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琐高议》
青琐高议
北宋刘斧撰。刘斧大约生活在宋仁宗至宋神宗时期,其身世履历均不详。此书在南宋初年已经颇为流行,曾慥类说和朱胜非绀珠集都收入了该书的若干条文字,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和宋史·艺文志著录此书都为18卷,类说等书又引有续青琐高议和青琐摭遗,阮阅诗话总龟引作青琐集和青琐后集,均指此书。今本共有青琐高议前集10卷,青琐高议后集10卷,青琐高议别集7卷,鲁迅在唐宋传奇集所附稗边小缀中曾说:“别集七卷,宋志所无,然宋人即时有引青琐摭遗者,疑即今所谓别集。”其后集虽也未见著录,但大概就是宋人所引的续青琐高议或青琐后集。
青琐高议是一部包含有杂记、志怪和传奇的笔记小说集,内容相当庞杂,但编排实际上多以类相从,如后集第1卷记医、卜、相、画,第2卷记名公大臣,第3、4卷多记异物和冤报,第5卷为传奇,第8卷记科第荣耀等等。前集类别虽不如后集整齐,但也可以大体看出眉目。不管是志传不是传奇,大都是从前代和同时人的著作中摘录的,作者自撰的部分很少。传奇的地位在宋代已经为话本所取代,宋人的传奇作品保存下来的数目很有限,鲁迅先生唐宋传奇集所收宋人传奇9篇中,就有5篇选自此书。本书载录的传奇文约有20余篇,其中一部分注明了原作者的姓名,另有一部分不具名者可能经过刘斧的改编。传奇的题材以有关男女问题居多,并且多数是写娼妓的。有些篇的篇末有“议曰”云云,阐发作者自己的见解,议论大多陈腐不堪,大概这就是书名“高议”二字的由来。本书每条题目之后都有一个7字副题,如“张乖崖明断分财”、“孙立为王氏报冤”等等,鲁迅先生以为其甚类元人剧本结尾之题目与正名,因疑汴京说话标题,体裁或亦如是,习俗浸润,乃及文章。”(中国小说史略)。总之,本书对于研究宋代都市文学不啻为一种重要的参考资料。
本书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点校本。
-
相如琴台古,人去台亦空。台上寒萧条,至今多悲风。荒台汉时月,色与旧时同。
-
古文观止·苏辙·赠黎安二生序① 赵郡苏轼,予
-
刘呐鸥 晴朗的午后。 游倦了的白云两大片,流着光闪闪的汗珠,停留在对面高层建筑物造成的连山的头上。远远地眺望着这些都市的墙围,而在眼下俯瞰着一片旷大的青草原的一座高架台,这会早已被为赌心热狂了的人们滚
-
歇手不判案,举头仍见山。虽来鞍马上,不离诗酒间。济源三临泛,王屋一登攀。犹嫌百里近,祇得十日闲。明朝却归府,尘事如循环。犹听瑶华曲,稍开风土颜。
-
吾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重。 [2] (《诸葛亮集》、《北堂书钞》、《诸葛孔明全集》) 校注 [1]本文在《诸葛孔明全集》中的题目为《如秤帖》。 [2]二句是说我的心就像秤一样公平,不会人为地制造不
-
典源出处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 《九州春秋》:备 (刘备) 住荆州数年,尝于表 (刘表) 坐起至厕,见髀(bi,大腿) 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 今不
-
【3454】当下的哲学(〔法〕阿兰·巴迪欧,〔斯诺文尼亚〕斯拉沃然·齐泽克著,蓝江、吴冠军译,中央编译出版社,7 3万字,2017年3月第1版
-
香菱,原是苏州乡绅甄士隐的女儿英莲,幼时被拐,以至沦为金陵呆霸王薛蟠之婢妾。不学无能、终日斗鸡走马赌钱宿娼的阔公子何曾真心爱过香菱,到手后“过了没半月,也看的马棚风的一般了”。心灵寂寞的香菱只能在文学
-
(宋)朱服 昔年吴魏交兵地, 今日承平会府开①。 沃壤欲包淮甸尽, 坚城犹抱蜀山回②。 柳塘春水藏舟浦③,兰若秋风教弩台④。 独有无情原上草, 青青还入烧痕来⑤。 【题解】 庐州即合肥。合肥地处安徽中
-
月漉漉,波烟玉。莎青桂花繁,芙蓉别江木。粉态夹罗寒,雁羽铺烟湿。谁能看石帆?乘船镜中入。秋白鲜红死,水香莲子齐。挽菱隔歌袖,绿刺罥银泥。 作品赏析慕鉴湖而作。注:1:月漉漉篇:月漉漉,月光如水之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