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诗句】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出处】唐·祖咏终南望余雪。 【意思】终南: 即终南山,距陕西西安 南约六十里。阴岭,指山之北侧。诗 写从都城长安遥望终南山雪后景 象。浮云缭绕,积雪未融,晚霞映 照下,明亮多姿,山岭高处的树林 也涂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夕阳西 下,雪后暮色中,山岭寒明更给都 城平添寒意。全诗凝练紧凑,被誉 为咏雪佳作。 【译注】远望终南山的北面,景色秀 丽,山峰上的积雪好像浮在云端。山林 上已露出雪后的晴色,雪开始化了,傍 晚的长安城里却增添了寒意。终南:长 安南边的终南山,在今陕西省西安市 南。阴岭:山岭的北面或背阳面。浮云 端:山峰高耸入云,峰顶的积雪像浮在 云上一样。林表:山林的表层。霁(jì) 色:雪停后出现的晴朗天气或阳光。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山林雪景或 雪霁初晴的景色。[例]可是,不到国庆 节,便是玉龙横空,寒气冲天了。早晚 看那山上雪,顿觉凉气袭人,我想祖咏 的诗句:“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 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便是写的此情 此景了。(刘章雾灵春色) 【全诗】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题解】 据唐诗记事载,此诗是作者在长安应试时所作。按规定,应试诗须作成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祖咏仅写此四句就交卷,有人问他为何不依规定写,答曰:“意思已完。”后被传为写文章无话即短,不必画蛇添足之佳话。诗写立足长安城,南望终南山阴岭残雪之景。诗题又作“望终南残雪”。 【作者】 祖詠,唐代诗人,生平见前北京望蓟门诗。 【注释】 ①阴岭:泛指终南山的北麓诸峰。②林表:指树梢。霁:雨雪停止,天气放晴。 【鉴赏】 唐代五言绝句。祖咏作。唐诗纪事卷20载,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主考官所命诗题为终南望余雪。祖咏赋诗4句:“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有人问他为何不按应试诗的规定写足6韵12句,祖咏回答:“意尽。”这首五绝诗虚实相兼,含蓄隽永,仅20个字就创造了一个深邃的意境。唐人殷璠评论祖咏诗为“剪刻省净,用思尤苦”(河岳英灵集),正道出了此诗的特点。清人王士禛把这首诗与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己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韦应物的“门对寒流雪满山”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诗句(见渔洋诗话卷上)。在唐代应试诗的写作中,祖咏此诗及其摆脱羁束的行为均值得称道。 【赏析】 唐朝科举要考诗,试官出的诗歌叫“试帖诗”,由朝廷现定格式,限用官韵。中唐以前,至少要写四韵八句,中唐以后,则规定为六韵。试帖诗有如后来的八股文,大都没有价值,早已不复留传。祖咏这首诗也是试帖诗,却独能留传至今,为人称道,这是极耐人寻味的。 据唐诗纪事载,祖咏在长安应考时,只写两韵四句就交卷了。诗官认为不合格,问他为什么。他说:意思都完了。祖咏这首试帖诗成功的奥秘就在这里。 诗的首句点明诗人望终南山得到的总印象:秀。终南山在长安南,诗人看到的是北侧(山北侧背阳,故曰“阴”)。此时山上尚有余雪,时令大约在冬末,暖气微侵,严寒犹厉,一个“秀”字,点出了终南山凌寒屹立的神采。第二句,则紧扣诗题,把首句的秀字具象了。为何不是“积雪堆满山”呢? 因为是“余雪”。山腰以下的积雪当已消融,只有山巅高寒积雪尚存,终南山高耸入云,因而所见只能是“积雪浮云端”了。这句诗不仅扣住了“余雪”二字,特别着一“浮”字,写出了山之高峻,同时又描绘出山顶积雪空灵轻盈之状,秀美无比。诗人观察景物之细之准,遣词用字的功夫之深,亦由此可见。仅此二句,诗人已经把“终南望余雪”五字都写到了,但“余”字尚未写尽,诗人便在后两句中尽情发挥“余”字后劲。第三句写雪后天晴,云破日出,树林顶端洒满了明亮的阳光。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补写了“余雪”的原因:天晴(“霁”)。同时用明亮的色彩与云端的白雪映衬,更增添了终南山的“秀”色。第四句,则由视觉写到感觉,写出了“余雪”造成的后果:“增暮寒”。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积雪融化时吸收大量的热,特别是到了傍晚,日落西山,天气会更觉寒冷,身在城中的诗人自然要觉得“增暮寒”了。写到这里,“终南余雪”的秀色不仅尽呈眼前,而且积雪融化所产生的寒气也凛凛然侵人,的确意思都写完了。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意尽而止,绝不画蛇添足,正是这首诗成功的奥秘。假苦祖咏也同其他举子一样,为中举硬要拼凑四韵八句或六韵十二句,今天我们就读不到这首美妙的诗篇了。
猜你喜欢
  • 古代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注释与译文

