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张泌《江城子.浣花溪上见卿卿》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五代)张泌
江城子.浣花溪上见卿卿
浣花溪上见卿卿,脸波秋水明,黛眉轻。绿云高绾,金簇小蜻蜓。好是问他来得么?和笑道:“莫多情。”
此词叙写作者青年时代与一位少女的一段艳遇。
起首“浣花溪上见卿卿”,交代他们邂遁相遇的地点。浣花溪,一名濯锦江,又名百花潭。环境幽美,是四川成都西郊有名的风景区。溪畔有杜甫浣花草堂遗址,韦庄也曾寓居于此。卿卿,是男女间的昵称。世说新语·惑溺:“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唐人联用二字,以示亲昵。如此称呼对方,自然隐含对少女倾心爱慕之意。接着,用“眼波明,黛眉轻,绿云高绾,金簇小蜻蜓”四句,勾画少女的风韵装束。先从点睛入手。“眼波明”,说她目光流眄,如同秋波一样明澈。再用“黛眉轻”,写她的淡妆。又用“绿云”形容其浓密的乌发,“高绾”状其时髦的发式。再缀以“金簇小蜻蜓”,状若蜻蜓的金制首饰,光采照人,怎不使作者目动心摇,情不自禁地发问:“来得么”?犹言“可以吗。”这是种深隐的调情语。言下之意,问她还来不来?前面冠以唐五代俗语“好是”二字,“最好的是”的省略语。得到的报答是“和笑道:‘莫多情’!”“莫多情”,似是嗔语,而以“和笑”出之,貌似回绝,却又含思绵邈,逗人遐想。既不矜持,又非失之轻佻。这六字,写得可人。陈廷焯说:“妙在若会意、若不会意之间。惜语近俚。”(词则·闲情集卷一)其实,用明白如话的语言,描画出逼真的情态,正是这首词艺术上的成功之处。以生动的对话作结,在词中殊属罕见。
据传此词所写,实有其事。才调集载:“张泌,为李后主内史,以江城子二阕得名。国亡仕宋。……其人少与邻女洗衣善。经年不见,夜必梦之。女别字,泌寄以诗云:‘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栏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浣女为之陨涕。”按五代张泌有三。其中两人仕唐。一事元宗父子,官句容县尉。一名张泌,常州人,后主朝仕为考功员外郎,进中书舍人,开宝五年,贬损制度,改内史舍人,随后主入宋。仕宋,仍在史馆,后官河南。泌,职官与花间词人张泌相同。但未见入蜀踪迹,与本词所谓“浣花溪上见卿卿”不合。且花间集不收南唐词。因此,花间词人张泌,当别是一人。才调集牵合为说,未必可信。
-
明·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 ② 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③ ,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④ 。录毕,走 ⑤ 送之,不敢稍逾约 ⑥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
-
国学名句“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出处和解释
【名句】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语出《礼记·大学》。老百姓喜欢什么,当权者就喜欢什么;老百姓厌恶什么,当权者就厌恶什么,这才称得上老百姓的父母。说明当权者关心人民疾苦,才能取得人民
-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题邸间壁郑会酴醾香梦怯春寒,翠掩重门燕子闲。敲断玉钗红烛冷,计程应说到常山。郑会,生卒年不详,字文谦,一字有极,号亦山,贵溪(今
-
〔明〕陈继儒 南城独当阳,城下多栽桃花,花得阳气及水色,大是秾华。居民以细榆软柳,编篱缉墙,花间菜畦,绾结相错如绣。予以花朝后一日,呼陈山人父子,暖酒提小榼,同胡安甫、宋宾之、孟直夫,渡河梁踏至城以东
-
《三冬劳聚学,驷景重兼金.》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勤学类名言赏析《三冬劳聚学,驷景重兼金。》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韩退之祭虞部张员外文 维年月日,愈等谨以清酌庶羞之奠,谨敬祭于亡友张十三员外之灵
-
【原题】:三城侍郎寄示留题延庆寺二韵诗二章顷岁予肄业于此遗景尽在幸会之迹首唱之序详矣谨依命攀和但于首章增为四韵盖浅陋之才不觉辞费因遣稚子赞善大夫通判邠州事学古写于此牌以永嘉赐
-
奇峰一见惊魂魄,意想洪炉始开辟。疑是九龙夭矫欲攀天,忽逢霹雳一声化为石,不然何至今,悠悠亿万年,气势不死如腾屳。云含幽兮月添冷,月凝晖兮江漾影。结根不得要路津,迥秀长在无人境。轩皇封禅登云亭,大禹会计
-
骑驴归思图 明·唐寅作 绢本淡设色 纵七七.七厘米 横三七.五厘米 藏上海博物馆 唐寅最擅长山水画。明王穉登赞他:“画法沉郁,风骨奇峭,刊落庸琐,务求浓厚,连江叠巘,洒洒不穷;信士流之雅作,绘事之妙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