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忍冬花 [美国]弗瑞诺
美好的花呀,你长得这么秀丽,
却藏身在这僻静沉闷的地方——
甜美的花开放了却没人亲昵,
招展的细小花枝也没人观赏;
没游来荡去的脚来把你踩碎,
没东攀西摘的手来催你落泪。
大自然把你打扮得一身洁白,
她叫你避开庸俗粗鄙的目光;
她布置了树荫把你护卫起来,
又让潺潺的柔波淌过你身旁;
你的夏天就这样平静地消逝,
这时候你日见萎蔫终将安息。
难免消逝的那些美使我销魂,
想起你未来的结局我就心疼;
别的那些花儿也不比你幸运,
虽开放在伊甸园中也已凋零;
无情的寒霜再加秋风的威力,
会叫这花朵消失得一无踪迹。
朝阳和晚露当初曾把你养育,
让你这小小的生命来到世上;
原来若乌有,就没什么可失去,
因为你的死让你同先前一样;
这来去之间不过是一个钟点:
这就是脆弱的花享有的天年。
(黄杲炘译)
【赏析】
作为美国18世纪最杰出的诗人,菲利普·弗瑞诺是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的一个重要过渡人物。他的作品深深地滋养了后半个世纪的浪漫主义文人。1786年所写的野忍冬花,鲜明地体现了他的创作风格,属于美国抒情文学的瑰宝。
秀丽而幽静,是“美好的花”的品质,也是大地创造的品质。她有着“甜美的花”和“招展的细小花枝”,但却没人亲昵,也没人观赏。这多少显出了些许寂寥,但这寂寥同时也是幸运的,因为“没游来荡去的脚来把你踩碎,/没东攀西摘的手来催你落泪”。
“美好的花”之所以拥有这种幸运又寂寥的命运,全是大自然的精心安排。是她要把你打扮得纯洁、纯白。把你藏身在“僻静沉闷的地方”,似乎是有意避开世俗的目光,即使是被“庸俗粗鄙的目光”看上一眼,也将对你的洁白构成不可饶恕的亵渎。所以,大自然要用树荫与柔波来将你细细呵护。
历经夏天、秋风和寒霜,这纯净的美终将消逝、萎蔫、安息,对此,诗人备感销魂与心疼,但同时诗人又想到当初“朝阳和晚露”让“这小小的生命来到世上”,其实已规定了她的结局,只不过是让她回到了先前。所以,“原来若乌有,就没什么可失去”。这一句就显得很重要,它把前面的所见、所感、所悟,浓缩为一个惊人的表述: 无中生有,有终将归于无,这是大自然安排的“天年”,生与死是无法逃避的自然法则,而本来就没有的东西,你还有担心失去的必要或理由吗?
整首诗分为四节,第一节主要通过视觉描摹野忍冬花的品质,从“僻静沉闷”中,可看出“野”,从四个“没”中,可看出“忍”——对寂静的忍耐。野、忍作为诗眼,在第一节就被点出。第二小节由视觉描摹转入观感,回答了冬花之所以野、忍的原因。假如说第三节是因野忍冬花不可避免的消逝而感动的话,第四节就转入了理性的思考,这种思考因野忍冬花而起,却已通过关联想象隐喻了伊甸园中的花儿,“别的那些花儿”,所有的花儿,乃至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体的命运。
这是位了不起的诗人,想象与思考的品质在他那里同样出色。他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遐思,在遐思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和自然神论的色彩。他与物直接交流的方式,他“惊花落泪”式的浪漫主义激情,唤起了我们对大自然原初的情感和态度。我们不得不佩服诗人领悟自然的卓越能力,他似乎能将纯洁的自然和堕落的自然区分开来,他似乎能用心灵的耳朵聆听到花儿悄悄地开放的愉悦和静静地消逝的轻叹。
(张丽萍)
-
古文观止·隋唐五代文·韩愈·杂说(四) 世有伯
-
佳人巧笑值千金。当日偶情深。几回饮散,灯残香暖,好事尽鸳衾。如今万水千山阻,魂杳查、信沉沉。孤棹烟波,小楼风月,两处一般心。
-
君不见,钱塘湖,钱王壮观今已无。屋堆黄金斗量珠,运尽不劳折简呼。四方宦游散其孥,宫阙留与闲人娱。盛衰哀乐两须臾,何用多忧心郁纡。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乔松百丈苍髯须,扰扰下笑柳与蒲。高堂会食
-
晨及曲河驿,凄然自伤情。群乌巢庭树,乳燕飞檐楹。而我抱重罪,孑孑万里程。亲戚顿乖角,图史弃纵横。下负明义重,上孤朝命荣。杀身谅无补,何用答生成。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必修四语文人教版古诗词,内容包括语文必修四古诗词(新人教版),求高中语文必修4的所有古诗词,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古诗。《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
从碧绿到深蓝,翡翠的汇集。镀金的是阳光。客船切开翡翠,溅起晶莹的飞沫。瞬间完成愈合,阳光的金箔无缝铺陈。三弦的拨动,激起涟漪。婉约
-
梅尧臣东溪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
-
陟岵 作者: 戎耀文刘二龙 【本书体例】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本篇选自《剑南诗稿》。 这首诗是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陆游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是年作者已六十八岁。他一
-
扰扰复翻翻,黄昏扬冷烟。毛欺皇后发,声感楚姬弦。蔓垒盘风下,霜林接翅眠。只如西旅样,头白岂无缘。