    【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注释与译文]“岁岁”与“年年”,同义重叠。两句是说:时光流逝,年复一年,花开花落是相似的,但是人的一生却青春不再,红颜易老。诗句以鲜明的对比,慨叹时光流逝的无

  • 军礼经典散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散文吧?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你知道写散文要注意哪些问题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军礼经典散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每当我经过部队营门的时候,心里就总有种异样的感觉,因为我知道,那里总会有一双挑剔的眼神在把我注视,那里更有一颗年轻的心在把我期待。  说到其中的缘由,或许要从我刚上军校的时候开始。  记得那时候,除了我们每天正常的操课外,学校也时不时安排了我们一些

  • 写师生欢聚一堂的古诗词(关于师生聚会的诗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写师生欢聚一堂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师生聚会的诗,表达“大家欢聚一堂”的诗句,关于师生聚会的诗。浪淘沙(师生相聚)张俊卿作弹指一挥间,如同昨天。往事依稀重浮现。岁月荏苒堪回首,浮想联翩。初识正少年,理想如天。风华正茂露玉颜。人生易老

  • 廉慎传家政,流芳合古今。

    【名句】廉慎 ① 传家政,流芳合古今。 【注释】①清廉谨慎。 【释义】清廉谨慎传家事,美好名声遍古今。 【点评】美德世代相传,清名流芳百世。 参考文献 唐·崔颢《澄水如鉴》

  • 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①,有怀子由弟二首》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原文】 西来烟障塞空虚,洒遍秋田雨不如。 新法清平那有此,老身穷苦自招渠。 无人可诉乌衔肉,忆弟难凭犬附书。 自笑迂疏皆此类,区区犹欲理蝗余。 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 久废山行疲荦确,尚能

  • 资本的真相:互联网时代的资本市场

    【4634】资本的真相:互联网时代的资本市场(简练著,中信出版社,25万字,2016年3月第1版,49元)△6章:①美国资本世界;②互联网时代;

  • 村上龙作品分析

    【生卒】:1952—【介绍】: 日本当代作家。生于长崎县佐世保市。本名龙之助,父亲为美术教师。1967年上高中后曾热衷于橄榄球和爵士乐,组

  • 饥寒平城下,夜夜守明月:李贺《平城下》全诗赏析

    平城下 李贺 饥寒平城下, 夜夜守明月。 别剑无玉花, 海风断鬓发。 塞长连白空, 遥见汉旗红。 青帐吹短笛, 烟雾湿画龙。 日晚在城上

  • 典故“断送老头皮”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 宋赵令畴《侯鲭录》:真宗东封,访天下隐者,得杞人杨朴,能为诗,召对,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朴言:独臣妻有诗一首云:更休落魄贪杯酒,亦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

  • 《庄子·至乐》解说和语译

    (解题) 本篇命题取首句 “天下有至乐无有哉” 中的二字,虽非句首的二字,亦当视为相同。本题的特点在于本篇内容正讨论这一问题。 主旨在于论定世俗之乐非是乐,得来至苦。忧乐各自不同,无为方是乐,各适其适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