令匠者赏析》

    【原题】:方提干有端石砚池狭不能容不予携以归令匠者之疑其不返也书来见督以诗解嘲

  • 《客有示余王逢原诗编者因成短韵逢原广陵人死赏析》

    【原题】:客有示余王逢原诗编者因成短韵逢原广陵人死年二十八岁

  • 中外文学作品解读

    在中外文学作品中,有许多熠熠生辉的女性形象,比如《乱世佳人》里的郝思嘉,比如大家熟知的刘兰芝、穆桂英、红线女,比如《红高粱》里戴九莲,再比如《铁梨花》里的凤儿,等等。同样,也有很多刚毅不屈、坚强果敢的男性形象——从先秦古籍里的盘古开天、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到《水浒传》《三国演义》里的各类硬汉。

  • 李煜《清平乐》诗意|阅读答案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这是一首抒写离恨的词。

  • 苏轼《筼筜谷》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原文】 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和文与可洋州园池三十首》中的第二十四首。筼筜,是一种高大的竹子。据《异物志》:“筼筜生水边,长数丈

  • 苏轼《赠莘老七绝》全诗鉴赏

    嗟余与子久离群,耳冷心灰百不闻。若对青山谈世事,当须举白便浮君。天目山前渌浸裾,碧澜堂下看衔舻。作堤捍水非吾事,闲送苕溪入太湖。夜来雨洗碧巑岏,浪涌云屯AA5郭寒。闻有弁山何处是,为君四面竟求看。夜桥

相关栏目:
  • 宋词三百首
  • 苏轼
  • 辛弃疾
  • 柳永
  • 欧阳修
  • 晏殊
  • 李清照
  • 范仲淹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